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娜:一个女性征服海洋的故事
见到陈佩娜的第一面,她给人的印象是内敛而安静,交谈之后你会发现,这种平静是经过海浪考验后的成熟与自信。
在两个月前的2018雅加达亚运会上,一个来自深圳的女孩在印尼帆船中心加冕女子帆板RS:X级冠军,她就是陈佩娜。
第12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大亚湾火热进行中,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利用假期前来助阵的陈佩娜,并对她进行了采访,从东京奥运会的备战情况,到帆板帆船运动的推广,再到人与海洋的关系,这位中国女子帆板运动的顶尖选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与思考。
拿到亚运会金牌之后,陈佩娜似乎没能在胜利的喜悦中沉浸太久,因为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除了亚运夺冠之外,还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距离大满贯仅有一步之遥”,而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陈佩娜练习帆板项目已经将近20年的时间,省运会、全运会、全国赛、亚洲赛以及世锦赛的金牌都拿了个遍,唯独缺少一枚奥运会的金牌,而此前她曾在里约无比接近这项荣誉,但最终遗憾仅居次席。29岁的她想要收获帆板运动的大满贯,2020年的东京将成为最终决战的舞台。
而以上这一切,不过是外界强加给陈佩娜的“故事”罢了。在采访中,陈佩娜表现得内敛而冷静,她先是谈到了备战情况,“目前备战分为两个阶段,接下来我会去海口开始训练,明年1月份去国外开始系统的训练和备战,主要先拿到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在这之后再开始第二阶段的计划。”
在谈到大满贯的目标时,陈佩娜更是表示,这并非自己继续这项运动的原因。
“每个运动员都想成为奥运冠军,而我也只差一块奥运金牌就能实现我大满贯的梦想。再一次回来备战奥运,我没有把整个目标按在‘我一定要拿金牌’的想法上。过去的三届奥运会我也经历过人间冷暖,我对于辉煌并不是很渴望,我对别人的想法也并不是很在意。备战奥运仅仅是我想做这样的事情而已。”陈佩娜说道。
当被记者问到,东京会是她运动生涯的最后一站么?陈佩娜笑着回答说:“在我计划里面应该是这样的,但就像里约也曾经是我计划中的最后一站一样,我现在还是在这里。我更看重的是经历能给我带来什么,不是名非利而是精神层面的。”
这已经是陈佩娜连续第三年来中国杯帆船赛的现场助阵了,作为一个由深圳培养出的顶尖运动员,为这样一项扎根深圳12年的大型国际赛事摇旗呐喊,几乎不需要过多的理由,更何况双方的目标也十分统一,那就是为帆船运动在中国的推广进自己的一份力量。
帆船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薄弱这是不争的事实,进行一次海上运动,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甚至安全成本都太大,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项距离普通人很远的贵族运动。
但在陈佩娜看来,这是很多没有体验过帆船的人带来的一种偏见。她举例说道,一件专业适用于帆船运动的衣服可能要一千多元,对于经常使用它的人来说并不算贵,对于只玩了一次没下回的人当然是昂贵的支出,因此想要推动帆船在中国的开展,还是要普及帆船运动的知识,拒绝更多的误解发生。
其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帆船成为不少青少年愿意选择的运动方式。本届中国杯就单独设置了青少年组别的比赛,参赛的选手最小只有8岁。
从校园体育下手,是推广帆船运动的重要手段,从小就参与这项运动的陈佩娜,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深圳在帆船进校园这方面就做的不错,选择的学校也很有针对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帆船相较于足篮还是吃了场地限制的亏,需要多和教育部门合作,来进一步推广。”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游艇才是土豪的玩物,帆船是男人的运动。”帆船并非人们想象的遥不可及,它对于力量与意志品质的考验甚至是其他运动所没有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尝试。
网球名将李娜给自己的自传起名为《独自上场》,因为网球是这样一项特殊的运动,只要站在场地中央,面对再大的困难与挑战,都需要自己去调整、应变,寻找解决的办法。
帆板也是这样一项“孤独”的运动,一板、一帆、一人,除了要战胜同场竞技的对手,还要挑战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要成为个中高手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陈佩娜是怎样理解人与海洋之间关系的呢?她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两则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陈佩娜说,她在今年拜访Starbo(帆板品牌)的创始人,后者在海洋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很认同他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没有海洋就没有人类。”
而中国海洋环境的恶化,陈佩娜自己也有很深的感触。第二个故事,她说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家附近的海边训练,一眼就能看到很深很深的沙子,而现在却很难看到水底下的沙子了。
陈佩娜对于自己驰骋的海洋,总抱有着一颗敬畏之心,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倡导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她近期一直想要做的事。“希望在东京之后能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这是陈佩娜给出的承诺。
本文转载自体坛周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陈佩娜:一个女性征服海洋的故事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