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们长大的那本足球杂志走了

一个满载着回忆的名字,成为了过眼云烟。

2019-02-14 14:00 来源:肆客足球 0 51405


禹唐体育注:

新年伊始,喜气洋洋。但一个名字的告别,却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冬日辞旧的萧瑟——拥有25年历史的《足球俱乐部》杂志1月7日宣布休刊,即将进行转型升级。


一个满载着回忆的名字,成为了过眼云烟。


25年,她是多少人的足球启蒙


《足球俱乐部》杂志正式发布休刊公告之后,不少门户网站上都出现了相关的话题。


在足俱官微的评论区,还出现了腾讯体育资深编辑落原、“中国足球研究院”负责人三过等“大V”的身影。无数人都在惋惜一份优秀体育期刊的离去。


在移动资讯与新闻APP俯拾皆是的今天,《足球俱乐部》乃至纸质体育媒体似乎都离我们相当遥远。但很多人对于足球的初体验,都是从一本《足球俱乐部》开始。


省下一顿饭钱、攒下几天车钱,就为了一本《足球俱乐部》,是无数人的共同回忆。


1993年5月诞生的《足球俱乐部》,是中国第一份非官方专业足球杂志,也始终是中国顶级的足球期刊。


1995年至今,《足球俱乐部》连续七年稳居全国足球杂志发行量排行榜之首,也是全国唯一一份连续两届获得“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号的足球杂志。


在足球杂志领域,《足球俱乐部》不仅是领军者,更是定义者。


在2003年的创刊10周年,《足球俱乐部》率先推出了“中插”——加赠精美的俱乐部与球星海报。并紧跟用户需求,率先增加印张与彩页,领导整个行业的进步。


在信息尚不丰富的时代,《足球俱乐部》是连接很多中国球迷与欧洲足球之间的桥梁,每一期中精彩的专题内容,也从未辜负过球迷的期望。


在巴雷西、亨利等巨星尚未成名时,《足球俱乐部》就慧眼识人,推出了相关的报道。


又长又冷的冬天


在2018年的年末,与我们告别的纸媒不止《足球俱乐部》一家:


有着38年历史的科普杂志《飞碟探索》、北京第一张都市早报《北京晨报》、“上海女孩人手一份”的《申江服务导报》、以及宁夏《新知讯报》、《京郊日报》、《黑龙江晨报》等一系列地方性报刊。


近些年的媒体行业内,纸媒岁末年初的集体告别似乎已经不是新闻。


2017年末,《赣西晚报》、《楚天金报》、《西部开发报》等知名媒体“取消番号”;2016年末《京华时报》、《东方早报》等宣布休刊。


2009年,著名媒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停刊印刷版,此事被视作“纸媒寒冬”的开端。


如今10年过去,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依旧看不到尽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甚至煞有介事地“宣判”:"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在这场寒冬中,体育、时尚等非综合性纸质报刊由于受众面积小、内容专门化,更容易陷入危机。


男性时尚月刊《GQ》、美食杂志《Gourmet》等先后停刊或收缩业务。尤其是体育类杂志以年轻球迷为主要受众,成为了互联网全面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的“滩头阵地”。


在《足球俱乐部》之前,《全体育》、《体育画报》等体育类纸质媒体已经先后宣布休刊。


号称“中国体育报纸四大金刚”的天津《球迷》报也在2017年末卷起了自己的旗帜。当年“八千足记上海埂”的盛况对球迷们来说,早已是遥不可及的昨日黄花。


外有“追兵”,内无“粮草”


互联网无疑是近年来纸媒衰落的“罪魁祸首”。武磊亚洲杯上的精彩进球可以在几分钟内出现在智能手机的信息栏中,在传播信息的速度上,时时更新的门户网站与APP相对纸媒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


与此同时,众多的新兴传媒渠道也为球迷们提供了更多甚至更好的选择。


不少俱乐部都早已拥有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很多拥有专业足球知识的自媒体也不断涌现,他们的出现让球迷与足球世界之间有了新的桥梁,传统纸媒们的“蛋糕”被不断的分割。


竞争也暴露了纸媒们自身的问题。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纸媒在占领资讯高地、垄断话语权的同时难免泥沙俱下。


“国际米兰送金表行贿”等假新闻流传至今,沈祥福、朱广沪等也都曾经怒斥一些足记无中生有、虚构“专访”。


中国足球近年来的低迷,进一步加剧了足球纸媒的困境。2008年国足连败于卡塔尔和伊拉克,提前727天告别世界杯。


国家队成绩的低迷导致足球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很多足记被迫更改项目甚至离开岗位。


那些年中国足坛还先后闹出了“光谷退赛”、“京津群殴”等乱象,南勇、杨一民等足坛高层更是在反赌打黑风暴中被一扫而空,央视一度停止转播中超,国内足球媒体也被迫将重点转向青少年与国外足球。


“八千足记”的时代,不少记者都和中超俱乐部的球员职员有着良好关系,依靠信息源的优势脱颖而出。


但随着大方向的改变,足记们的“自留地”无人问津;但是对国外足球资讯的获取能力又难以匹敌网络新媒体,“八千足记上海埂”最终成为了“八千足记大下岗”。


有结束,就会有开始


纸媒寒冬在未来很可能长期存在,但并非说所有传统纸媒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在媒体领域,已经有了不少化危为机的例子,作为传统纸媒中的一支主力军,足球纸媒同样有希望通过转型来度过难关。


拥抱网络技术、开发线上业务,是近年来知名纸媒的大趋势。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体育出版物《Sporting News》甚至不惜将公司的房产抵押换贷款,砸锅卖铁也要发展流媒体视频付费业务DAZN。


法国《队报》同样推出了“队报21”公共频道节目,让集团的营业额逐渐反弹。


在转型的同时,很多体育媒体也不忘对自己进行“瘦身”,整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另外一家老牌传统体育媒体《Sports Illustrated》在减少纸质刊期数、发力短视频的同时,将自己最赚钱的泳装特刊干脆成立独立品牌,“切走蛋糕上的水果与奶油”单独叫卖。


相对于门槛较低、鱼龙混杂的新兴媒体,纸媒们还可以依靠高水平的内容团队一搏。


《纽约时报》以深度的新闻分析与调查闻名,依靠着独特的内容,其甚至有底气在纸媒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提升零售价。“深度内容为王”依旧是媒体领域的不二法门。


“我们也坚信足球并不会让大家失去热情,我们依旧会通过新的传媒方式和大家相会。”


虽然短暂与球迷们告别,但是《足球俱乐部》依旧留下了新的希望。


极好的口碑、高水平的创作团队、成熟的运营模式……这些都为《足球俱乐部》东山再起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段故事结束了,但是又一段故事即将开始。


本文转载自肆客足球,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陪我们长大的那本足球杂志走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