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马八年:一度面临停办危机,全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

从2011年首届举办至今,重庆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重马”)曾经历一度停办的危机,直到赛事的第八个年头,依靠全市场化运作,解决2500万元左右的现金+实物开销,终于开始赚钱了。

2018-03-28 12:00 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包靖 0 55321


2017年,中国举办800人以上规模的马拉松及其相关运动赛事共1100场,产业总规模达到700亿。但对于不少新生赛事而言,如何实现良性运营,仍然是个难题。


品牌赛事的诞生需要时间、培育、试错甚至是挣扎。从2011年首届举办至今,重庆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重马”)曾经历一度停办的危机,直到赛事的第八个年头,依靠全市场化运作,解决2500万元左右的现金+实物开销,终于开始赚钱了。


一场赛事服务的大数据和小细节


早上7点,南滨路喜来登酒店门口聚满了不少跑友。酒店门前20米的赛道上,更是站满了正在热身的跑者。1个小时后,将有3万人从这里跑过,其中的服务工作相当庞杂,而这也是品牌赛事的必经之路。


今年重马的赛事规模为30000人,其中全程马拉松10000人、半程马拉松5500人,迷你马拉松12500人,亲子马拉松2000人。如何为赛事的直接参与者服务,考验着赛事组委会的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


今年重马的筹备工作,从去年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开始了。而这也是每年重马准备工作的惯例。


一场重马赛事,3万名跑者会使用掉20万瓶水、5.3万个面包、3.3万支香蕉,需要3844名志愿者、5000名安保、230名裁判、610名医护人员、220个环卫工人全程配合。同时,在南滨路、巴滨路的跑道上,组委会在42.195公里的距离里准备了8个饮料站、11个饮水站、12个食品补给站,以便跑者随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为了方便跑者随时喝水和降温,赛道上准备了54万个纸杯和4.5万块海绵。当然,选手们在赛前的如厕问题也必须解决,比赛当天现场一共准备了430个移动厕所。


此外,今年有8位跑友得到意外惊喜——心愿成真。这是重马一次新的服务尝试——赛前在网上向参赛选手征集心愿,并随机抽取8个幸运跑者,完成他们的心愿。跑者们的心愿五花八门,包括希望得到一张返程机票、一张包年健身卡、一双新跑鞋,一位女跑者甚至许愿得到一个1.8米以上的男朋友。


随机抽签完成后,如何在完全不泄露的情况下给幸运跑友惊喜?组委会动了一个心思:每名参赛选手会在报名信息里把亲朋好友的电话留在“紧急联系人”一栏,组委会通过联系“紧急联系人”,假装将幸运跑者约到指定地点,并送出惊喜。


服务、细节,一场马拉松赛事绝不仅仅是比赛日当天,而是从赛前到赛后的整套感受、体验和发酵,这需要大量的筹备和执行工作。


告别央视,重马直播首次本土化


从2011年重马首次举办开始,赛事就携手央视体育频道进行现场直播。今年,首次没有在央视直播,而是携手重庆卫视、重庆文体娱乐频道进行直播,目标用本土化的直播以及直播间隙的抽奖活动,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不同于足球、篮球赛事,马拉松赛事缺少高潮,对于以市民为主的马拉松赛事而言,更没有世界级明星吸引眼球。同时,马拉松的直播动辄2个小时起,能否在漫长的直播过程中不断给观众制造高潮,决定了赛事能否将观众留在屏幕前。


本次直播,只要扫描重马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观众就有可能获得最高价值为19900元的大奖,增加娱乐性。同时,“愿望成真”在内的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跑友活动和视频,也在比赛中进行插播,定时“刺激”观众,提升观看体验。


另外,本届重马强化了网络和自媒体的参与,来自各个报、网、台、新媒体、自媒体、直播平台共52家,参与到了本次重马的直播和报道工作中。


央视是每个赛事都渴望登上的平台,在连续登上央视7年之后变成本土化直播,是否意味着赛事的重要性降低?


