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跑崛起背后的中国品牌:以国为潮 行疾如风

似乎是不经意间,路跑成为风靡中国的标杆运动。而在这股崛起的路跑热潮背后,国产品牌也顺势迎来了华丽转身。

2019-06-04 10:00 来源:新华网体育 记者/丁峰 0 38985


禹唐体育注:

初夏的周三夜,在国贸附近工作的王东林下班回到家稍作休息,忙换上速干衣和运动短裤,穿上李宁新推出的烈骏跑鞋,他要赶到丰台体育中心参加当晚跑团组织的集体夜跑。在资深跑者带领下,大伙儿热完身,起跑前,王东林打开华为运动手表跑步模式,对今晚训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王东林从2015年尝试跑步锻炼身体,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三年多时间里,他已经跑下9个全程马拉松,23个半程马拉松,足迹遍布国内十多个省份。最初,王东林非阿迪达斯、耐克不穿,后来慢慢通过跑友推荐,他开始接触到李宁、安踏等一大批国产运动装备,发现质量并不亚于洋品牌。如今,他已成为国货的十足拥趸。

  

似乎是不经意间,路跑成为风靡中国的标杆运动。而在这股崛起的路跑热潮背后,国产品牌也顺势迎来了华丽转身。

  

什么令运动国货重新“火”起来

  

消费旺,则行业景气度高。消费者是行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由于爆发式增长的路跑人群,他们的强大需求和兴趣创造出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内生动力。

  

21世纪前十年,国产运动品牌曾迎来一段黄金发展期。但由于自身对创新和研发的忽视,模仿、跟风现象严重,产品日趋同质化,无法使消费者产生共鸣。

  

在北京奥运会热度退却后,大众购买热情迅速减弱,行业跌入低谷,加之本就薄弱的体育人口基数,使得国货陷入数年的冰冻期。李宁、特步、361度等遭遇严重的库存危机,德尔惠、喜得龙等一批耳熟能详的企业破产清算。

  

但冰层之下,一股热流开始涌动,慢慢汇聚,渐至轰然喷发。

  

据中国田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马拉松迎来了快速增长,当年举办赛事134场,同比2014年的51场,增长163%;2016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堪称井喷,当年举办规模赛事993场,同比增长641%;2018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达1581场,对比爆发前夜的2014年,则增长了30倍;在全国334个地级市中,2018年共有285个城市举办了规模赛事。

  

推动中国马拉松日行千里的背后,正是国内庞大的跑步人群。2018年参加比赛的总人次就达到583万,而这仅仅是跑步爱好者的一小部分。

  

国内最大跑步社交软件之一,悦跑圈创始人梁峰告诉记者,目前悦跑圈APP的日活量已达180万次,用户年跑步总里程从2015年的5.9亿公里,跃升至2018年的24.4亿公里。跑步已经成为国人日常最高频的运动项目。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经典的“社会学习”理论:人们通过持续观察身边榜样的行为以及社会化的行为模式,不断加以模仿和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社会活动方式。

  

中国路跑快速崛起,跑步群体的极速扩大,充分诠释了这一理论。

  

从清晨到入夜,散发着健康和活力的跑者从行人身边擦肩而过,收获赞许和羡慕的目光;数以万计的马拉松大军,在一座座城市、大街小巷和山地田间奔驰,耳濡目染的围观群众潜藏的运动基因被唤醒,鼓励更多的民众加入这项简单易行的运动行列,甚至激发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热情。

  

于是,庞大的中国体育消费人群被激活,澎湃汹涌的消费需求令安踏、李宁、特步等运动国货重新“火”了起来。

  

跑步热带动品牌复苏,重受资本青睐

  

近几年,中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选择奔赴美国纳斯达克或者香港港交所上市。美国市场比较看重企业的成长性,而香港资本市场则对公司业绩更为关注。国内一线体育品牌多数是在上个十年挂牌港股市场。

  

翻开安踏、李宁、特步这三家在港股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近年财报,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点:股价自2015年触底,随后纷纷掀起一波强劲走势;截至2019年5月,安踏同期涨幅最高达486%,李宁最高涨幅为334%,特步也达到197%。

  

此前,行业低迷的2012-2014三年时间里,各品牌门店销量一落千丈,关店潮持续了许久。单李宁一家公司在三年里就巨亏了近30亿元,市值曾一度缩水近九成,股价最低时仅剩2.79港元。

