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盛会后场馆如何用 广州天河中心成范例

今年1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面铺开,距离上一次普查已有10年之久。

2014-04-22 18:14 来源:华奥星空 0 77684

今年1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面铺开,距离上一次普查已有10年之久。据粗略统计,这10年间,广州体育场馆数量翻了一番,体育设施更是渗透到了公园、社区、乡村……毫不夸张地说,有空地的地方就有市民参加体育运动的身影。同时,广州人参加体育运动、强健体魄的意识逐年增强,“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州打造“国际体育名城”的目标正在实现。


广州恒大足球队横扫中超、扬威亚洲,国际大赛接踵而至,体育明星引发示范效应,这一切都将成为市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催化剂,也必将对体育场馆建设、开放、运行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2013年,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优惠进场人数达55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1%,超过市政府下达的增加10%的目标。日前,记者对广州市区所属体育场馆进行走访调查,借此了解、反映市民“身体力行”的现状与特点。


天河体育中心提供成功范例


毫无疑问,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广东乃至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地标。每届大型国际体育盛会落幕伴随的是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被誉为“世界性难题”。而天河体育中心则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从1987年六运会到2001年九运会,再到2010年亚运会,再到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在此打造的“亚洲第一主场”,天河体育中心成为体育赛事安家落户的首选之地。


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加快转变我市体育发展方式的“1+3”系列文件提出了“给市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全方位的体育服务”的工作目标。对此,天河体育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天河体育中心的中远期规划方案,完善中心全民健身、体育休闲功能。天河体育中心将坚持体育场馆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将提高场馆管理服务水平作为今后的重要发展目标。”


在体育场馆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广州市各区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以海珠区为例,区属三个场馆宝岗体育场、海珠体育馆、海珠体育中心除了承接比赛和大型活动外,每天早上6时~8时免费向市民开放,每周安排不少于14个小时的免费开放时段,让市民受惠。据海珠区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丘伊莉介绍,海珠区三个场馆2013年接待锻炼群众86万人次,其中享受优惠群众达48.8万人次;承接各类公益活动97场,为近10万群众提供场地保障服务。


体育场馆开放在盈利的同时,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主要场所,社会效益开始凸显。


●远郊


广州打造“特色体育之城” 大学城体育中心因地制宜


广州提出打造“国际体育名城”的目标,如何通过落户广州的品牌赛事、活动彰显国际化的同时又独树一帜?与市区体育场馆不同,大学城体育中心远离闹市,主要服务人群是大学生,如何满足这个年轻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大学城体育中心主任黄丽仪表示,中心因地制宜,准确定位,致力于打造广州市体育休闲公园、全国知名体育训练基地、广州大学城体育共享平台。


作为亚运会场馆群,大学城体育中心占地40万平方米,拥有7大场馆。2013年,该中心承办、协办了12项国际、国内赛事活动,办赛数量和类别实现历史性突破。“通过办赛聚集人气,提升场馆知名度,让更多大学生和市民到大学城来踏青、休闲、健身,”黄丽仪说,“今年,大学城体育中心将规划设置一批儿童娱乐设施,吸引更多家庭前来活动。”


在场馆的赛后利用方面,大学城体育中心也做了一些尝试。去年,该中心接待了近20批省内外专业体育队伍共8000多人次前来训练,涉及足球、橄榄球、自行车等项目。黄丽仪表示,“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体育场副场,提升‘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品牌,中心与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合作,把副场作为富力俱乐部长期训练的基地。”大学城体育中心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攀岩和滑板场,融办赛、培训和休闲活动于一体,“特色体育之城”呼之欲出。


●老城区


打造“十分钟健身圈”


便捷的交通、低廉的价格、贴心的服务是广大市民选择运动场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社区、公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利用是惠民、便民的重要举措。


记者走访了二沙岛体育公园,户外休闲体育设施人满为患。老城区寸土寸金,新建体育场馆空间有限,如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体育职能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越秀区为例,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116万,加上数十万流动人口,人口密度甚至超过日本东京,创造世界之最。“截至今年4月9日,全民健身中心、东山体育场、二沙岛体育公园等区级体育场地,进场总数达到42万人次,全民健身场地几乎天天爆满,人口多,需求量大,而且逐年递增,”越秀区体育局副局长曾元建表示,“越秀区体育场地肯定不够用,很难满足市民的需求,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调研,希望在社区、体育公园增加一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设施。”


据介绍,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球类项目场地需求量最大,很多场地下午6时以后都签订了“长期租约”。以体育公园篮球场为例,下午经常处于饱和状态。


“现在区里通过拆除违章建筑、融体于绿等举措,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内体育设施的建设,将珠江沿岸的休闲体育设施连成一片;从2008年开始,越秀区每年都会投入200万元~300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十分钟健身圈’的目标基本达到。”所谓“十分钟健身圈”,即居民走出家门10分钟内就能找到免费锻炼的健身场所。


(声明: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禹唐立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