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这门生意,真的有“毒”

运动鞋本来只是运动爱好者的服饰之一,为什么会变得像现在这么狂热呢?这一切还得从上世纪初的匡威说起。

2019-09-28 10:00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文/夏盼 0 22925


禹唐体育注:

在虎扑论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二十出头的小伙,靠炒鞋年入50万,成功实现逆袭。

 

类似的“致富经”并不少见,早在2017年,炒鞋客们就开始瞄准各大国际潮牌了。还记得当初Air Jordan设计的OFF-WHITE·AJ1刚出来时,售价仅为1499(RMB),可没过多久价格就暴涨了近10倍,到2018年中旬时,这款鞋子的价格就飚到了7万RMB,炒鞋暴利恐怖如斯。

 

近两年来,鞋款的价格普遍水涨船高,微博、知乎以及抖音等社交平台也出现了大量以炒鞋为卖点的广告,甚至出现了贫困大学生瞒着父母贷款炒鞋这样的事,令人唏嘘不已。

 

运动鞋本来只是运动爱好者的服饰之一,为什么会变得像现在这么狂热呢?这一切还得从上世纪初的匡威说起。

 

始于1917的潮鞋文化

 

在当时来说,Converse All Star对于年轻人来讲并不是什么潮牌,而是像今天的T恤和回力鞋一样,是一种非常路边摊的选择。由于价格便宜,且穿着舒适,这种跟牛仔裤一样耐穿的鞋子很快就流行了起来。

 

匡威正式成为潮牌始祖是在篮球明星查克·泰勒代言之后的事,当时的篮球运动刚刚开始流行,传统的马丁靴、扁平鞋以及布洛克等都不适合用来运动,而用帆布制作的匡威耐穿耐跑,正好能派上用场。

 

从此开始,匡威ALL Star系列正式在球场上立足,不仅风行篮球圈,更是一度被美国军方当做训练鞋使用,由Chuck Taylor代言的元年版也成为史上第一款潮鞋。

 

其后奥运会逐年盛行,匡威继续抢占空白市场,到1949年NBA成立之时,匡威已经深深融入了篮球文化之中。与此同时,新的潮牌鞋款应运而生,德国阿迪达斯、美国耐克以及英国锐步先后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潮鞋品牌,运动鞋也正式进入了21世纪的男性时尚领域。

 

在这个阶段,潮鞋的价格还是比较理智的,官方定价多少就是多少,大家买鞋子也纯粹是为了自己穿,但是限量版的出现,让一切都变了。

 

限量版引发的收藏潮流

 

进入21世纪后,鞋商们纷纷开启了限量发行模式,或为回顾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或为纪念一些特殊事件,又或者连噱头也不找,干脆就是“限量”两个字,以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

 

比如全球限量200双的阿迪达斯NMD R1 Red Apple,其红火的造型就是为了歌颂纽约市的繁华。还有Nike Air Jordan 4 2017款,全球仅发售23双。

 

这些潮鞋的出现带动了整个收藏领域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不少以“藏鞋”为爱好的铁粉。

 

在去年的杭州潮流文化展上,有位80后小哥就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上百双限量版球鞋,他自爆这些鞋子当年的买入价格都在6位数,现在如果转手卖出,总价值超过2000万人民币。

 

正因为限量版球鞋转手倒卖的利润十分可观,慢慢的就发展出了一个隐形的暴利市场,催生了一批以赚差价为生的鞋贩子,这就是炒鞋的开始。

 

炒鞋平民化的转折点

 

在2015年以前,炒鞋其实还只是一种小圈子文化,毕竟动辄上万元的潮鞋不是每个人都消费得起的,其中的风险也和古董收藏品一样大,入行门槛极高。

 

到2015年时,潮牌的关注度却忽然大涨。

 

以乔丹经典款AJ1为例,2014年之前搜索人数寥寥无几,从15年开始关注度就逐年上升,直到2018年10月8日达到峰值,现在每天都还有2800多人在搜索。

 

《2018年中国男性消费报告》指出,2018年潮牌关键词搜索量超过3亿次,潮牌商品成交金额增幅高达185%。另外,来自CBNData《潮流文化发展白皮书》的数据称,2018-2019年间,运动鞋潮牌的市场销售占比达到了40%,市场规模增速达到了60%。

 

这一切都说明消费者的时尚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潮牌的迎合程度也在逐年递增,玩鞋这一小众爱好,正在逐步被大众所追捧。

 

与此同时,潮牌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结构也都在发生剧烈变化。

 

《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报告》称,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人群越来越年轻,26-35岁的人群贡献了高端奢侈品62%的消费额,18-25岁的学生人群也贡献了12%的消费额。

 

看来我国的奢侈品消费正在由原来的中龄阶层逐步向少龄阶层转移。

 

具体到潮鞋的总体消费额上,数据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涨。

 

