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插上“智能”的翅膀

在看好智能体育未来的同时,郑燕康也坦言智能体育的产业化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对于首届智能体育大赛的作用,潘建臣形容为在智能体育领域“吹响集结号”。

2019-01-08 10:00 来源:新华社 记者/林德韧、夏亮 0 93608


禹唐体育注:

隆冬时节,风景秀丽的江南城市杭州下起了一场大雪。对于来自上海、经营贸易公司的张佳齐来说,这场大雪意义非凡,不仅因为瑞雪难得,更是因为他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冠军——首届全国智能体育大赛全民镭战射击挑战赛冠军。

  

在比赛中,张佳齐和搭档马鑫涛一起,以巨大优势击败了对手。

  

“接触到这个东西三年多了,平时在办公室没什么机会去运动,这种新兴体育项目比较容易上手,有空就会去玩。”张佳齐说。

  

三年前,张佳齐从一款APP上接触到了这项智能体育运动,发现既不容易受伤,又能锻炼身体,又有趣味性,于是就迷上了。一周三次,一次三小时,从赛区亚军,到全国冠军,也算是天道酬勤。

  

在杭州,张佳齐这样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地上演着,智能高尔夫、智能足球、智能台球等等项目的1400多名选手,成了智能体育蓝海中的第一批弄潮儿。

  

智能+体育,擦出怎样的火花?

  

智能骑行,通过人、智能骑行台、智能骑行软件的组合,让选手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与任何骑手一起畅骑世界经典骑行赛道;按比例缩小的、模拟真实赛车的SS1智能轨道赛车,选手在座位上就能体验“速度与激情”;智能跳绳,为健身者提供各项跳绳运动数据,并且能够根据运动者的健身历史数据,为运动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

  

简言之,智能体育就是利用智能体育装备,将传统体育智能化或将网络游戏现实化,体验者可以足不出户,在小空间内参与、体验山地骑行、滑雪、高尔夫球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运动。相对于单纯的运动,智能设备的“加持”让运动体验更加数据化、专业化、娱乐化。

  

“我们希望打造的智能体育不仅止于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更希望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智能体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人都能成为运动员。”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华运智体产业运营管理(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臣说道。

  

潘建臣介绍,这些智能体育项目运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R、 VR、体感控制、 3D扫描、电子陀螺仪等新技术,对传统体育健身和网络游戏实现升级改造,在产业端,通过这些科技成果植入,使体育、健身等装备产业实现技术创新与融合。

  

节省时间、跨越空间、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智能体育使许多原来并不热衷于运动的人萌生了“试一下”的念头。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国兴就是其中一员,对于智能骑行、智能赛车等项目,钟国兴十分感兴趣 。

  

“这些年由于信息化网络的发展,由于手机上网,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整天低头看手机,整天忙着上网,这么下来健康肯定成为大问题,智能体育把信息化、把网络和体育结合起来了,让我们在上网的同时就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这是解决了大的问题。”钟国兴说。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李华表示:“智能体育是嫁接融合,不同的技术之间的融合,一定会产生新的火花。通过这种融合,更大的意义在于,不仅是体育人搞体育,而是其他领域的专家也来关注体育,关注体育的商业模式。”

  

解决健身痛点 助力产业升级

  

李华认为,智能体育在全民健身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具备着多层次的意义,在需求端,一方面可以解决全民健身的场地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各层次的竞技体育训练提供更科学的模式;在供给端,智能体育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让体育成为产业升级当中的新动能。

  

“体育要真正产业化,很重要的是生活化,让大家觉得体育不仅是体育系统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是大家的事,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体育产业也会有很大的推动。”李华说。

  

首届全国智能体育大赛于2018年7月启动全国范围的预赛。历时4个多月的预赛共有600万人参与项目,超过230万人报名参赛,1400余名运动员晋级总决赛。需求端的强烈反响给了潘建臣很多信心,在他看来,智能体育的发展可以扩充全民健身的人口,从海量数据中,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手段的迭代也将变得更加科学。

  

另外,从产业角度上,潘建臣认为智能体育可以成为一些新技术的试验场,从而对传统的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我一再要求不仅要搞运动会,也要搞产业,当年如果乒乓球没有研发,可能就没有乒乓球赛。”潘建臣说。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燕康曾经牵头做过一个跳水运动员的大数据系统,把国内、国际优秀运动员的跳水全过程数据化,然后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本队运动员与顶尖运动员的差距,从而能在训练中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在清华跳水队做了一个实验,效果非常好。后来又把这个系统运用到书法上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人工智能跟传统的项目结合,结合好以后能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非常好的帮助。”郑燕康说。

  

吹响集结号,智能体育将走向何方?

  

在看好智能体育未来的同时,郑燕康也坦言智能体育的产业化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对于首届智能体育大赛的作用,潘建臣形容为在智能体育领域“吹响集结号”。

  

潘建臣表示:“今年的底线是把智能体育的赛事模式呈现出来,把流程走通。今年号称是首届,但实际上是演习。单纯从技术来讲,很多传感器、好的算法控制在欧美手上,整机系统韩国做得也比较好,我们主要是体育互联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目前还是比较少。我们希望通过运动会挖掘需求侧,把产业大会作为供给侧,从需求和供给两端进行双轮驱动。”

  

全程参与了大赛筹备、举办的李华说:“提出一个概念,让大家接受,其实不容易,大赛主要思路就是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来办赛,政府怎么样更大力度的支持民营企业做事、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需要一些创新思维。”

  

热闹的大赛,为智能体育打响了第一枪,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代表的体育部门、以华运智体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以及成千上万的参与者,都对智能体育的起步与发展提供了助力。不过,智能体育毕竟是新兴项目,未来的路依然很长。

  

潘建臣表示,在2019年,预赛和决赛的时间都会提前,比赛项目也将大幅度增加。在多重力量的推动下,一片蓝图正徐徐展开。

  

郑燕康建议,智能体育的发展应当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能量。“智能体育是非常有前途的,它能够解决长期困扰着我们的体育的物理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使全民的体育得到发展。所以预计智能体育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也使老百姓有健康的获得感。”郑燕康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当体育插上“智能”的翅膀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