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地,如何“触手可及”

日子越过越好,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2020-01-18 10:0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孙龙飞、刘硕阳 0 44138


禹唐体育注:

元旦以来,福建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在当地居民的朋友圈里热度不减。这条全长23公里的步道横贯厦门岛,既可以散步慢跑,还能欣赏到薛岭山、五缘湾等“八山三水”的秀美景色,许多健身达人专门来此“打卡”。

  

日子越过越好,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201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其中提到“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千方百计扩增量,很多城市开始在闲置、废弃土地上做文章。用起来是第一步,如何设计合理、经营有方,让百姓真正用得上、用得好,则是一道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利用闲置土地 改建体育场地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于元旦正式开放迎客,1月5日刚好是周日,叶先生一家来体验。厦门岛内面积小,体育场地设施在以前非常有限,想要寻求体育场地的增量,只能从边边角角寻找方案。在厦门市体育局局长阮敦梁看来,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健身步道、骑行道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如今,厦门环岛路早已成为当地著名的骑行、跑步好去处,五缘湾等地也建有专门的骑行健身道。

  

政策的指引,为体育用地规划带来更多思路。《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阮敦梁说:“将闲置土地改建为体育场地,是厦门整体提升人均体育场地的重要手段。”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的设计中蕴含了不少妙招。位于邮轮码头的起点处利用闲置广场改造,薛北公园段是对此前闲置的水泥地面进行加工,狐尾山公园的樱花谷则是利用了荒废的凹谷。

  

体育用地规划要充分考虑群众健身的实际需求,关键在于便民实用。厦门山海健康步道穿越城区高密度居住和商业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与城市主要交通节点的衔接,以坡道、普通梯道、椭圆形楼梯和垂直电梯等形式设置了52个出入口,实现了全线无障碍通行。

  

建造非标准场地 满足健身需求

  

在江苏扬州,小伙邱硕常去离家不远的瘦西湖风景区散步,但每周总有几天会多走上20分钟的路程,到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转一转。这座占地面积近39万平方米的公园,每天总有市民陆续入园,不论是踏上3.2公里长的健身步道快走,还是到篮球场、羽毛球馆打场球,人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2012年,原扬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动迁,附近居民有了意见:体育场搬走了,我们去哪儿健身?此后,距离老体育场不远处的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改造应运而生。除了标配的健身步道,还将园内闲置空间和内部管理用房改造成专业乒乓球馆和击剑馆等,进一步扩大了公园的体育设施面积。改造后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对外免费开放,每年入园人次约200万。

  

人们对公共体育空间和绿化环境都有强烈需求,这使得城市兼容用地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研究在体育与园林绿化功能上的复合体现,在不损失绿化率的情况下,实现兼容、复合、融合发展。”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标准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监、高级工程师赵英魁说。

  

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看似简单,但其功能性和安全性并不比专业竞训场地要求低,比如健身场地的面层材料安全保护性能、运动须知与安全提示等细节。在赵英魁看来,规划体育用地时一方面要为城市预留“海绵空间”,另一方面要根据群众不断迭代升级的健身需求,见缝插针地建设一些非标准场地,如极限运动场地、游憩性体育场地、非标准的街区足球和篮球场等,重视运动时尚元素的场景打造。

  

强化管理服务 提高场地利用率

  

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改建健身设施,受惠的是周边百姓。但场馆改建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经营不善可能面临再次闲置,如何提高场地利用率、维持投入产出平衡,需要管理者在“使用方法”上动脑筋。

  

复合利用是一种思路。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作为专业场馆,通过举办各类赛事、演唱会等文体活动维持日常运营,同时设置了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大众化场馆,满足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共服务处处长赵爱国表示,目前不少公共体育场馆采用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的模式,政府部门对公共体育场馆履行监管责任、督导公共体育场馆在收费定价等方面体现公益性,这种模式给群众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体验。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和试点包括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运动银行、消费券在内的方式支持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据了解,江苏无锡2019年发放消费券总金额200万元,今年计划有所增加;北京开通“惠动平台”,每个用户可在不同运动项目的场地预定、门票和储值卡购买等方面享受每年2000元以内的优惠补贴。

  

全民健身场地多起来,管理服务水平也不能“拖后腿”。浙江杭州市民朱女士最近发现,自己常用的政务服务APP“浙里办”新增了体育公共服务功能。“健身地图”模块将浙江全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部纳入,90%以上实现查询,点开就能看到自己附近的体育场馆介绍、开放时间等详细信息,一键导航、直接预订功能让她一下班就能直奔体育场馆挥洒汗水。

  

“只要我们能把满足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破解‘健身去哪儿’的办法就总比困难多。”赵爱国说。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运动场地,如何“触手可及”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