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美体育任文详解“奔跑中国”背后的生意经

尽管“马拉松热”已成国内常态,但距 “马拉松文化”的形成仍有距离。

2018-04-23 17: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饶守春 0 54823


禹唐体育注:

4月21日是“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开办一周年。作为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田径协会联合主办,智美体育运营的“奔跑中国”,自诞生之初即被冠以“国家级大型马拉松系列赛”之名。如今,回头再看“奔跑中国”,意味特别。


近日,智美体育董事局主席任文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谈及“奔跑中国”之余,也对马拉松产业的发展提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尽管“马拉松热”已成国内常态,但距 “马拉松文化”的形成仍有距离。任文表示,自2015年彻底转型体育产业以来,智美虽已逐步在马拉松市场建立绝对领先,但赛事IP的建设尚在初期,这意味着公司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根据中国田协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马拉松场次为1102场。“马拉松热”的延续,是“奔跑中国”成立的基础。“奔跑中国”的出现,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整个产业从“单打独斗”,向具有价值创新的“平台级”赛事的转变。


任文介绍,2017年“奔跑中国”共举办16站赛事,合计参与40万人次,2018年举办30站赛事,涉及“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和“将改革进行到底”三大主题。谈及“奔跑中国”的诞生,任文表示,更多是从马拉松产业角度进行的考虑。她认为,国内马拉松产业已发展到风起云涌的阶段,但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便是虽有很多场马拉松,但马拉松IP、马拉松文化都没有形成。


“应该说‘奔跑中国’的合作模式既符合政策要求也激励了产业发展,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负责整体宣传导向和内容制作、田协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赛事标准、智美作为运营商负责按要求完成赛事落地、地方政府负责公共服务资源的支持,四方合作模式,使各地马拉松在‘奔跑中国’的同一旗帜下,很好地保持各自特色,同时做到宣传口径统一、赛事主题统一、执行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任文说。


任文坦言,由于其社会意义重大,“奔跑中国”自成立之初,智美体育并没有将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希望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规范与促进行业发展,同时为促进全民健身做好落地工作。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合理的机制上,赛事品牌和价值的成长不是靠钱砸出来的,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才有未来。


“在没有赞助商的情况下,前几站都是智美自掏腰包去做,我们很愿意为这些地方的人们带去全民健身的快乐。智美作为运营方理应用自身优势,不仅要执行到位,在没有运营收入时也要成为投资方,这是真正交给市场来运营。”任文说。


马拉松2.0时代


由过往举办单项赛事,到“奔跑中国”整合系列赛事,被任文认为是马拉松从1.0时代向2.0时代的转变。


任文表示,去年“奔跑中国”,智美投入超过1亿元,这笔费用对公司而言还是很大的。不过她表示,任何一个IP的成长都需时间。“智美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产业政策的放开,但想创造更大未来,就不能太短视。”任文说,“智美对并没有按照做生意的想法运营‘奔跑中国’,不求短期回报,让参与运动的人口规模快速发展,这是体育产业到底能不能真正规模化的核心,也是智美发展的核心。”


智美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小幅下滑,净利则同比增长8.8%至1.02亿元。智美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广告业务的彻底切割。与此对应,是赛事赞助收入、体育服务收入的双增长,分别达2.58亿元和1.14亿元。


“智美虽在马拉松运营上已取得很好成绩,但从产业角度,并没有完全体现智美的核心价值,因为这些赛事IP属于各地主办城市。缺乏独立运营长期稳定的IP,不利于产业化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愿为’奔跑中国’投入的原因之一。”任文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智美2018年的战略定为“体育+科技+互联网”,将进一步围绕全民健身产业深耕细作。 “一个体育IP不是简单的赛事,而是把其中的文化内涵提炼出来,继而产生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各地马拉松能形成全中国、全世界跑者共识的文化内涵不易,希望‘奔跑中国’能完成这个命题吧!”任文说。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智美体育董事局主席任文专访:详解“奔跑中国”背后的生意经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