如今的重马已经连续6年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被国际田联授予国际金标赛事,并成为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四大成员之一,已经拥有自身的影响力,不存在“降格”。对于本土化直播,重马组委会在感谢央视前7年对赛事的支持和帮助的同时,表示这是一次赛事运营的尝试。


往届重马直播,央视会派来120人的团队,今年重马选择本地团队,可以组建180人的团队参与直播,并且成本更低。“频道本土化、工作人员本土化,给赛事直播带来更好的娱乐性,让赛会大众化、亲民化。”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2500万成本靠全市场化运作消化


一场马拉松动辄吸引几千上万人参与,但根据赛事品牌、城市影响力的不同,赛事营收能力也有不同。据报道,目前国内能够盈利的赛事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五六个城市的比赛。如今重马也开始赚钱了。


“2011年重马举办首届时,我们通过各大媒体各种渠道发布报名信息,那时都担心报名不理想。”南岸区体育局局长李伟回忆说,更担心招商的数字。


“最初是‘跪求招商’,那时比赛没有品牌价值,想要招商,真的很难。”他透露,2012年和2013年的重马差点因为资金不足而停办,“重马走到今天,真的经历了一些痛苦的挣扎。”


如今随着赛事的提升、服务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重马的招商终于走上良性循环。


今年,除了总冠名长安汽车、顶级合作伙伴特步,还有西部航空、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康师傅、中国移动重庆分公司这些企业,同时还新增了重庆广电集团、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赞助商超过50家,数量是2017年的一倍多。


据了解,举办一届重马大概需要2500万元的现金+实物开销。李伟表示,今年通过市场化运营消化掉这些成本,“重马已经实现从当年的招商到选商的转变。”同时,他还透露,如今赞助商十分踊跃,明年的重马在一些项目和环节上,会采用招标的方式。


对于一个赛事而言,创造利润的能力,往往体现在细节之处。


以本次重马的直播为例,李伟最初的想法是对直播进行颠覆,“以往马拉松赛事的直播镜头大多对准高水平运动员和非洲运动员,本次重马我们要将镜头对准普通跑友。”更多的服务带来了更多的素材,把观众吸引在屏幕前的同时,也带来了商机。本次直播,重马组委会第一次自己制作信号,除了可以增加更多跑者、文化和城市的内容,在内容制作和分发环节也有了更大空间,因此在直播环节就吸引了数量可观的赞助商。


本次重马直播,除了二维码抽奖拥有赞助商,组委会也把直播信号分发给了不同的赞助商,供后者根据产品受众的具体需要,决定直播内容的使用方式,“让市民有看头,商家有甜头。”


2017年马拉松产业总规模达700亿


中国马拉松网站显示,昨天,除重马,全国范围内还有6个马拉松赛事同时在进行。整个4月,中国共将举办17个马拉松赛事。中国马拉松经济到底有多大?去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产业总规模为700亿,产业基数巨大。


中国马拉松如今到底有多火?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果动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撰写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举办800人以上规模的马拉松及其相关运动赛事共1100场,与2016年同期相比,赛事增加了101场,增长率为83%,参赛人次接近500万。


1100场马拉松赛事里,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涵盖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对比2016年同期增长20%,共有72万人直接从事相关工作,间接从业者为200万。


中国马拉松经济还将向前跑。根据2018年1月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显示,中国田协将在2018年进一步推进中国马拉松学院建设,系统组织开展马拉松人才培养工作。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超过1900场,中国田协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体旅结合是当下最火热的一种旅游形式,相较于过去单一的观光旅游,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大家欢迎。”一位路跑赛事负责人表示,“中国各地有着丰富且类型多样的体育旅游资源,各地政府也积极整合当地资源,以全域旅游的理念统领,利用‘体育+旅游’的方式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赛事名片,促进消费升级。”


随着马拉松在中国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景区和打旅游牌的地区,积极申办各种路跑赛事。在不少路跑赛事的发布会中,作为主办方的各地政府,都会着重介绍特产、旅游、人文风貌,并将这些特点与赛事结合。例如去年12月10日在长寿举行的长寿湖半程马拉松,当地特产沙田柚就成为赛道补给品之一。


“一场马拉松赛事,少则吸引一两千名运动员,多则上万人,再加上跟着运动员一起来到现场的亲属,你算下会是多少人?会给当地的旅游带来多少推广和促进?”一位政府相关负责人如是解释道。


除了旅游,路跑赛事对于商业赞助也很有吸引力。“对于商家而言,一下子能聚集起几千人参加自己的活动,当然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在这两年,商家对于跑步形式的推广活动特别热衷。”一位在重庆从事体育赛事活动的人士说。


本文转载自重庆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全市场化运作 重马跑了八年,今年开始赚钱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