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体育赛事举办不应该被“妖魔化”
世界性体育赛事的确蕴藏着巨大商机,但也绝非是唾手可得。不要说奥运会、世界杯这个级别的赛事,即便是中小型赛事,对于主办城市、组委会的考验也是相同的。
禹唐体育注:
从巴黎和洛杉矶这两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来看,世界性体育大赛对一个国家或者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于很多申办城市来说,政府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正在变得复杂,包括经济效益、政治影响、社会支持、公民参与等多方面都要达到足够成熟的条件,稍有瑕疵,可能就会对赛事的终极评定造成减分。
刚刚结束的平昌冬奥会从成果上看就难说是一届成功的盛会,抛开赛场上的各种争议,“经济账”以及国际社会满意度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早在2011年,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曾经发表过一份报告——《平昌冬奥会创造的经济效益》,报告指出,本届冬奥会将创造经济效益约65万亿韩元(约600亿美元),江原道也会借助这次盛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
不过从现在来看,韩国政府还是对平昌冬奥会的创收能力有些过于乐观了。据韩国青瓦台透露,平昌冬奥会带动消费支出增长1.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预计将促进韩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2个百分点。这样的数字真的难言惊艳。
赛场内外的很多直观表象其实更能说明问题。从平昌奥组委一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来看,江原道地区的酒店客房预定量还不到25%。另外,平昌冬奥会的门票销售情况也一直是处于风口浪尖的话题。按照组委会的说法,平昌冬奥会的门票销售比率达到了94%,但是现场展示出来的实际情况与这种说法并不相符,就连短道速滑以及花样滑冰这样的大热项目,现场都很难达到爆满的状态。至于很多雪上项目或者相对冷门的比赛,现场出现大量空座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透露,组委会甚至要求志愿者去填补座位。对此,组委会的解释却是这样有助于增强赛场气氛。日本雅虎新闻观察到,在比赛临近的两三个月,冬奥会的门票销售量激增,事实上却是,很多韩国企业或者机构把门票买走了,显然,这是不会贡献多少现场观众的。
另据了解,组委会对于游客服务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有些赛场距离城区实在太过偏远,再加上时而拥堵的交通,让很多已经购票的观众叫苦不迭。还有很多酒店或者餐馆借势冬奥会大幅提价,就连很多韩国本土民众都心生忌惮,更不必说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了。
本届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持续大雪天气,赛程被一拖再拖,这打乱了很多观众的行程,很多人不得不错过了一些比赛。虽然极端天气属于客观因素,但是组委会的危机预案也难言到位。
这里并不是平昌冬奥会的批判大会,之前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世界性体育赛事的确蕴藏着巨大商机,但也绝非是唾手可得。不要说奥运会、世界杯这个级别的赛事,即便是中小型赛事,对于主办城市、组委会的考验也是相同的。当然,成功的经验总是占大多数的。
去年,伦敦举办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就为英国带来了1.07亿英镑的直接经济影响,而欧洲职业俱乐部橄榄球冠军杯决赛则为爱丁堡注入了2950万英镑的收入。另外,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更是在全球积累了多达17亿的电视观众。这些数字才让我们看到一项成功赛事存在的意义,以及它对于城市甚至社会的贡献。
从另一个角度,显著的投资回报率才是赛事主办城市追求的根本,这主要体现在直接经济利益以及媒体影响力上,这是衡量投资回报率的基础指标。民众对于体育大赛的期许已经远不止观赏需求了,他们总是希望主办方能做得更多,当然额外的附加影响则越少越好。
即便如此,获得好的民众反馈也是不容易的,因为经济收益或者媒体影响力这些数字对于他们而言是抽象的概念,他们通常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感知影响。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往往需要更多的基层税收来扶持体育大赛的举办。
作为一项城市公共展示活动,欧洲仍然有很多大城市对体育赛事念念不忘,或许它们无力承担夏季奥运会,但是那些短期赛事仍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从流程上看,难度大大增加了。主办城市和IP版权所有者要对各方面产出拥有全局把控,只有把握住更多细节,它们才有信心进行赛事交付。现在普遍有这样一种观念,体育赛事是一个中心平台,以之为出发点要尽可能多的释放射线,其实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运转。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主办城市就会让思维逃出赛事这个小圈子,而是以此为基准线创造更大范围的战略成果,比如新的就业机会、新技术的推广、公共设施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慈善事业的发展、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新贸易和外交关系的建立、新投资机会等等方面。这些成果往往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衡量,很多甚至不能产生直接效益,但是民众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些内容所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这不是赛事主办者一方的责任,IP版权所有者也要认识到自己责任的提升。他们需要主动制定策略,目标就是为东道主带来收益最大化,并且逐步激烈经验,提高效率。这其实是不容易的,需要IP版权所有者尽可能开发新的思维模式,为城市创造更多体育或者文化之外的价值。一个最基本的参考线就是要超越经济价值以及媒体影响力,并以此去衡量结果。当然,特色和口碑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咨询公司都在从事各类体育赛事举办方面的研究,他们都想达到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国际奥委会等体育组织会对此感到欣喜,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没有城市愿意主办奥运会的情景出现,那就真是国际体育事业的悲哀了。只要赛前能够建立准确的评估模型,对各种投资回报能做出明确阐述,相信没有谁会对体育说不。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