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分后体育特长生的新出路

“体育特长生”不等于“体育生”

2018-04-03 15:30 来源:广州日报 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伟胜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蓓 0 41022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此前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同样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体育特长生”这个名词即将成为历史,高校不能再普遍给予二级运动员加分优待,在小升初和中考阶段,特长生则将逐步取消,目前各个省市地方还在考虑执行政策的细则。本期三言二拍,我们特此邀请两位专家一同来讨论新政策下,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有何发展前景。


■本期特邀嘉宾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  刘波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钟秉枢


概念

“体育特长生”不等于“体育生”


刘波:首先我认为要明确概念,什么是体育特长生?它与现在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是两回事。简单来说,体育特长生,以往是二级运动员能有多少分的加分,现在政策要求取消的是这种,而不是取消招收纳入高校校队的高水平运动员。

  

钟秉枢: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确是另外一个概念,这里招收的就不是普通的特长生,而是有条件的普通高校都可以招收较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他们可以组建高校的代表队,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甚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种层次的赛事,随着体育总局运动员选拔制度更加开放,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是有机会代表地区、甚至代表国家出战世界大赛的。取消特长生,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不会有太大影响。

  

许蓓:高水平运动员毕竟只是很少一部分。取消特长生这个新政策的提出,目的是照顾到更大多数人升学的“公平性”,但现实情况是,有不少在文化课学业上不拔尖的孩子,他们可能就是想通过自己的体育特长来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

  

钟秉枢:其实“减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概念,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么多年来“越减越负”,是因为人们对素质教育有误解,认为体育特长、文艺特长、美术特长,框进去就是“素质”。教育要“立德树人”,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培育更全面发展的学生。多年来人们对“体育生”的认知就是文化课成绩差,但其实我们近几年在美国、德国、法国、韩国、俄罗斯、古巴这些奥运会表现比较出色的国家考察,发现没有哪个国家会通过降低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来解决文化教学和体育训练之间的矛盾。我们的一些体育特长生不重视文化学习,在取消特长生的政策落实后,我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让我们的体育教育与文化课教育结合起来。

  

刘波:对取消特长生这一政策的考虑,还是应该慎重的,它的确能实现“公平”的问题,但对于教育来说,它并不科学。因材施教,就是对学生有个性化的培养、对于具备特殊才能的人才有特殊的培养,取消特长生在这一方面可能就是对其发展不利的。清华大学在培养学生的经历中遇到过很多学业成绩可能没那么好,但是他有自己的体育特长,可能他未来成长、发展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那么这样的学生,他的学业成绩稍微差一点点,但是他的体育特长能让他拥有学业以外的能力,他未来同样能够成才。

  

政策

“体育特长生”仍有升学捷径

  

许蓓: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能理解,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体育运动能让孩子们手眼平衡、促进大脑发育,运动习惯和体质健康对于孩子来说是会有影响一生的作用的。但是也不能排除还是有很多家庭、学生,始终希望能通过体育这个渠道来求学。一方面,体育产业目前在国内蓬勃发展,有体育特长、有运动爱好的孩子,其实会有选择体育产业这个“朝阳产业”的优势,另一方面,事实上不少优质学校、高校都有自主招生的权限,对于体学兼优的学生,升学仍然是会快人一步的。

  

钟秉枢:“体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院校,都有丰富的学科选择。比如实践类的,有运动训练专业,这个学科培养的是教练、体育老师,还有休闲体育设计、体育管理,有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包括运动科学、体育康复,有文科类的,比如体育新闻学,事实上有体育特长和爱好,文化课学习也不会差的孩子,未来选择这些专业方向都是很好的。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要对“体育”这门学科有新的认知,中国地质大学就有与矿产、地质考察相关的登山专业,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里也有体育经纪的方向。

  

刘波:清华大学,还有很多优质的学府事实上都有自主招生的空间。清华目前在自主招生政策上有专门针对体育成绩的政策,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清华自主招生复试的机会,当然能得到这个机会的,全国可能只有1000多人,那么我们经过筛选,考察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可以得到5分的加分。一些高等学府,包括清华,会利用我们自主招生的权利,给予学生们导向,大学考察学生的环节中,还是非常重视体育的,可能最终得到这种降分优惠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他能进入自主招生复试,证明他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还是想表达我们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对孩子和家长们,有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

  

影响

家校学生对体教功利化认知将有改变

  

许蓓:两位老师所说的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我认为还是很值得家长关注的。我自己也是家长,事实上我确实会比较功利化地去看待所有的学科,对于孩子升学“有用”的,会辅导孩子花时间去完成,但“没用”的,可能就会忽视甚至故意缩短学习时间。唯独体育,在家庭教育氛围比较好的孩子身上,永远是“主科”,因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是最重要的,有一定眼界的家长都很清楚,孩子到了中学、大学,更多的时候是拼身体,而不是拼学习能力,身体条件是否出色,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的专注力、接受力。

  

刘波:清华大学对学生体育课的要求是所有学生要上三年的体育必修课,体育不及格的不能毕业,所有学生要通过游泳测试,不及格也不能毕业。所有学生要参加长跑测试,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在清华附中和附小,体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现在清华附小的足球课已成特色,附小每天有一节体育课,其中每周会有一节足球课。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事实上除了体育,很难找到其他手段去给予学生这样的教育。我给家长和学生们的建议就是,不要把体育作为升学的手段,而是锻炼孩子的精神品质和体格。

  

钟秉枢:我们应该相信未来的这一代孩子,能兼顾文化课学习、特长发展。我们一直说要尊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现在低年龄段的孩子就比较缺乏体育活动的时间,再到中学、大学去强调体育,就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错过了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孩子12岁以前应该重视身体的训练,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应该是教书育人的规律。我们看到现在各个阶段的升学考试,除了主课、文化课科目的考察,也有综合素质的要求,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就有专门指向学生身心健康、包括考察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考核。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无加分后体育特长生的新出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