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体育电影前路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的时机真的到来了吗?​

2019-05-06 14:00 来源:一起拍电影 文/张一瓜 0 13169


禹唐体育注:

《李娜》杀青,《中国女排》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中国乒乓》近日曝光概念海报,2022年北京冬奥会献礼片奥运会三部曲《我心飞扬》项目已经启动······伴随着一批体育电影项目的亮相和定档,让人激动之余也不禁在问: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的时机真的到来了吗?


《李娜》《中国女排》等多部体育电影上映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电影当前题材已经涉及拳击、篮球、足球、摔跤、乒乓球、游泳等多类体育项目,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而且,之前由林超贤执导、彭于晏主演的《破风》还曾代表香港地区出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去年我国更是引进了《李宗伟:败者为王》《恋爱回旋》《黑子的篮球:终极一战》等多部体育电影,豆瓣评分皆在及格线以上,此类影片正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电影的魅力和燃点。


另外,在2019年1月4日,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文件,定下“到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规模要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这无疑也进一步促进了体育电影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将接踵而来。这更是为体育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当大环境(时代)已经为体育电影做好蓄势,该类型电影接下来是否能够走好,又能够走多远,就要看它自己的能力和造化了。


从“记录体育”到“体育+娱乐”融合,体育电影创作想象空间到底有多大?


我国现在的体育电影类型虽然算不上多元,但已经从表达国家意志迈向了以娱乐大众为主。体育电影实现这一跨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长达百年。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它的创作与发展与国家命运和时代背景联系紧密。曾经时代限制了它的发展,而新时代又给予了它新生。


1928年,《一脚踢出去》问世,此片中调用了体育元素,设置了中国足球队与洋人足球队对垒的情节。但被公认为是我国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则是1934年上映的《体育皇后》,它由孙瑜编导,“体育救国”思想贯穿始终。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处战乱,局势并不稳定,生活在水生火热的人民生活安稳都成问题,谈论体育意识纯属奢侈,当时根本没有适合体育电影发展的土壤,所以体育电影不了了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确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由此,后来常被提起的第三代导演领军人物谢晋的处女作《女篮五号》作品出现,因为所处时代,影片的表达仍限于歌颂祖国,政治意味浓厚,在现在看来缺少娱乐趣味。


但在当时已经是一种突破,且有急需发展探索的可能。然而接踵而来的文革十年,让体育事业停滞,体育电影发展的契机也同时被掐灭。   


从改革开放到千禧年之间,我国经历了1979年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1984年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摘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这一阶段,一系列体育活动相继取得辉煌成就,中国体育事业也开始探索市场化和产业化。


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电影也开始尝试不同创作体验,有的甚至开始将创作视角转向体现个人意识和探索“体育+娱乐”的模式,比如《一个女教练员的自述》和《球迷心窍》等便是这一时期体育电影的全新尝试。      


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我国申奥(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之后,一大批体育电影开始涌现。它们表达呈现多样性,既有宣传民族精神、体育竞技精神的体育电影,如《买买提的2008》、《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还有展现个体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探讨与娱乐相结合的体育电影尝试,像《少林足球》《大灌篮》等。


无疑,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电影也得到了同步。它的创作从为国家服务、记录体育生活,如今已经开始向更多方向倾斜。而且,正在为体育电影破圈做着冲刺准备。当前体育电影并非是简单的体育题材的加总,它还融合了更多的家庭、爱情、梦想、自我成长、甚至是科幻、喜剧等电影元素,让“体育+”的电影成为创作主流。


当前,体育电影的创作想象空间越来越大,破圈只是体育影片的时间问题。


体育电影发展契机已现,破圈需要把握关键五点


随着2022年冬奥会落地北京,“2022年中国体育产业将迎来黄金年”的声音也开始甚嚣尘上。借此东风,恰是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最好时机。


在此之前,《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乒乓球)、《梅西》(足球)、《天才之击》(网球)等关于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员纪录片已经在各自圈内流传甚广。这说明,体育题材影片拥有忠实的受众群体。暗流涌动的体育纪录片,为体育电影做好了市场预热。


而当前体育电影面临的首要问题则是,如何成功破圈。毕竟,体育电影不等同于赛事实时记录,同样也非简单的人物事迹纪录片。仍为小众电影类型的它,怎样才能成长为全民观看的爆款呢?


