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足总削减英超外援的政策说句公道话

如果英超削减外援,受影响最大的将会是谁?

2018-11-28 14:00 来源:体坛周报 0 60517


禹唐体育注:

英国脱欧是否成功暂无定论,英足总削减英超外援的强势姿态却无变化。英国政府要求足总和英超、足球联盟协商,制定一项覆盖全部职业联赛的外援政策,处理脱欧后外籍球员赴英谋生的问题。一旦脱欧完成,将采纳足总的方案。着眼于英国脱欧后移民政策可能产生的剧变,足总提交方案,将英超各俱乐部一队中的非本土培养球员名额,从现行的17人减至13人。


足总的提案一出台就遭到英超抵制,上周英超各俱乐部主席开会,否决了足总的方案,本周英超做出了正式回应,各俱乐部抱团对足总提出的新规表示了抵制。但足总得到内务部的支持,无意让步。足总和英超仍在讨价还价,后者急于避免英国脱欧遇到的“无妥协”困局——欧盟球员加盟英超,也将与非欧盟同行一视同仁。真到了那一步,目前英超中欧盟外援的六成(共有184人来自欧洲经济区,其中只有38人符合足总推荐背书的标准,另有26人可能在上诉后获准注册)以上就得不到足总支持申请工作签证。


目前,英超有5家俱乐部用满了17人外援名额(包括曼城和热刺),另外4家(包括切尔西和利物浦)有16名外援。足总认为,这个提案并不会导致外援的总数下降,现役英超外援有260人,正好相当于每队13人。如果各队只限使用上赛季上场最多的13名非本土培养的球员,总数10469人次中,也只会少42人次。既然各俱乐部实际只用13人,足总认为自己的要求不过分。足总态度强硬的同时,又抛给英超一点甜头:接受13人的方案,我们就对全部外援一视同仁,英超未来引进非欧盟球员的自由度更大。


足总认为,13人方案可谓一举多得。英超要买就买好的,高水平的外援一来就能发挥作用,这样能保持自身在全球的号召力。同时,腾出来的名额也给本土培养的英格兰球员更多上升的空间。英超各队近年能经常上场的球员中,能代表英格兰的大约在三成上下,如果将一队的本土球员占比提升50%,能选择代表英格兰的人会大大增加。足总当前的强硬姿态,多少得益于三狮近期的良好战绩。世界杯再进4强,欧洲国家联赛有望争冠,都极大刺激足总加大培养本土球员的力度。


足总的方案更接近足球联盟的现行政策:比赛日的18人大名单中,必须有7人符合“本土青训”的标准,且至少1人必须是该俱乐部青训学徒。本土青训的标准,是该球员在21岁生日前,在足总或威尔士足总辖下的俱乐部注册3个赛季或36个月。最坏的局面可能是,英超横竖不妥协,足总被迫借助政府的外力施压,拒绝给各俱乐部的新外援申请劳工签证时背书,如此一来,接近35%的欧盟外援拿不到工作许可。


所谓政府外力,是指大英脱欧时未能和欧盟就外劳问题达成妥协,那么脱欧后新的移民政策于2021年生效,欧盟和非欧盟外援待遇一致,欧盟球员就失去了就业的相对优势。接受足总的提案,英超的收获是可以签下更多拉美和非洲的外援,不利之处则是英超无法再藉欧盟的移民政策囤积新人。足总警告英超:外援的额度没有商量余地。自2011年推行俱乐部一队25人(其中8人必须是本土培养)制度以来,英超引进外援有增无减,并未起到足总当时预期的效果。


足总有其坚定立场,英超也针锋相对。按照此前BBC等媒体的推测,各英超球队,尤其是曼城、热刺等17人外援名额全满的俱乐部虽然会极度不爽,但迫于英足总手握王牌,最终也极有可能妥协屈服。而现如今英超却没有走私下协商讨价还价的路数,反倒是直接公开地表达出反对情绪。在其周三晚间发表的声明之中,英超言辞凿凿,可谓是态度十分强硬。


按照足总的说法,缩减外援数量是为助力英超青训发展,一改过往本土幼苗被大量外援挤占生存空间的局面,但英超联盟对此提出强烈质疑,在声明中写道:“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比现在更严苛的限制注册能够给各级国家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英超方面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了世界领先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在各个年龄层都能够为英格兰队提供优秀人才,“这一点已经被很多英超俱乐部的学徒和成年球员证明了,他们在英足总的组织教导下成为了U17世界杯和U20世界杯的冠军,并且杀入到2018世界杯的4强。”


