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百丽分拆运动业务上市,鞋王再度回归?

私有化后的百丽国际的大股东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考虑将百丽集团旗下运动业务拆分,并最早于2019年赴港上市。

2019-03-18 14:00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记者/李惠琳 0 3902


禹唐体育注:

私有化退市不到两年,百丽准备回归了?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百丽国际”)已聘请投资银行美银美林(BAML),筹备拆分旗下运动服装业务于香港上市事宜。目前,百丽方面尚未回应有关上市的传闻。

 

早在一年前就有消息称,私有化后的百丽国际的大股东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考虑将百丽集团旗下运动业务拆分,并最早于2019年赴港上市。据消息人士透露,主要分销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等海外运动品牌的百丽运动服装业务,估值约为200亿港元至250亿港元。

 

受电商冲击业绩大幅下滑,关店频频,这家中国最大时尚零售商、最大鞋企一度处境艰难。2017年4月,百丽国际接受由高瓴资本联手鼎晖投资,以及百丽国际执行董事于武、盛放组成的财团牵头所提出的建议,以每股6.3港元、总价453亿港元(约合68亿美元)的金额完成私有化。

 

同年7月27日,百丽国际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退市。从2007年上市到2017年退市,正好十年。百丽的退市,曾让许多人扼腕叹息。最风光的时候,百丽国际的市值曾接近1500亿港元,占据了国内女性鞋类市场的半壁江山,一度被称为“鞋王”。除了经营百丽(Belle)、思加图(Staccato)等自营鞋类品牌,百丽还代理Bata、Clarks、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

 

业绩回升,运动业务超20%增长

 

百丽国际以拆分的形式IPO,并不意外。

 

此前,百丽国际退市前的财报显示,其运动服饰业务以227亿元营收超过传统鞋履。截至2017年3月底的2017财年,百丽国际的收入增长2.2%至417亿元,其中,运动和服饰业务收入15.4%的增幅抵消了鞋类品牌10.0%的收入跌幅。 

 

私有化后,百丽的运动服饰业务依然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4月,百丽鞋类事业部总裁兼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公开了退市后的首份成绩单: 2018财年集团终端零售总额超500亿元,利润增长率达到双位数。鞋类业务止住了连续3年下滑态势,并取得一定销售增长。

 

更重要的是,运动业务的利润和销售预计取得超过20%以上的增长。若以 20%为基数计算,运动业务2018财年的收入约为273亿元,利润预计约为13亿元。


百丽方面表示,业务全线回升,得益于一系列新零售变革,包括跨界融合、使用大数据和智能设备连接消费者、搭建新的营销团队等措施。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双11,百丽集团的鞋、体、服三大业务的线上销售突破9.68亿元,仅1小时53分就超越前一年的全天成交量,同比增长71%;同期线下销售增长超过18%,集团整体运动业务线上销售同比增加110%。

 

代理模式毛率低,市场竞争优势小


据研究机构Euromonitor 欧睿预计,中国运动服市场的价值将从2018年的40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80亿美元,百丽国际在中国服装和鞋类专业零售商市场的份额为6.7%,而耐克和阿迪达斯是2018年在中国销售排名前两位的运动服装公司。

 

按照当下国内运动品牌的市场格局,百丽运动业务的优势不大。从规模上看,耐克和阿迪达斯的收入远高于百丽;其次是多品牌布局的安踏,2018年安踏利润达41亿元,远超百丽运动业务。从体量上看,即便百丽运动业务能获得250亿港元的估值,也只是安踏(市值1260亿港元)的五分之一。

 

此外,百丽国际的运动业务均为代理模式,品牌控制权较弱,走的是低毛利和规模化的路线。过去数个财年,百丽鞋类产品的毛利率超过65%,而运动服饰产品的毛利率不足5%,单靠运动业务恐怕难以在香港市场获得高估值。


本文转载自21世纪商业评论,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传百丽分拆运动业务上市,鞋王再度回归?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