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球场启示:文化融入球场 讲中国故事

卡塔尔世界杯赛组委会在球场建设方面的工作,在很多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很不错的思路与借鉴。

2019-12-15 14:00 来源:德兴社 0 13246


禹唐体育注:

本月中旬,中国足协及有关方面将最终确定承办2021年首届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赛及2023年亚洲杯赛的具体城市名单,入选的各城市将随即展开全面的筹备工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将纳入议程中,尤其是足球场馆的修建与兴建更是重中之重。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卡塔尔世界杯赛的球场建设工作。实际上,卡塔尔世界杯赛组委会在球场建设方面的工作,在很多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很不错的思路与借鉴。


卡塔尔球场启动有深意


在很多人看来,建一座足球场并不难。的确,以中国当前的建设、发展效率,即便是新建一座体育场也不会耗费很长的时间。问题在于:球场建设本身并不只是满足于赛事的要求,也不只是赛事结束后的运营与维护问题,更在于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一座足球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是一种文化的展现与展示?这是笔者两个多月前应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组委会之邀前往多哈参观球场建设及赛事LOGO发布仪式期间的一种切身感受与体会。


就以这次在多哈进行的海湾杯赛及即将展开的世俱杯赛为例。由于沙特队、阿联酋队、巴林队等原先与卡塔尔宣布断交的三个海湾国家赛前临时宣布参赛,这是海湾地区外交僵局“破冰”的一次良机,因而卡塔尔方面想尽一切办法,营造海湾杯赛的良好氛围。所以,除了为2022年世界杯赛准备的第一座世界杯球场——哈里发体育场承办海湾杯小组赛外,今年5月份正式启用的第二座世界杯体育场——贾努比体育场(Al Janoub Stadium,又称为南方体育场“Southern Stadium”)也同样承办了小组赛部分赛事,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让沙特、阿联酋及巴林的球员、官员以及球迷充分体会世界杯球场的成果,进一步打破封锁。


在这之后的世俱杯赛期间,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原本计划启用第三座世界杯体育场——教育城体育场,而且还专门安排利物浦队所参加的半决赛作为球场的揭幕战,而该场比赛恰好在12月18日也就是卡塔尔国庆日进行,这当然也是为2022年世界杯赛更好地造势。只不过由于球场是新建的,国际足联在各项检查工作中的耗时超过了预期,无法确保利物浦队该场比赛能够在教育城体育场进行,因而将比赛改到了哈里发体育场。


在外人看来,不管是教育城体育场还是哈里发体育场,反正都是世界杯体育场,不会有什么差别,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简单。卡塔尔已经完工的三座体育场,无论是从设计造型还是内部结构,甚至包括体育场本身,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说:一座体育场就是一个故事,充分展现了球场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且很好地融入了整个卡塔尔的足球文化之中。


每座球场都有各自的故事


记得前不久国际足联在考察中国承办2021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赛场地情况时,曾提及我们在足球专业性方面的欠缺。国内各地因为先后承办过各种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都是符合国际大赛标准的,但与承办足球世界性大赛的标准与要求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而且,因为是承办综合性运动会的大赛,各地的体育场建设从外观到设计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笔者在卡塔尔走访已经完工并全面启用的两座体育场时,则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以贾努比体育场为例。负责这个体育场项目经理塔尼·扎拉曾向笔者介绍,这个体育场设计者是英国籍伊拉克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她在2016年已经离世。当初为设计这座体育场,她曾专门在体育场所在的瓦克拉地区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及生活习俗。因瓦克拉地区位于靠海地区,充满了海洋气息与环境,因而哈迪德设计时采用了未来主义风格,根据设计师的说法,它的灵感来自该地区经常下海采集珍珠的潜水员所使用的传统单桅帆船的帆,它们在波斯湾的海流中交织,曲线的屋顶和外部参照了瓦克拉地区的航海历史,给现场观众带来坐在船上的感觉。而弓形梁支撑体育场屋顶,让整个球场类似于船体。该建筑旨在像排列成一堆的上翘单桅帆船船体,以提供遮荫和庇护。当然,海洋蓝色也成为这座专用足球场的主色调。而球场屋顶是可伸缩的,由打褶的PTFE织物和电缆制成,屋顶拱门长230米,全部打开或全部关闭需要35分钟。有意思的是,整个球场所使用的钢结构原材料全部产自中国,然后运往意大利进行加工,最后再运送到卡塔尔安装。