首先,重内容。


剧本,乃一剧之本。影视剧不怕题材相撞,却怕创作流于俗套,甚至是恶俗。显然,《摔跤吧!爸爸》在内容打造上,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一个脾气执拗的父亲亲自教授两个女儿学摔跤,以此获得社会尊重。这本身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再加上影片中穿插着个人梦想与为国家荣誉而战的片段,让内容变得更紧凑、扎实。      


没有好的故事框架、优质的内容填充,影片是难以征服观众的,即使有再多明星参与也没用,就像由黄晓明、郭采洁主演的篮球题材影片《神奇》一样,因为内容不佳观众拒绝买单,豆瓣评分当前仅为3.1分。


其次,挑演员。


演员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体育电影尤为如此。


当前,虽然《李娜》已经杀青、《中国女排》定档,但是两部体育题材电影的女主仍未公布,这为影片增添了悬念。或许其中也有片方的另一层考量,过早公布演员阵容,可能会为影片过早带来争议,如“这个演员能胜任吗?”、“她会打球吗?”、“动作可别做得像跳舞一样滑稽”······这恰是体育电影常常被诟病的地方。


体育电影选角,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演员决定了此部影片票房与质量一半的成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是演员的知名度与专业度,像阿米尔·汗这样既拥有演技又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毕竟属于少数,我国可以饰演体育健儿的实力派明星也同样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则是观众对于演员本身品质是否认同。


因为,体育电影本身不同于普通的影片,它除了故事性以外还有内在的精神传达,如果让一个德不配位的演员饰演这样的精神领袖,无疑很难让观众买账。


再次,看导演。


导演的品味会影响到整部影片的调性。所以,影片出自谁手,基本可以预测影片的品质和特色。


就像执导了《破风》《湄公河探案》这样节奏感超强、激情热血的林超贤,在拍摄《红海行动》时,一定程度上也延续了此种风格。所以,对情感类影片拿捏一向精准、表达十分细腻的陈可辛,在执导《李娜》《中国女排》两部体育电影时,一定会对情感有所把控,调动观众的情绪。


同时,陈可辛擅长结合商业元素,在这一点上他或许让体育题材电影不再仅仅限于体育电影,而是让其更具普世性,打通情感,使其成功破圈。


第四,融类型。


《摔跤吧!爸爸》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摔跤的电影,如果仅仅表达这一个点,这部影片也绝非会有如此的影响力。该影片在体育的元素上还渗透了女权解放、亲子关系、个人理想以及国家荣誉等思考,融合了各种类型,深化了内容,升华了主题,让影片一举打破体育电影的小众局限,成功突围。


一部体育电影,想要出圈,绝不能只囿于体育这单一题材的创作领域,在此基础上还要和更多类型结合起来,破壁重组,变得更大众、喜闻乐见。


最后,顺时代。


影片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一定要顺应时代。体育题材影片免不了主旋律,不过影片不怕宣传国家意志,就怕落了俗套,表达过于生硬。像票房名列前茅的《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虽然同为主旋律,但因为成功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打出的“爱国牌”也不生硬,所以票房才会大卖。而《我不是药神》之所以触动人心,也是因为影片点出了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痛点,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所以,体育电影要想出圈,做到以上五点是关键。


毋庸置疑,体育电影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而哪一部影片会拉开这个序幕,成为体育电影破圈第一人,大家心中或许早有自己的期许,而距离答案揭晓的时刻已经不远。


本文转载自一起拍电影,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探寻中国体育电影前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