从近年来各级英格兰队所收获的荣誉来看,英超联盟也确实没有胡说,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在搬出“新政无效”理论的同时,英超也拉上了足球联盟(即英冠到英乙的英格兰第2到第4级联赛)和苏格兰职业足球联赛两位盟友。依声明所言,英超就限制外援一事向整个英国足球界征求了意见,并与足球联盟和苏格兰联赛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最终和两者得出共同的结论,脱欧不应该被用来削弱英国足球的现有阵容,或者是伤害各俱乐部签下国际球员的能力。”


以英超方面强硬的态度,英足总借机削减外援数量一事目前看来恐难顺利施行。不过如果双方接下来无法经过协商达成一致,那么未来英超或许会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毕竟,英足总自恃有英国政府撑腰,可以借劳工证问题掐住英超咽喉。


几天前说起英足总拟增英超诸队本土青训的份额时,笔者曾撰文批评这个做法是另类“贸易保护主义”。早年大英四海横行,向殖民地倾销产品,绝口不提配额,大谈自由贸易;一俟自己成为这一玩法的受害者,便竖起壁垒,阻挠人才和货物的流通,颇为双标。凡事都有两面,足总的立场,也不完全是仗恃政府撑腰的强权做法,有一定的道理。道理何在?


造成足总如今强势推行本土政策的原因之一,其实是英超自己。就目前而言,英超的外援人数大约在260人上下,平均下来每队13人,恰好是足总新方案要求的人数。怎么这么巧?因为不少本土球员争气,愣是在猛龙强压地头蛇的艰苦环境中,挣来上场的机会,有良好的表现。足总要感谢索斯盖特带队打进世界杯4强,尽管这一届英格兰的实力不如十几年前,但调教有方,他们以上佳的发挥回报了国人的支持和信任。问题随之而来:这些本土球员都是在和外援的竞争中成长,如果他们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怎么知道他们能出人头地?


问题的关键在一个“用”字。索斯盖特以表现和状态取人,极大激励了本土球员的斗志。同时,波切蒂诺、克洛普和瓜迪奥拉等外籍名帅栽培本土球员有方,也从另一方面让人看到:机会平等,才是真的平等。没有瓜迪奥拉,就不会有斯特林和斯通斯;没有克洛普,就不会有乔·戈麦斯和亚历山大·阿诺德;没有波切蒂诺,大半支英格兰不知从何而来。这些外教给本土球员机会,他们的成长才有保障。足总趁热打铁出台新政,看中的不是每场英超首发能有多少本土球员,而是本土球员能进入比赛日大名单的机会。


赛场很公平,外援也许在首发上有较大的优先权,毕竟这是俱乐部投资的初衷。可一旦他们发挥不理想甚至不适应环境,主教练要给其他人机会时,会是哪些人获益?必然是替补席上的球员更快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只要能上场,本土球员就能证明自己是不是不如排在前面的外援。英超现在平均每队不过13名外援,从反面证明:你并不需要17人那么多的名额!这恰是本土球员不懈竞争导致的结果。英超创立已逾1/4世纪,引进外援数千人,其中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又何止半数?那些能起作用的外援毕竟是少数,他们占了本土同行出头的机会,但并没有比本土球员好到哪里去。


酿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贪腐是较大的因素。本土球员被经纪人炒高身价,导致很多俱乐部不得不去海外寻枪,海外和本土人才在身价上的差异,往往是俱乐部吃空额、乱买人的诱因。高价买来实际廉价的外援,不仅肥了经纪人,也让掌握转会的主教练、高管中饱私囊。很多主教练两头吃回扣,新援经常来得莫名其妙,走得悄无声息。你经常听到主教练坚持独揽转会权,不需要太高学历也能明白其中的猫腻。


足总之前推出一队本土青训占比必须保证8人,实践了七八年发现很多俱乐部阳奉阴违,从海外挖来幼苗囤积居奇,并没有让本土球员获益。扩大本土青训的占比,至少能在客观上增加本土球员一半的曝光机会。为本土人才争取机会,才是足总最迫切的目的。


本文转载自体坛周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为英足总削减英超外援的政策说句公道话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