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5㎡健身仓不到1年就获3轮亿元融资,更有国家队资方加持,这届共享行了?

整个2017年,在“共享经济”和“无人设备”两大风口的加持下,自助健身仓“觅跑”无疑成为备受瞩目的典型代表。

2018-01-04 15:00 来源:创业邦(ichuangyebang) 文/东山 0 28648


整个2017年,在“共享经济”和“无人设备”两大风口的加持下,自助健身仓“觅跑”无疑成为备受瞩目的典型代表。

 

除了模式新奇,觅跑在资本上也足够亮眼。不到一年时间,就获得3轮上亿元投资:

 

成立之初,觅跑就获得经纬创投1000万天使投资;


2017年6月,获得信中利资本、合鲸资本、经纬创投共同投资的1500万元Pre-A轮;


2017年10月,觅跑获得7500万A轮投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中创投)领投,上两轮投资方经纬创投、合鲸资本和信中利资本全部跟投。

 

2017年10月底,觅跑还并购了自助健身仓同行“达卡运动”,当时达卡运动在北京签约200多小区。

 

觅跑创始人毕振也告诉创业邦,截止目前觅跑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城市,投放数百个健身仓,光在北京就有200多个。

 

1

 

觅跑自助健身仓的产品设计和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

 

觅跑健身仓主要投放在社区内,占地面积5平米左右,能容纳1-2人,在不同的仓体内安置了跑步机、椭圆仪、动感单车等器械。

 

除器械外,仓体内还配备了空调系统、新风系统、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环境设施和互联网智能电视等休闲娱乐设备,用在跑步运动的同时,可以观看爱奇艺、优酷等互联网视频,也可以听歌、玩游戏。

 

用户在使用前,通过App预约或者直接扫码即可入仓运动,按次付费,每分钟收费0.2元。

 

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钱坤是觅跑的天使投资人,他告诉创业邦,在投资觅跑之前已经见过一些类似的模式,觉得模式可行,但是对创始团队都不太满意,而最终选择投资觅跑,也是因为很看好毕振的团队。


2

 

觅跑的创始人毕振及其核心创始团队是线下地推背景出身,正是早期投资人所看重的。

 

毕振是早期的“饿了么”成员,帮助饿了么组建了市场部,包括地推以及线上营销的打法。2013年5月,毕振离开饿了么回到山东,自己创办了“饿势力网上订餐”,覆盖山东六七个城市。

 

做到2014年3月,美团外卖开始进入山东省,了解到毕振的背景,他们希望毕振加入美团外卖,当时刚好美团和饿了么在竞争,毕振最终又回到饿了么,并经历了后期所有的地推大战和补贴大战等。

 

2015年8月,毕振分析线下的互联网场景有两条腿可以用众包来解决,一个是地推,一个是物流。但是因为当时58到家、京东到家等物流已经发展稳健,于是毕振决定解决另一条腿“地推”的痛点,所以来北京创办了“人人地推”。


 毕振告诉创业邦,人人地推的团队服务过几百家互联网企业,包括支付宝、饿了么、美团等,恰好当时支付宝、微信等都在打线下移动支付,北京的很多店铺都是毕振带领团队一家家谈下来的。

 

而面向C端,当时望京和中关村都出现了扫码一条街。毕振说,当时中关村大街1/3的摊位都是人人地推的。最多的时候,毕振的人人地推能够覆盖全国将近100的城市,现下有5万的地推人员。

 

3

 

但是,做了这么久地推,毕振发现,人群密集的地区无非就是高校、白领、商圈、社区四个场景。前三个场景都是属于公共性场所,可以很容易的突破,但是社区的场景比较难进入推广。

 

毕振就想着怎么能在还是蓝海市场的社区场景下做些文章。

 

恰巧在2017年春节,毕振发现很多人冒着寒风踩着大雪,甚至在雾霾天气带着口罩去健身跑步。经过简单的调研,他发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挺多,95%以上的人群对于锻炼、运动都有需求。

 

基于社区场景和运动的需求,毕振决定创办“觅跑”,当时毕振做了如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觅跑想做成一个社区里的应用场景和线下流量入口,然后把小区里那些传统的已经没有人再玩的单双杠器材升级替换掉,让大家在想要运动的时候能找到一个很近、很方便的地方。

 

第二,传统的健身房运动模式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痛点。一方面,年卡门槛太高,且北上广深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年卡形式不划算;另一方面健身房太远,不太方便。

 

第三,国家一直在倡导全民健身、全民运动,且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运动健康近年来也成为大家除了衣食住行以外非常关注的事。

 

所以,觅跑的主要特征就是方便、近、按次消费。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钱坤告诉创业邦,当前觅跑的用户中,有40%是之前没有过健身房经验的。

 

4

 

在采访过程中,毕振也一再强调,觅跑和健身房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上下游合作的关系。

 

但是毕振也表示,确实很多健身房用户他们在健身房也仅仅是跑跑步,对大型器械的使用率很低。健身房的收费模式是年卡制的,并且60%-70%的人群是不经常去的,而觅跑的付费机制更灵活。

 

在器械选择上,觅跑也主要选择了一些简单的,使用门槛比较低的设施,而比如力量设施等具有一定危险性属性或者学习成本比较高暂不考虑。


据毕振介绍,每个仓体的成本大概在1-2万之间,每个仓每天的使用时长大概是4-5小时,最高能达到8小时。在规模化复制方面,觅跑的健身仓已经覆盖北上广深、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目前,北京已经200多个,预计年底将达到500-800个。

 

2017年10月,觅跑还并购了同类玩家“达卡运动”,而达卡运动创始人蒋智勇为蚂蜂窝早期投资人,其团队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及供应链上具备十几年经验,完成并购后,蒋担任觅跑的产品负责人。

 

在核心创始团队方面,毕振告诉创业邦,觅跑现在的核心团队为原来一起做饿了么和人人地推的团队,并集结了房地产、开发商、产品以及广告运营等方面专业人才。

 

5

 

关于大众对共享经济风口概念的质疑,毕振告诉创业邦,年初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共享概念还没有兴起,那时共享模式只有滴滴和共享单车,从三四月以后,各种共享形态的产品才逐渐涌现,我们做觅跑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全民健身的市场需求。

 

相较于其他共享项目,毕振表示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目前是国家大力倡导并扶持的事业,9月觅跑获得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支持,这可能是相较于其他项目最为明显的优势。

 

此外,在运维成本方面,觅跑健身仓是固定的,不需要像无人货架那样每天补货或像共享单车一样进行资源调配。

 

在营收来源方面,当前觅跑主要是用户的直接付费,未来在用户的使用频次达到一定程度,B端的推广业务有很多可能性。

 

毕振表示,目前已经和北京的几千个社区达成合作,由于产品的生产供应及运输需要周期,预计年底将在北京落地500-800个。在小区选择上,会更集中在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高端小区。

 

毕振表示,要想进入社区场景,需要和物业、开发商、业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多方进行谈判,而这恰恰是团队的核心优势所在和进入门槛。

 

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钱坤回忆,当时项目过会时,团队也会担心这个模式能做到多大的体量,但最终还觉得值得一试,毕竟社区场景还有很多服务需要满足。


本文转载自创业邦(ichuangyebang),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靠5㎡健身仓不到1年就获3轮亿元融资,更有国家队资方加持,这届共享行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