体育产业赋能经济转型升级 构筑国民经济新支柱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能够获得如此靓丽的成绩,使我们对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满信心。

2020-01-22 10:00 来源:人民网 文/黄海燕 0 76140


禹唐体育注: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6579亿元、实现增加值1007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能够获得如此靓丽的成绩,使我们对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满信心。从规模、结构、增速与发展周期、相关行业和其他国家比较,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6579亿元,与2017年相比名义增长20.88%;增加值10078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与2017年相比名义增长29.02%。另外2018年末,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达到23.8万个,从业人员443.9万人(不包括体育产业活动单位、体育个体户从业人员数),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突破3万亿元,多方面数据均表明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先后设定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2025年)和3万亿(2020年)目标完全可以如期实现,甚至会超出预期。


第二,体育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至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41%(未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增速远超GDP增速,高于2006-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8.9%的年均增长率,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从时间维度看,2014年至2018年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5.67%,超过2006年至2013年20.2%的年均增长率,以国发46号文件为主的体育产业系列政策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我国体育消费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届时,在巨大的体育消费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第三,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从2017年的57%提高到64.8%,2018年末,体育服务业领域法人单位达到14.0万个,占体育产业的比重为59.0%,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服务业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276美元,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随着居民收入从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其消费将向体育消费进一步延展。另一方面是体育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性,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日趋明显,如“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 领域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7.3亿元,其18.8%的营业收入利润率高居体育服务业之首。细分领域方面,“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增加值占比最高,达到23.1%;“体育培训与教育”增长最为迅速,其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3.4%提高至2018年的14.1%。与此同时,“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增加值占比仍然较低,说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除以上特点外,同时也应认识到,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还有待进一步释放。有研究表明,2012年英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该国GDP的2.18%,德国为3.90%;美国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比重3%,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约为汽车产业的2倍、电影产业的7倍;韩国2017年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成为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相比之下,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占GDP的比重刚突破1%,达到1.1%,距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有较大差距。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育参与程度不高、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市场机制尚未充分激活、体育治理体系不够完善、体育产业人才比较匮乏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中应当思考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赋能经济转型升级 构筑国民经济新支柱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