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衣角力:足球世界杯的另一场暗战

随着PUMA的优势大幅减弱,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球衣品牌的分布格局,从三巨头争霸转变为耐克与阿迪达斯的世仇较量。

2018-04-18 11:10 来源:界面 文/罗盈盈、何苗HM 0 114491


禹唐体育注:

运动品牌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两个月后揭幕的世界杯,对于他们而言,赞助国家队球衣是参与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这意味着,在赛场之外,球衣赞助商角力着另一场暗战。


随着俄罗斯世界杯逐渐临近,球衣赞助的品牌布局基本尘埃落定。


进入决赛圈的32个国家队球衣,总共由9个不同的运动品牌赞助。两大国际品牌阿迪达斯和耐克占据大头,分别拥有12支和10支队伍。作为世界杯传统赞助大牌,PUMA这一次则遭遇滑铁卢,损失了意大利和非洲诸队,手上进入决赛圈的球队仅剩2支。


除此之外,其余6个品牌瓜分剩下的8支球队。其中,New Balance、Umbro赞助的决赛圈国家队各有2支。



赞助国家队球衣,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商业回报——品牌阵营之下的球队战绩,会直接影响其球衣及周边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量。国家队出线或出局,球衣销售额的落差高达上亿美元。为此,各大品牌在世界杯赛场上进行着金钱和影响力等多方面的较量。


仅从本届世界杯决赛圈的整体情况看,阿迪达斯无疑是第一赢家。除了球队数量超过总额的三分之一,其赞助的德国、阿根廷和西班牙都是夺冠热门,局势最为有利。稍显遗憾的是,德国品牌旗下的威尔士错失晋级机会,只能再等四年。


相较之下,耐克的损失更大,接连折损荷兰、美国和智利三支实力球队。虽然球队数量不及阿迪达斯,但拥有10支国家队的耐克阵容依然齐整。巴西、葡萄牙和法国是美国品牌旗下的热门球队,英格兰等队伍亦有着强劲的球衣销售能力。


PUMA的处境则有些尴尬,四届世界杯冠军意大利惨遭淘汰,他们豪赌的非洲球队没有获得在决赛阶段露面的机会。如此一来,PUMA只剩下乌拉圭和瑞士两支国家队。过去多届世界杯,PUMA与阿迪达斯、耐克并称球衣赞助三巨头,本届赛事终落入第二梯队。


同样位居第二梯队的是Umbro和New Balance。


作为足球老牌,Umbro依靠赞助秘鲁和塞尔维亚两支队伍的球衣,将在本届赛事重回大众视野。早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冠军巴西队的球衣品牌正是Umbro,后者还曾长期赞助英格兰国家队。这个曾经的足坛巨头品牌,正在重现复兴的希望,俄罗斯世界杯将是一个大舞台。


2015年才正式进军足球市场的New Balance,是世界杯中的“新人”。这一品牌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身上的投资获得显著受益,两支国家队将身着New Balance的球衣出现在俄罗斯的赛场上。


除此以外,德国足球品牌Uhlsports赞助突尼斯,冰岛将身着Errea的球衣,阿联酋品牌Romai赞助塞内加尔,丹麦的赞助商则是Hummel。这四家装备供应商的手中各拥有一支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阿迪达斯品牌阵营中的一员,伊朗队却没有享受到赞助待遇。这支亚洲劲旅与阿迪达斯的合同到期后,一直没有新赞助商进驻,目前仍穿着德国品牌的旧款球衣。足球装备情报网站Footy Headlines报道称,伊朗将自费购买阿迪达斯的球衣前往俄罗斯。



“要让球员闪耀光彩,不要让球衣遮盖住球队的光芒,”1970年世界杯,带领巴西队夺冠的前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曾如此说道。


实际上,世界杯曾长期不需要特殊的球衣设计和赞助品牌,只要在一件配色单调的T恤印上国旗和数字,就成了球衣。1980年代,随着世界杯和足球市场逐渐商业化,球衣装备变得越来越讲究,球衣品牌赞助的概念出现。


纵观世界杯球衣的演变过程,阿迪达斯在早期曾牢牢掌控着其在足球领域的话语权。1990年和1994年两届世界杯,阿迪达斯作为绝对的主流品牌,总共24支决赛圈队伍中,这家德国品牌分别占有15队和10队。


自1998年法国世界杯开始,国际足联首次将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参赛球队由24支扩大到32支。随着耐克和PUMA的投资加大,过去20年,世界杯从阿迪达斯一枝独秀转变为三巨头局面,三大品牌轮流“坐庄”32强战场。


1993年,耐克正式入侵足球领域,开始蚕食阿迪达斯在足球领域的领土。1994年世界杯没有一个国家的球员身穿耐克球衣,但到了1998年,美国品牌已经得到7支球队,上演强势崛起。


2002年韩日世界杯,巴西队身穿耐克球衣力撼阿迪达斯旗下的德国队,成功夺得冠军,被看作耐克攻坚世界杯乃至足球领域的里程碑。


“我们以非洲为自豪,”这是PUMA的口号。凭借着对非洲球队的长线投资,PUMA的球队数量亦快速增长——2006年世界杯五支非洲球队全部身披该品牌的球衣,PUMA首次登上头名。在三巨头的强势压迫下,过去20年,其它品牌的市场份额急剧下跌。



看着自家赞助的队伍举起大力神杯,并以此刺激足球生意,成为各大品牌在世界杯战场的终极目标。过去6届世界杯,阿迪达斯的球队曾3次登顶,依然是主要赢家。耐克、PUMA和Umbro,各自握有一次胜利。


1998年世界杯决赛,法国队3-0大胜巴西队,以阿迪达斯完胜耐克而告终。四年后,巴西击败德国,耐克首度登顶,世界杯品牌格局被打破。


2006年,世界杯回到阿迪达斯大本营德国。主场作战的德国品牌两支球队挺进四强,打出“漂亮足球”口号的耐克,则对巴西与葡萄牙寄予厚望。但在最后,PUMA赞助的意大利队捧走大力神杯。


四年后的南非世界杯决赛,依然是阿迪达斯与耐克的较量,最终前者赞助西班牙队战胜荷兰。过去两届赛事,阿迪达斯都是冠军球队背后的赢家。


即将开战的俄罗斯世界杯中,从32强的球衣分布来看,三足鼎立的态势有所改变——随着PUMA的优势大幅减软,局面从三巨头争霸转变为耐克与阿迪达斯的世仇较量。不过,谁将成为最终的“冠军”依然难以预测。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运动品牌曾经差点登上世界杯的赛场。


本土企业鸿星尔克从2006年起是朝鲜男足的赞助商,曾伴随其成功冲击2010年南非世界杯。但在国家队出线后,朝鲜男足变得愈发强势,对于赞助价格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最终,在惨烈的世界杯球衣竞争中,鸿星尔克被踢出局——朝鲜球员身上的标识,从原本的鸿星尔克变成意大利品牌Legea,一项精心布局的商业策划遗憾终止。鸿星尔克的赞助失利,也使得这个唯一有机会在世界杯出现身影的中国品牌流产。


如今,随着本土企业逐渐选择走向海外市场,距离国内品牌的球衣亮相世界杯赛场,或许不会太遥远。


本文转载自界面,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球衣角力:足球世界杯的另一场暗战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