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马拉松初体验:大满贯的中国风

在跑波士顿的过程中,我遇见的中国跑者,不少都是跑完六大满贯中的五个赛事,最后一场留给波士顿。波马约3万多名选手,近700名中国人参赛,中国参赛人数比2017年增长一倍。

2018-05-02 1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周慧 0 53447


禹唐体育注:

那些花三五万块(不包括机票和其它费用)获取名额、穿着塑料袋在波士顿冻雨中淋上四五六个小时的中年人,是为了什么?


不奇怪,波士顿马拉松是跑者朝圣的赛事。


当地时间2018年4月16日的波马,因全程低温骤雨加大风的极端天气,以及亚洲人夺男子冠军更受关注。这次算是波马12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跑步天气。


在跑波士顿的过程中,我遇见的中国跑者,不少都是跑完六大满贯中的五个赛事,最后一场留给波士顿。波马约3万多名选手,近700名中国人参赛,中国参赛人数比2017年增长一倍。


为什么是波士顿


大多人对波士顿马拉松的印象,或许停留在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2017年底,爆炸案改编影片《恐袭波士顿》国内上映。马拉松这种安宁愉悦的场合,被恐怖分子以血腥的方式践踏,悲剧给赛事增加了悲怆色彩,也让Boston Strong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口号。


跑波士顿有几种方式,包括成绩BQ(Boston Qualification),指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门槛,达到这个标准的跑者才有资格参赛,当然也有少量慈善、赞助商通道等。以2017年的赛事为例,18到34的年龄组,男性全马成绩3小时5分内才够参赛资格,女性的BQ是3小时35分。


通过BQ跑波士顿马拉松,是跑者的梦想。另外波马也是以多变而极端的天气著称,全程还有几个大坡,是著名的伤心坡,增加了跑者的征服欲。


我跑得慢,所在区间遇见的中国跑者多是通过捐助或者购买直通名额的方式参赛,名额费用大概都在三万到五万人民币,作为海外选手BQ报名费250美元。


波马的仪式感,从马拉松博览会开始。


这是我见过的最有马拉松氛围的博览会,大家购买力惊人,或许也真觉得波马的纪念品够纪念意义。身边很多人提醒要早去,纪念版鞋服很快被抢光,果然,很多适合亚洲女性穿的小号衣服很快都卖完了。


波马又一个仪式感,是跑者赛前晚宴。食物很粗糙,晚宴现场循环播放着波马的宣传片、纪录片,穿着波马纪念服的选手大聚餐,大party氛围还是不错的,赛前晚宴是国内赛事都没有的。


波马当天,窗外风雨大作,比前一天更冷。兴之所至,兴尽而归。零度体感温度,加上暴风骤雨,我甚至考虑退赛。


资深跑友丁丁runner的一句留言很赞,波马的极端恶劣天气,本身就是赛事文化的一部分,不然全城的人们为何崇拜选手们,不仅仅是因为成绩。还有朋友说,跑了后悔五小时,不跑后悔一辈子。


参赛当天,朋友把国内带来的唯一的雨衣扔给了我,减少了我对天气的恐惧,也不得不去跑了,当然雨衣还没起跑就吹烂了。不管怎样,我都得感谢这个很看重波马成绩并缜密备赛的人,赛前把雨衣给了我,自己满地找塑料袋。


Boston strong的仪式感,在这天是跟恶劣天气密不可分的,赛前选手候场区是在一块空地上,地面是泥泞的,混和着暴雨冲刷后的泥巴和积水。在候场区时,我已经全身湿透,雨衣吹烂。最后朋友在垃圾袋里捡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套在我身上。


此刻,化妆品、超轻功能性跑鞋、漂亮运动服都是“白搭”。


波马一道不同寻常的“风景”,起跑赛道和候场区,随处都是选手脱掉的衣服和鞋子。为保温,组委会提前邮件提醒多带旧厚衣服和鞋子,起跑前保温,跑时脱换干爽鞋服。


波士顿的热情


我理解的Boston strong,不仅是代表着坚韧和顽强,也跟全城释放的热情密不可分。


波马的亮点,是举城狂欢和热情。波士顿相对中国很多城市来说,可谓是地广人稀,但赛事当天,全程有雨中观看赛事和尖叫的市民,波马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城市的节日。