除了整个球场的造型外,球场内座位的设计也很有讲究,尤其是座位的视野、角度,不受任何遮挡。一般坐在球场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前面的观众个子较高,坐在后排的人视线有可能会受挡。但坐在这座体育场内,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情况。而让卡塔尔人自豪的是,座椅全部都是他们自产的,这与以往卡塔尔建造球场时不得不使用国外的材料完全不同。而球场内球迷的入口,同样也是很有讲究,通道全都在中间,入场时都是平走,无需上、下爬坡。


更为重要的,也是整个球场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VIP及VVIP包厢的设计同样讲究。因为在国际足联、欧足联的观球设计中,有“贵宾款待计划”这一项,当然所针对的并不仅仅只是领导、政府要员,更包括花了钱的赞助商或是以球迷身份到现场看球的个人,国际足联必须为这个群体提供最好的服务。所以,包厢或者VIP、VVIP的休息室,也全部都是类似于渔船上的设置与构造,包括座位的设计等等。


让卡塔尔人颇为自豪的另一项高科技技术就是球场冷却系统。相信中国国家队中的不少球员及部分记者、球迷都已经体会过哈里发球场、萨德俱乐部主体育场内空调条件下的比赛氛围,但同样是冷却系统,贾努比体育场的冷却技术与哈里发体育场的冷却系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据体育场冷却系统技术的先驱、卡塔尔大学工程系负责人萨乌德·阿卜杜尔·加尼介绍,贾努比球场内的很多空调冷却设备都是由中国生产的,但是,整个体育场内的冷却系统装置的耗费,较先前哈里发体育场的成本下降了40%,因为哈里发体育场本身是改建的,冷却系统装置在球场外,而贾努比则因为是新建的球场,冷却系统装置在体育场内。而在技术上,有别于哈里发体育场的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冷风是从上往下流动,二是冷气循环,通过空气动力学和最佳的屋顶阴影来实现。这就使得这座体育场的能量消耗较哈里发体育场要减少40%到60%,也就使得整个成本大幅度下降。制冷设备可将观众席的温度降至18摄氏度、场地内的温度降至20摄氏度。


据介绍,这座专用足球场周边还专门设有一间带游泳池和水疗中心的多功能运动中心及一个带绿色屋顶的购物中心,体育场的入口设在一个树木繁茂的广场上。在球场附近还将建立一所学校、有一个专门供进行婚礼的大会堂,还有专门用于进行自行车赛、赛马的专用道,另有类似像餐厅、购物中心、商场、健身中心等其他配套设施。这也正好符合设计师扎哈·哈迪德所设想的,即“体育场的设计与一个新的生活区域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位于城市市区的心脏地带,在非活动日可在体育场内及其周围开展基于社区的活动。”


因为国际足联要求承办世界杯赛的体育场至少可以容纳4万人,但在世界杯赛后,尽管这座球场将由瓦克拉俱乐部作为自己的主场来使用,但日常比赛根本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因而,体育场的看台为模块式,世界杯期间有两层看台,共容纳4万名观众,但世界杯后,上层看台将被拆除,变成容纳2万人的专用球场,而拆下的部分,则用于慈善捐赠,捐赠给非洲众多需要球场建设的国家。


拒绝雷同,展现自我风采


可以说,卡塔尔为承办在中东地区进行的首次世界杯赛花尽了心思,而每一座球场几乎都是一个完整而又动人的故事。这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过去这么些年来,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的高度发展、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内各地承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也日趋频繁,从过去已经承办过无与伦比的北京夏奥会,到即将主办的2022冬奥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承办的高水平世界性足球单项大赛的机会不多,因而,对于国际足联的那些高标准、高要求并不算很了解。主办2021年首届世俱杯赛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那么,在球场建设过程中,我们如何更好地把“中国故事”融入到足球场的建设之中?这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世俱杯赛本身是一次足球竞技水平的较量,但除了绿茵场内的较量外,球场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它可以很好地展现主办城市的文化与特征。中国地域广阔、主办城市相距甚远,但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城市的特色,人文特征更是明显,因而,各地的俱乐部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整个中国足球的文化。那么,各地在筹备过程中,在球场这个硬件设计、建设过程中,可否有效地将本地的人文、艺术气息融入其中?从而在未来的世俱杯赛乃至亚洲杯赛期间,不仅仅向到访的参赛队、球迷展现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更向世界展现“中国故事”,这本身恐怕比主办一项赛事更为重要。


本文转载自德兴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卡塔尔世界杯球场启示:文化融入球场 讲中国故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