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杨扬:体育好苗子流失让人心痛

兼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的杨扬也在大力倡导后奥运遗产计划,希望通过一系列计划实施让奥运会持续影响更多的人。

2019-03-07 14:00 来源:新京报 记者/孙海光 0 69581


禹唐体育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杨扬再次把提案瞄向青少年群体,她呼吁教育和体育部门能从中学阶段就把校园体育联赛建立起来,防止体育人才流失,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同时,兼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的杨扬也在大力倡导后奥运遗产计划,希望通过一系列计划实施让奥运会持续影响更多的人。

  

谈提案——中学应建立校园体育联赛


“如果不尽快把中学联赛搭建起来,很多打球的孩子升学后可能也会流失。”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杨扬说她的提案就是呼吁各方尽快把中学联赛搭建起来,否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人才的一种流失。

  

这几年,杨扬一直在上海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所在的冰上运动中心也曾组队参加过全国青少年冰球U系列比赛,“以冰球为例,北京的校园冰球非常好,校际联赛2018年就有105所学校参加,但只有11所是中学,小升初后缩减很大。北京第一批打冰球的孩子当年纷纷出国打球,是因为国内没有比赛和环境。”

  

杨扬称在这几年的调研中发现,“如今80后、90后家长也很重视体育活动,这部分人群很大,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参加了很多体育活动。但到十二三岁,因为高考指挥棒等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很少再参加体育活动。”杨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断崖式下滑,“在升学和课业的压力下,校园体育不得不让位。”

  

“从专业角度讲,这一时期是我们真正挑选人才的阶段,但我们失去了大量的人才储备,特别痛心。”杨扬称,一些12岁左右、有天分的孩子正处在能再往上迈一步的阶段,现状恰恰是往下走了,“我相信他们还是很热爱体育运动,也割舍不了。但我们确实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和基础,孩子和家长也不得不放弃。”

  

杨扬提议相关部门应尽快从中学阶段把校园体育联赛建立起来,“无论是从校园文化,还是从给学生减负的角度来说,体育都是很好的方式,它能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校园文化。给孩子减负并不等于在家待着,不能只是学习,体育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杨扬打趣称把孩子放家里光看手机了,要用积极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杨扬希望体育和教育部门能联手举办更多的校园赛事,让小学与中学,甚至是大学相衔接,打造完整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体育社团、校队和联赛体系建设纳入教育部门相关考核指标,并投入经费予以保障。”杨扬称只有这样才能为有天赋的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谈工作——建户外冰场推广冰雪运动

  

退役之后,杨扬一直在从事青少年体育推广和培训工作。2013年,杨扬在上海成立了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并就此在上海安家。

  

今年年初,杨扬做了一个大胆尝试,在上海东方明珠塔下搭建了一个600多平方米的冰场,这也是上海最大的户外冰场。杨扬做过一个初步统计,50天开放时间内,上冰人数超过了两万人,如果算上那些陪着孩子一起来的家长,粗略算下来得有四五万人,“有几天气温都快20℃了,很多人来了都要上冰摸一摸,真冰呀,大家不敢相信。”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中国冰雪运动开始了“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大战略,杨扬也见证了上海冰上运动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

  

“以前基本上是家长带着去冰上玩一玩,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培训。”杨扬说这种观念的转变打破了“专业”与“业余”的界定,“以前我们把24小时都在运动队的人叫‘专业’,俗称运动员,其他的人叫‘业余’。但现在我们给‘专业’的定义是专业的场馆、专业的服务、专业的培训。”

  

6年时间,杨扬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渐成气候,“我们的第一任务是普及,让更多人参与。第二是提供专业的培训和管理,让这些孩子第一次上冰就接受正规的指导和专业的培训。”杨扬坚信社会化的俱乐部也可以培养专业体育人才,“我们参加过全国冰球U系列比赛,也参加过短道速滑比赛。我们有9个孩子进入了短道速滑国家青年队和跨界跨项队伍,一个队员还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跟武大靖一个队伍了。”

  

成立俱乐部后,杨扬逼着自己转型,“我不懂经商,但俱乐部是企业化运作模式,逼着你去学习。”杨扬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谈到营商环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她大部分都遇到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用大篇幅强调了营商环境,通过继续减税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给了很多企业家一颗定心丸。”杨扬表示,看到希望是最重要的,“困难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谈身份——后奥运遗产要充分开发

  

43岁的杨扬目前身兼数职,除要打理俱乐部外,还担任国际滑联第一理事、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等职。去年卸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后,杨扬又被巴赫主席邀请到市场开发委员会工作。多重身份,让杨扬成了“空中飞人”。

  

忙归忙,杨扬很庆幸也很感恩有这些机会,“过了40岁,感觉每天都还在长大,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儿。”

  

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在京沪间“飞来飞去”。“中国在申办时就提出要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申办成功之后按照IOC的要求和我们自身的需求成立了运动员委员会,我有幸成为主席。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是确保在筹备过程中运动员的需求得到重视,让他们的声音能被听到。”杨扬说他们跟冬奥组委各个部门保持着顺畅沟通,并从运动员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服务部前几天还传来了一份奥运村的菜单,来征求我们的一些意见。”

  

在杨扬看来,运动员委员会能从细节上提出很多问题,也会让北京冬奥组委多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去年底,我们去考察建设中的国家速滑馆时,他们问我们运动员最看重场馆的哪个位置?张虹的回答是冰面,这让他们有些意外。对运动员来说,冰面的滑度、软硬度直接关系到比赛状态。相比之下,其他的并没那么重要了。”

  

除了赛事相关问题,杨扬还非常关注后奥运遗产问题。杨扬称,除场馆遗产、人才遗产外,另一个遗产是运动员在奥运会时的表现,“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故事不单单在奥运会时感染很多人,后奥运会时代也能持续地影响很多人。”

  

为此,杨扬提出在奥运会场馆留下获奖运动员的名字和手印,“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让这些运动员对场馆和北京冬奥会有一个归属感;二是也针对那些来训练的年轻人以及游客,他们也需要一些具象的东西来唤起当年赛场的精彩场面。”杨扬透露这些提案实施难度不大,冬奥组委总体规划部目前也基本同意了她的这一想法。

  

从专业角度讲,这一时期(中学)是我们真正挑选人才的阶段,但我们失去了大量的人才储备,特别痛心。


本文转载自新京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政协委员杨扬:体育好苗子流失让人心痛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