在国内,虽然也有很多城市能掀起城市的节日狂欢,比如汉马,但大多马拉松只是跑圈狂欢。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赛事综合竞技水平最高的国家,在波马赛道上,我能感受到的是马拉松文化和体育精神,在波士顿普通人中间渗透的更彻底。


赛前我和朋友去波士顿的The Garden看了一场NBA球赛,座无虚席。不管是在NBA现场,还是暴雨如注的跑道上,波士顿市民助威的肢体语言都很丰富,除大声尖叫,还有很夸张的舞动身躯,节奏感十足。


起跑后,雨越来越大。途径韦尔斯利学院,一大批漂亮姑娘在赛道旁聚集,举着“kiss me”的牌子, 为跑者击掌、尖叫甚至亲吻。这也是每年波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热情是波马最温暖的补给。


赛中我看到很多亚洲面孔,打招呼发现多是中国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和我父亲同岁数的跑者,深圳人,通过捐款参赛,波马是他最后一场大满贯赛事。他的孩子在麻省理工读书,这天在20英里左右的地方等他。


很多中国中产中年后的理想状态,大概是身体能跑波马,孩子能上哈佛或者麻省,跑个马,顺便看看娃。


当然,这场赛事最知名的亚洲面孔应该是日本公务员川内优辉,夺波士顿马拉松男子冠军,极端寒冷天气,让非洲军团遭遇成绩滑铁卢。据说这是近17年来第一位亚洲选手站夺冠;也是自1987年日本选手夺冠后,又一位日本选手波马夺冠。


和国内赛事有不同


跑完很多人问我,跟国内赛事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不知道大家想要哪种答案。


从赛事综合体验来说,波士顿依旧是我心目中最顶级的马拉松赛事。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城市马拉松赛事,不管是其严苛的参赛资格,诡异极端的天气,还是布满赛道的城市热情和马拉松文化,都值得跑者去体验。


从对比国内赛事来看,波士顿马拉松作为高标准、办赛经验丰富的赛事,整体赛事组织协调体现了专业水准。


但相对国内赛事来说,并没有丰满的参赛包、丰富的食物补给,以及雨天赛前发雨衣的服务。对于赛前没发雨衣这点,身边有朋友表示很意外:“这么大的雨,这么顶级的赛事,居然不发雨衣?”另外候场区还是一个泥泞遍地的场地,赛前的选手聚集的场景,像难民营,据说这是波马一直以来的候场区,今年并没因暴雨天气改变。


不过,也有朋友批评说国内跑者都被国内赛事组委会宠溺,不得不赞的是,国内的赛事服务,在周到体贴细节方面,确实做的不错了,很多城市赛事都是当地政府举全市之力,参与协调,集中力量办大事。


2017年我跑汉马和台北马拉松都遇见下雨,雨远不及波马,但印象都发了雨衣,台北还给中途选手补给了姜母茶、热咖啡、热米线。


波马则是政府参与程度弱一些,但老百姓全民参与指数极高。


从补给来说,官方补给很简单,民间补给太丰盛。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以及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中国近年也发展很快,特别是一线城市,但从全民渗透的角度来说,跟美国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年初在厦门见到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水涛,他提到一个观点说,现在的马拉松五花八门,补给也是种类繁多,但并不是让你吃得好才算是好赛事。


波士顿马拉松的中国元素在逐年增加,在赛道主要赞助商中广告出现了中文“万达体育”,国人参赛数量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赛道上的同胞也多了起来。


每个人的朝圣方式不同,跑马拉松的爱好,和买包包、美食、抽烟、喝酒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相对这些消费来说,马拉松太低碳环保和节约了。


人无癖不可交也,马拉松的爱好,还是需要体能和一定的健康生活习惯的。中途我跟一个中年男同胞跑了一段,他在波马后半程跑到腿不对劲,开始走路,但他只要遇见官方照相机,就满血复活,在大雨里跑起来,伸开双臂,摆出胜利的手势拍照。


在那个瞬间,我想有点执着的爱好和朝圣的追求,其实是很可爱的,或许这就是他们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波士顿马拉松初体验:大满贯的中国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