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影片叫好不叫座的背后是体育文化的缺失

两届巡展后,阎忻民惊讶又失望地发现,有一些老球迷、纪录片爱好者、体育文化产业从业者等对这次影展较为关注。

2018-01-23 1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梁璇 0 11579


禹唐体育注:

“嘿,哥们儿,出拳要快,得坚决,懂吗?”色调明朗的光影里,迪翁·曼迪戴着红色拳套,指挥一个瘦弱的孩子打出直拳。背景音乐节奏加快,下一帧画面布满噪点,一个模糊的黑色小影站在足球中场附近,一抡腿,皮球划着弧线直进球门,解说员的声音“炸了锅”,“这个塞内加尔人真是天才,迪翁·曼迪,巴萨的明日之星。”


出拳、进球,清晰、模糊,镜头不断切换着迪翁的中年和少年时期,现在的他对着小拳手喋喋不休,14年前的他在溢美之词中满场飞奔。回忆年少的高光时刻,健身房老板迪翁很得意,“我曾在一场比赛进了8个球。”但他没有提及当年足球解说员常用的语句:“在拉玛西亚的这批孩子里,最出色的无疑是迪翁和梅西。”


2000年9月,年仅13岁的梅西去了西甲足球豪门巴塞罗那青训营——拉玛西亚试训。举家从阿根廷迁来,梅西成了小伙伴眼中“害羞的孩子”,其他少年均来自西班牙,异乡人迪翁迅速成了帮助梅西融入球队的死党。他们在午餐时和在下午两点发出的校车上分享秘密,有时在宿舍上演枕头大战。迪翁讲述时充满细节,“生活选择了每个人的位置,我现在坐这里,他还在足球场上,因为他是最好的,配得上他所拥有的一切。”迪翁眼里透出对梅西的真诚祝福,也有对当年决定的不悔——因父亲过世,他放弃足球,担起挣钱养家的责任。


在48分钟的西班牙纪录片《梅西的小伙伴们》中,青训时的队友纷纷出镜还原梅西的与众不同,也讲述着自己与职业足球的因缘际会,“我偏头疼得厉害,无法坚持,但离开拉玛西亚的那天,‘病’突然好了。”啤酒销售员雷蒙·桑切斯记得巴萨球衣带来的压力。10多年前和梅西踢球的孩子,如今成为学校教工、基层足球教练、社区游泳教练,甚至运河码头工程师、巧克力制作师,等等。


“看得出,他们依然热爱工作,职业球员不是孩子踢球的唯一目的,淘汰是足球规律,那段经历让每个人都收获了友谊和体育精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史馆放映厅灯亮了,曹轶找到了在“劲球!中国国际足球电影展”里最中意的影片。为了看到国外原版足球电影与纪录片,这位从事青训近10年的基层教练,晚上6点半下课就赶往影展,可还是黑着灯落座,“饿得不行”,但放映厅实在狭小,揣怀里的包子也不好意思拿出来吃,到家吃上已是深夜。


能容纳50人左右的放映厅里,观众一半是提供场地的铁科院的职工家庭,其余大多是创办人阎忻民呼朋引伴的结果,“看见通知主动前来的人还不多。”两届巡展后,阎忻民惊讶又失望地发现,有一些老球迷、纪录片爱好者、体育文化产业从业者等对这次影展较为关注,反而大多数年轻人甚至年轻球迷并未展现兴趣,“我把免费观影的消息放到各大球迷群里,就石沉大海了。”去年在北京、上海、青岛、成都、重庆及济南6个城市巡展后,体育类高校有所反响,但其他院校,即便重视体育,放映效果亦堪忧,“一所著名高校的传媒学院,我们把牌子竖在咖啡馆和图书馆中间,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好奇。”


“喜欢体育、看纪录片、喜欢思考……”阎忻民意识到观影人群的小众性,但没料到大学生率先离队。她把范围缩小到年轻球迷,但真正感动她的却是中老年的铁杆粉丝,除了像曹轶一样连续两年观影的观众,不少老球迷来为影展当义工,“他们心里把足球当回事儿,想的是我能为足球做什么。”相较而言,新晋的球迷显得更情绪化一些,“大部分人的诉求是到球场发泄,排解压力,不少人会觉得,加油呐喊就是足球文化了。”