《2019潮流消费洞察报告之潮鞋篇》数据显示,2018-2019年间潮鞋新品发售数量增加了150%,购买群体拥有较强的冲动性,他们通常都会在发售之后的四个月内疯狂下单抢购,这段时间也是鞋贩子最赚钱的时候。

 

年轻群体+冲动购买为炒鞋市场带来了的巨大推动力,看到这一浪潮之后,热钱纷纷涌入,球鞋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

 

垂直电商野蛮圈地

 

毒、nice好赞、get、有货UFO以及StockX等APP,纷纷以评测机构+电商平台的姿态野蛮生长,从亚马逊、淘宝和易趣等传统电商手里抢夺潮牌市场。

 

2018年,毒app已经达到月度GMV2亿人民币的成绩,就连后入场的UFO也在双十一上线首日突破了百万交易额。

 

球鞋电商们钱赚得是响当当,可质量却不断遭人诟病。

 

以鉴别真假为主打卖点的毒APP,从今年起就不断出现鉴定事故,发展到后来甚至有厂家专门做出了假的过毒四件套、get坚定和防盗扣,一时之间潮鞋真假难辨,让不少消费者大呼上当。根据毒APP此前的自述,他们只有数百位鉴定师,本身工作量就存在超负荷的隐患,再加上线上鉴定难度大,所以也很难保证鉴定结果。

 

运营多年的有货平台也时常出现让消费者质疑的鉴定结果,这位消费者称鞋款一穿上去就脱标,联系平台却被告知“不提供任何售后”。

 

炒鞋致富、贩卖焦虑

 

炒鞋之所以能形成一股歪风,主要原因还是媒体的推波助澜。

 

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被戏称为带货栏目,就是因为每个制作人都会大方展示他们的球鞋,穿上哪一款,哪一款就会成为近期的爆款,瞬间在各大平台销售一空。

 

一些明星也是资深的限量版爱好者,比如白敬亭,日常就是喜欢穿各种潮鞋亮相,每次上热搜也是三句不离鞋。

 

最近因为发新歌备受关注的杰伦,也是一枚潮鞋爱好者,从专辑《范特西》开始就酷爱展示自己的藏鞋:

 

运动和音乐原本就不分你我,许多爱玩鞋的人都是娱乐圈人士,这些原本处在小圈子里的潮鞋收藏家,由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热播,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脚下的潮鞋,这在无形中推动了全民玩鞋风潮。

 

另外,一些鞋贩子或地下平台也会聘请写手,撰写一些诸如“炒鞋月入十万”和“玩鞋逆袭人生”的鸡汤故事,煽动读者入驻炒鞋。

 

通过不断的贩卖焦虑,鼓动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党冲动投资,甚至是贷款买鞋。

 

2019年6月,阿迪达斯yeezy发售,初始价格1899元,为了抢到这款限量版鞋子,上千人在街头冒雨排队,其中有不少都是学生。

 

半个月后,这款鞋子的价格成功被炒高了10倍,也诞生了不少或真或假的暴富神话。

由于眼红庞大利润,南京某大学就有不少学生进入了炒鞋市场,最后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背上了数万的网贷。他们不知真正赚到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后来者都只能铩羽而归,这才是暴利背后的真相。

 

暗箱操作毫无底线

 

眼看着国外潮鞋遭到哄抢,一些国内商户也坐不住了,许多“庄家”开始请人在电商平台上人为炒鞋,恶意操作平台规则,比如一款原价500元的豹纹格子,庄家会把平台上所有的500元鞋子全部买断但是不下单,这样其他人就没法买了,然后再调高自己店里的同款鞋价格,以此作弊炒鞋。

 

一款鞋子瞬间大涨价的情况,在如今的球鞋APP上十分常见,比如全球发行量只有89双的Air Force 1 Mid Tisci White,原价只需要260美元,在StockX平台上却被炒到31650美元的天价,而且还确实有人买。

 

就连本来不是限量款的鞋子,被买断成稀有品之后也会涨价,整个潮鞋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但倒卖的暴利比黄金原油还高。

 

但是,如果把交易量算入考核标准,那你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那么暴利,因为活跃在畅销榜上的很多潮鞋的销量都“不及格”。

 

如上图所示,红圈内的即为累计交易数量,除了阿迪达斯部分款式交易数达到了4位数之外,其他鞋款的交易数都少得可怜,试想一下,花高价买入的鞋款,却迟迟无法脱手,等到网贷到期的那天会怎么样呢?

 

小结:“炒”字背后的残酷

 

从炒房、炒股、炒币到炒鞋,利益永远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年入百万”的个例后面,躺下的还有千千万万被当做炮灰的常例。

 

利用年轻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大肆鼓吹炒鞋暴利,联合网贷一起牟取黑色利益,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韭菜一直都会再长出来,而割韭菜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文转载自文化产业评论,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炒鞋这门生意,真的有“毒”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