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业绩出炉:本土四大运动品牌过得怎么样?

受益于运动消费观念提升,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需求上涨,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亦增长强劲。

2018-03-26 15:00 来源:界面新闻 文/罗盈盈 0 97338


受益于运动消费观念提升,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需求上涨,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亦增长强劲。

 

就本土企业的情况看,安踏、李宁、特步和361°等四大运动品牌占据着中国运动市场的半壁江山。3月22日,随着李宁的财报公布,四家本土品牌都已经发布了各自的2017财年业绩单。

 

从总市值、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和成本支出等数据进行比较可见,安踏已经稳居国内品牌的头把交椅,曾连年亏损的李宁亦有明显改善,361°、特步与前两者的差距则越来越大。

 

本土四大运动品牌均在港股上市,目前,安踏的总市值已经超过千亿港元,超过李宁、特步和361°市值总和的三倍。

 

营业收入

 

安踏、李宁、361°和特步的全年营收分别为166.92亿元、88.74亿元、51.58亿元和51.13亿元。受到战略转型和零售渠道变革的影响,特步是唯一出现营收下滑的品牌。

 

 

 

毛利率

 

安踏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一个百分点至49.4%,尽管相比2017年中期报告的50.6%略有下降,但这一数据在全球行业内有着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服饰收入占比提升。

 

此外,李宁和特步的毛利率分别达到47.1%和43.9%。361°是唯一下跌的品牌,以41.8%的毛利率垫底。

 

 

 

净利润

 

安踏的净利润为30.9亿元,361°则达到4.57亿元,两者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

 

李宁这一数字为5.15亿元,同比下滑19.9%,但如果忽略2016年因出售红双喜10%股份所得的3.13亿元,净利润则是增长了56%。

 

特步的净利润下跌22.7%至4.08亿元,主要由于去年一次性库存回购损失1.21亿元,不计回购亏损的净利为5.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2%。

 

 

 

毛利

 

安踏、李宁、特步和361°的毛利,分别为82.41亿元、41.76亿元、22.45亿元和21.56亿元。同样受到战略转型的成本因素影响,特步是唯一出现毛利下滑的品牌。

 

 

 

存货周转天数

 

安踏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016年61天上升至75天,对此,安踏称原因在于集团特意延后产品交付至店铺,以满足2018年2月农历新年的销售。特步和361°的存货周转天数亦有不小的增幅,由于库存结构改善,李宁下降2天。

 

 

 

广告宣传投入

 

配合以跑步为主的专业运动战略,2017年特步赞助40场赛事,是赞助最多马拉松赛事的本土品牌,广告宣传费用占比高居首位。安踏这一数字有所下降,该公司表示是收益显著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

 

随着主流消费群体的运动层次和产品要求不断提高,各大运动品牌愈发注重产品研发创新。从2009年起,安踏的研发活动成本比率连续9年处在上升趋势,为国内行业第一。李宁的研发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其比例在四大品牌中垫底。

 

 

 

各品类销售比重

 

在跑鞋为主的专业运动战略背景下,特步的鞋类销售占比超过60%。

 

安踏的服饰比重明显增多,服饰品类的销售同比上涨32.4%至91.2亿元。重要原因是,集团旗下以服装销售为主的FILA对业绩贡献的比重加大。

 

 

 

总市值

 

截至2018年3月22日,安踏的总市值达到约1049亿港元,仅次于国际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位列全球运动品牌行业第三。与此同时,安踏的市值是李宁的6倍,特步的11倍,361°的20倍。

 

值得一提的是,李宁在纽约时装周走红之后受到资本市场热捧。3月16日,李宁股价曾达到52周最高价8.49港元,总市值183亿港元创下5年来新高,40天里上涨近60亿。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2017年业绩出炉:本土四大运动品牌过得怎么样?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