阎忻民质疑过影展的人群定位、放映方式、传播力度等方面,但对自己从世界各地筛回来的影片的魅力从未动摇过,“好的足球电影甚至体育电影,一定有留得住人的魅力,可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愿意走近。”


2015年,阎忻民在德国足球电影展的六七十部影片中“浸泡了4天”。柏林影展后复活节的那个周末,她穿梭在拿着啤酒、捧着薯条的观影人群中,花上10多欧元,去了解世界各地的足球故事。从此,叙利亚的难民足球裁判、南非一支成员在55~84岁的奶奶球队、每天开车绕诺坎普球场50圈为巴萨祈福的球迷约翰、一群守护一家不知名的百年俱乐部的市民球迷、在巴萨念了59年队员出场名字的77岁播音员等把足球揉进生活的普通人,让阎忻民对脚下的足球有了全新认识。人倾注在足球里的感染力,她想带到中国。


但足球甚至体育在国人心中留下的固有印象,成了绊脚石。在央视体育频道《体育人间》《世界体育报道》原制片人师旭平看来,以往国内的体育影片题材严肃、多是“为国争光”的单一主题,关注点通常在于政策或成就,很少触及人物个体塑造,这种“唯金牌论”价值观下产生的文艺作品,长期让受众建立了一个对体育既熟悉又陌生的印象。“有益身心健康、正能量……体育不就这些吗?”阎忻民发现,正是这些看似正确的理由剥落了很多人对体育、对足球的好奇心,“其实,足球、跑步等都只是因子,能不能打动人,还是故事本身。”


但在体育领域发现故事,固有印象也在蠢蠢欲动。


“国内的体育影片,题材多是户外探险类,如登山、骑行穿越等,场面好看、拍摄环境有门槛,不然就是有特殊性的,如武术、残障人士从事体育项目等。关注足球的非常少,因为大家熟悉和关注,思想上的禁锢更多,不易突破”。


“看足球的人多,但看足球电影的人未必多。”4年前,纪录片导演刘森干起圈内“吃不准”的事儿,拍足球题材,“纪录片本来就生存堪忧,足球纪录片更别提时间、经济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等了,但就是爱足球,想做点啥。”


刘森看过很多颇受市场欢迎的体育电影,在他看来,国内足球甚至体育影视无法打动观众,原因在于无论拍摄者还是观众,都缺乏对足球或体育的正确认识,“文化上对人的重视没有提到一定高度。”《梅西的小伙伴们》触动他的正是竞技体育之外,足球留给迪翁们的坚韧与乐观,“这些反映人性的影片,可以端正我们的足球态度,不要利字当头,真心喜欢足球就好,不一定要在绿茵场上功成名就。”在他看来,对足球的正确态度,甚至排在影片审查、发行、放映、市场认可等问题前面,“有了体育文化,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会解决了。”


尽管,阎忻民引进的足球影片面临更复杂的状况,“只能在文化中心或高校等地以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的方式放映”,但她仍旧在“游击战”式的放映过程中在第二届引进了8个国家的25部影片,“比第一届翻了一倍。”目前,让丰富多彩的足球电影登上大荧幕等设想,于她仍显“奢侈”,但阎忻民相信她能凭借星星点点的传播让更多人重新了解足球,甚至拿起摄像机拍摄身边的足球,“让足球回到人的故事。”


曹轶动过拍摄的心思,作为国内U13新星何小柯的启蒙教练,他想跟踪记录弟子的成长历程,“除了盼着他成材,更希望他性格里的坚韧和勇敢,以及学业踢球两不误的经验,能让更多孩子借鉴。” 《梅西的小伙伴们》中的台词“你不能为了足球放弃学业和家庭”让曹轶反思,学生追求足球梦的前提是什么。


作为基层教练,曹轶希望更多教练和家长能接触到引进的这些足球影片,“我们端正了对足球的态度,才能让下一代形成正确的足球文化,如果有一天,踢球不再是为完成任务或出名挣大钱,而是发自内心觉得不踢球难受,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国内的足球电影也就不愁没人看,没人拍了。”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足球影片叫好不叫座的背后是体育文化的缺失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