  

如今,时过境迁,在优秀业绩的加持下,三家公司重新复苏,股价远远跑赢A股大多数上市公司。尤其是安踏和李宁,成为能与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恒瑞医药等优质白马蓝筹平起平坐的绩优股。

  

而这样荡气回肠的增长曲线,与中国路跑崛起的时间轨迹惊人的重合。2015年作为中国马拉松爆发的元年,呈几何级跳跃增长的路跑人群对于跑鞋、衣裤等运动装备的巨大需求,带动了安踏、李宁、特步等公司的业务快速增长。

  

以李宁为例,靠运动服起家的李宁,在行业谷底审时度势专注大众市场,预见性踩准了风口,在路跑这一高增长赛道上卯足马力,研发和推广一系列产品。

  

中国路跑崛起的前夜,2014年,李宁营收为60.5亿元,同比2013年只微增3.9%,当年跑步类产品销售额为10.28亿元,占销售总额的17%;中国马拉松爆发的元年,2015年营收达到70.9亿元,同比增长17.2%,跑步类产品销售额为13.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跑步业务强力拉动了公司整体业绩。

  

最新的2018年李宁财报显示,公司营收时隔数年重回百亿元大关,达到105.1亿元,其中跑步类产品销售额26.28亿元,占销售总额25%。

  

短短的三四年时间,跑步类产品销售额翻番,不仅成长为李宁品牌的支柱类产品,更是让看空企业前景的各路资本重新青睐有加。

  

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19年5月28日,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集团耗资近十亿港元,增持李宁约7380.27万股。

  

“以国为潮”,中国品牌“内外兼修”行疾如风

  

当下,“以国为潮”不再是少数人的心态,也不再是只局限于潮流圈内,而是以更广泛的影响力,辐射影响着更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年轻消费者不再迷恋所谓固化的国外品牌形象,反而对中国本土文化和本土品牌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路跑作为一项冉冉升起的新兴运动,潜移默化中烙刻上“国潮”的印记。周边产业与文化自信高度融合,也随之引领安踏、李宁等一众国货的崛起。

  

在2019青岛马拉松上,李宁以年轻活力与速度感为核心,推出彰显五四精神及马拉松特色元素的全新竞速系跑鞋——李宁追风、李宁云马、李宁赤兔。记者在青岛马博会现场看到,李宁展区人头攒动,购买跑鞋的跑者络绎不绝。

  

新华网体育与悦跑圈近期联合发起的多项大数据调查显示,在其8000万注册用户中,19-30岁人群占总数的55.7%,31-45岁人群占比为34.3%。庞大的年轻化跑步群体,“国潮”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在“用户跑鞋数”这项有参考性的排名中,虽然耐克、阿迪达斯等洋品牌位居前列,但李宁、安踏、特步和361度仍昂首挤进前十。

  

单凭外观“潮”,不足以支撑产品销量持续向好。“内功”过硬,才是真本领。

  

据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的研发费率分别为0.88%、1.15%、1.10%;同期,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的研发费率分别为2.7%、1.9%、2.8%和3.4%,远超几大世界运动品牌。其中,361度推出的SPIRE3跑鞋,凭借出众的缓震回弹性能获得2018年ISPO全球设计大奖 。

  

而对于一些起步稍晚的国内中小品牌跑鞋,在研发和设计上也抱着“工匠之心”,俘获了众跑友的青睐。R2 REALRUN创始人胡皓波告诉记者,公司磨砺两年打造的马拉松跑鞋,去年甫一问世,未做市场推广,仅凭跑友们的口口相传,月销量很快就从几十双跃升至上千双。

  

除了跑鞋,智能运动手表也是路跑不可或缺的必备装备,通过监测身体状态、分析运动数据,以帮助跑者安全锻炼和提高运动表现。由于其在科学精度和专业性上要求严苛,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企业在相关市场一直表现平平。

  

2018年10月,华为推出了贴近国内跑者的首款智能运动手表HUAWEI WATCH GT,目标是“让运动更自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为WATCH GT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系统LiteOS。

  

近日,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公布的全球智能手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华为智能手表的全球市场份额从同期为零猛增至2.8%,增速第一。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体育,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中国路跑崛起背后的中国品牌:以国为潮 行疾如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