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方兴未艾 体教结合令特长生出路更宽

从张云松、陈世冬到如今首钢男篮核心方硕,都是从校园成长为北京篮球的中坚力量。而篮球只是一个缩影,北京中小学生正在享受体教结合路上体育为自己带来的快乐。

2017-12-30 16:3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禇鹏 0 35139


禹唐体育注:

12月9日,在2017年中美青少年篮球友谊赛中,北京的几所篮球名校与美国三家篮球名校同场较量。北京校园篮球的成长赢得了掌声,经历了近20年的浇灌,北京校园篮球面对美国顶级高中篮球队,也能拉出几支队伍应战。从张云松、陈世冬到如今首钢男篮核心方硕,都是从校园成长为北京篮球的中坚力量。而篮球只是一个缩影,北京中小学生正在享受体教结合路上体育为自己带来的快乐。

  

练体育为上好大学铺路

  

美国蒙特沃德学院是篮球名校,篮球名校不是封号,是一场场比赛、一届届赛事打出的地位。北京四中篮球队与该校校队交手后,队员邵思铭的体会是,对手在所有位置、所有技术层面都要更强。“这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四中李冰教练说,“他们对球的专注度,防守的强度,都是咱们国内比赛碰不到的。”中方教练的普遍看法是,这三支美国校队的孩子们,除了篮球技术、训练理念,在对篮球的热爱程度上,也都强出一截。


美国的NCAA球员可以直升NBA,但中国的大超联赛及CUBA联赛,通过选秀进入CBA的学生球员凤毛麟角,高中联赛也是如此。这一方面与选材机制有关,也和北京家长对好大学的期待有关。

  

2017-18北京中小学篮球冠军赛正打得如火如荼,也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观看。从比赛中可以看出,北京不缺好学校,也不缺篮球人才。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凭借篮球特长进入好大学,是更好的路,不会浪费天赋,风险也更小。

  

在高度市场化、职业化的篮球领域尚且如此,在此方面稍逊的排球领域,希望孩子搞专业的家长就更少了。今年11月开打的北京市中小学排球冠军赛上,北京青年报记者同样看到不少身体条件和排球智商都出众的孩子,但和家长一聊,他们都鼓励孩子打球,但最好别搞职业。不少家长自身就是体育人才,鼓励孩子发展运动基因,也希望孩子继续享受体育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作为“过来人”,深知职业运动员道路的艰辛和狭窄。面对这么明显的二选一,不少女孩子也早早确立了奋斗目标,那就是考到郎平执教的北师大,既可以进入名校求学,也可以继续她们的排球梦。

  

走职业之路充满艰辛

  

在“雏鹰计划”篮球训练营负责人看来,家长和孩子的选择再正确不过。职业体育只接受适合职业比赛的精英,而产生精英的土壤是否厚实,还要看这项运动在青少年中间发展的底蕴。

  

每年,在首钢篮球中心,会有不少好苗子进入“雏鹰计划”训练营。在接受身体测试和篮球技术专项考核后,接受更专业的集训,他们中的佼佼者,会被首钢俱乐部送到美国进行长期培训。此外,包括北京青少年篮球冠军赛、“苗苗杯”篮球比赛等不同规模的少年篮球比赛,都在促进着孩子全方位发展,享受着篮球的快乐,也慢慢积淀着北京篮球的土壤。

  

相比篮球,北京田径的青少年普及之路就没那么顺畅。因为田径与篮球项目在职业化和市场化方面差距明显,好苗子也很少能够坚持。北京先农坛田径俱乐部开展了青少年培训,但参加训练营的北京顺义杨镇中学学生,都将成为田径特长生作为目标。

  

北京跳远天才李金哲曾说,青少年时期,他周围练习田径的苗子不少,但真正到高中阶段面临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就慢慢流失了。李金哲不但爱田径,还不爱学习,所以转职业就非常坚决。像北京田径三杰中学历最高的张培萌和王宇,在田径圈里并不多。“训练肯定会耽误学习。有时比赛还会耽误期末考。所以走上这条路,你注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王宇说。

  

阻碍青少年投身体育的,除了课业压力,还有师资力量。北京篮球的师资力量就不容乐观,篮球传统校并不少,其中国家级有7所、市级有70所,区级也有37所,但是,优秀篮球教练员却相对匮乏,有72%的学校没有专业教练员,38%的篮球传统校没有梯队建设。缺乏呆得住的名师指导,孩子们的篮球水平很难提高。

  

孩子练体育“考验”家长

  

学校里好教练少,就要到社会上去找。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孩子们,给家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北京今年青少年赛事分为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两大类,共设35个比赛项目。其中,夏季项目涵盖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30个项目,冬季赛事设立冰球、冰壶、滑雪、花样滑冰、短道速滑5个项目,吸引北京市16个区约7000名运动员参赛。孩子要参赛,就要保证有一定的实力和水平。为了满足孩子的体育梦,不少家长选择校外报班,花钱加入体育俱乐部。这种家长购买体育服务的行为,在篮球、冰球、马术、高尔夫、网球等项目上格外突出。支出涵盖装备、聘请中外教练、参加俱乐部、参与国际赛事、前往运动发源地学习和参赛费用等等。

  

在北京宏奥冰场,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一个打冰球的孩子,除了培训费用,需要购买冰鞋、球杆、护胸、护肘、护身、防摔裤、护膝、手套、头盔等装备。从最基础的5000元左右,到贵的1万元以上。有的孩子两年换一次装备。私教一对一费用也比一对多的费用贵。

  

装备和培训之外,还有外出比赛、考级。这又涉及到酒店、交通、教练、冰时等额外费用。进一步费用包括家长带孩子到运动发源地体验学习、参加冰球夏令营等。孩子的兴趣以及家长的时间、精力、经济水平,共同决定着孩子在体育之路上能走多远。

  

硬件差照样可以享受体育的快乐

  

那么,是不是身边没有篮球馆,没有400米操场的学校,学生就没法追寻体育梦,享受不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呢?在北京东、西城区,有大批小学的活动场地受限。以东城区为例,全区拥有400米跑道的仅有汇文中学和五十五中学;西城区也只有回民中学等非常有限的学校拥有400米跑道。小学当中,拥有200米跑道的学校也不多。

  

但很多场地不大的学校,仍然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保证学生的体能训练不降低。东城区艺美小学只有一个126米的跑道、4位体育老师,而在2016年的东城区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获得四年级组第二名。西城区实验小学,每年会举行一次全校范围的乒乓球联赛,赛期历时一个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场比赛。该校几乎每年都能在乒乓球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针对有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健身设施,孩子就不会运动,甚至运动影响学习的观点,十二中副校长阮守华认为,这种观念有很大问题,“通过十二中搞体育的经验,我们发现孩子们通过体育锻炼,综合实力会得到提升,这和上课求学是同样重要的”。


本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体教结合令特长生出路更宽 专业师资力量仍需加强 学校和家长观念逐步转变 北京校园体育方兴未艾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