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协副秘书长水涛:马拉松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变迁

马拉松作为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一个缩影,是讲述中国体育砥砺奋进历程的最佳注脚之一。

2018-12-09 14:00 来源:新华网 记者/李旭、袁祯 0 53658


禹唐体育注:

改革开放的浩瀚浪潮,让中国重新融入世界,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在这40年的改革历程中,中国体育事业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领域取得历史性跨越。

  

回首40年改革发展历程,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秘书长水涛认为,马拉松作为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一个缩影,是讲述中国体育砥砺奋进历程的最佳注脚之一。

  

从“没人跑”到“报不上”,马拉松见证中国经济腾飞及民众体质的增强

  

作为北京马拉松的亲历者,水涛见证了这一“国家马拉松”的成长。“改革开放初期,首届北京马拉松应运而生,那时只有86人参加。如今规模已扩充到3万多人、类别仅保留全程的北马,一签难中的场面已成为常态。”

  

这种盛况并非“北马”的“专利”。报名数据显示,同处于中国马拉松顶级梯队的上海马拉松、厦门马拉松等优秀赛事,近年来中签率屡创新低。西安国际马拉松、成都国际马拉松等后起之秀,从一开始名额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越5000美元时,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体育消费周期,这在欧美称为“马拉松赛事现象”。“马拉松‘一签难中’局面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民众体质增强的必然结果。”水涛表示。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之初,受制于物资匮乏、生活贫困,解决“温饱”成为彼时国人最迫切的诉求,“那会解决吃饱饭的问题是大家的头等大事,对马拉松这种极限性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可以说是无从谈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社会财富不断累积,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让国人的消费能力得以提升,更多人开始有条件参与到体育中来。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

  

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让更多人能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在调整生活时间、调节生活节奏、扩展生活空间、优化生活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生活品味,充实生活内容。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质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而跑步这项门槛低又时尚的运动必然成为大家的首选。”水涛说。

  

但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仅仅跑一场马拉松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他们需要一个展示、融合、交流中国马拉松的平台,从中发现更多消费空间和经济增长点。“中国马拉松博览会的诞生及壮大,便是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消费多元化的需求。” 水涛指出。

  

如今,成群结队的马拉松健身人群,已成为中国大江南北每个周末最活跃的群体;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事,更是数以百万计的国人参与体育运动最直接的途径;场面火爆的马博会现场,则成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最佳写照。

  

从“不想动”到“跑不停”,马拉松见证国人观念转变

  

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为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健身观念的不断革新,则为国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诉求也在不断增强,参加马拉松成了他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有效途径。”水涛说。

  

中国田协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中国2018年已举办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赛共计1072场,参加人次530万。“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健康理念不断进步的具象表现,也是国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最佳注脚。”

  

除了健身观念的转变,马拉松也正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日益自信、开放的有力见证。

  

此前,中国人在国际社会的认知中多是低调、不张扬的代名词。但体育,正改变这一印象。据尼尔森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体育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爱秀”已成为中国运动人群的一大特点,59%的受访体育人群表示,会在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平台晒出运动照片或者运动成绩。这其中,又以“跑马”这一参与度最高的人群为主。

  

“这一改变正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40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观念的不断革新,让人们有机会、也愿意去‘秀’。”

  

可以说,时下马拉松运动已变成一种时髦和潮流,成为人们彰显健康生活、增进彼此感情的平台,更是他们体现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途径之一。

  

当然,在水涛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国人观念的转变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能让天安门广场这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对马拉松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实际上也是党和政府对体育运动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马拉松见证中国体育崛起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体育从弱变强的一部变迁史。马拉松赛事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便是中国体育崛起的缩影。

  

建国初期,中国在国际舞台缺少话语权,国际奥委会的席位也直到改革开放的第二年才恢复。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体育开启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征程,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成为国际体坛一支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北京马拉松成功举办,为国内外体育交流提供了新的窗口。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城市马拉松赛事,逐渐成为展现改革开放成就、吸引国际社会关注、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

  

“中国体育的吸引力,正随着改革开放的包容态度和竞技体育的优异成绩不断提升。”水涛说,“前两年,中国人成功将世界六大满贯引入中国。如今,随着一年多的洽谈,成都国际马拉松已被世界大满贯列为考察赛事,三年左右的时间就有希望成为世界大满贯之一。”

  

除了将世界优秀赛事引入中国,如何将自己的赛事推向全球,也是中国田协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如今我们正在计划让中国大满贯走向世界。在与巴黎、雅典、西班牙等马拉松组委会商谈后,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与此同时,打造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上合组织马拉松系列赛、中(国)、希(腊)马拉松论坛、承接国际田联路跑大会、密切与国际马拉松及路跑协会(AIMS)的合作,都是中国田协将中国马拉松及中国历史文化推向世界的有益尝试。

  

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肯定,也是中国体育不断崛起的必然结果。而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体育早已不仅仅是为国争光的符号,更成为人们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刚性需求。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体育的社会属性正在不断被放大,运动锻炼也越来越被人们视为缓解生活压力、愉悦身心的良药。对体育本身而言,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及体育社会功能的放大,也为中国体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让体育能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整个国家的生命力和活力。

  

“这其中,马拉松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水涛总结道。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专访水涛:马拉松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变迁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