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化再起的一年:足协高压执行力与中超缥缈的未来

2017年截至目前,足协公示联赛文件数量为24,其中涉及联赛执行政策的数量为11。

2017-12-12 08:30 来源:虎扑 文/错别字帝蜜草根 0 247891


执行力满满的足协


只统计官方正式发布,2016年全年足协公示联赛文件数量为8,涵盖俱乐部更名、更换主体和投资方、球员教练薪资确认公示等等。涉及联赛执行政策的数量为0。


2017年截至目前,足协公示联赛文件数量为24,其中涉及联赛执行政策的数量为11。具体如下,


2月14号,U23赛季初第一版:中国足协关于2017年中超联赛、中甲联赛规程的补充通知

2月23号,联赛外援名额调整:关于规范管理职业俱乐部的通知

3月2日,新版纪律准则: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印发《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的通知

5月24日,18年U23政策第一版(带bug):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

5月24日,限制高价引援纲领: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

6月20日,夏窗引援调节费:关于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收取引援调节费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

7月4日,增加财务审计:关于对2017年中超、中甲俱乐部准入工作进行年度中期审核的通知

7月26日,控制赛风赛纪纲领:关于开展职业俱乐部赛风赛纪教育和整顿工作的通知

8月1日,严控球场暴力犯规纲领:关于加强2017赛季中超联赛相关管理工作的通知

9月15日,控制场内外横幅旗帜标语:关于规范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赛场旗帜、横幅、标语等管理的通知

10月12日,赛风赛纪行动:中国足协关于加强职业联赛赛事管理工作的通知


注:18年U23政策第二版,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人数不少于外援的版本,《U23球员参加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相关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正式上足协公示,应该是还在征求意见当中。


从这个层面来说,相比较去年足协的职能更多的是搭建了联赛框架然后放开让大家玩,今年足协承担了更多的引导、管控的角色和职能。2017年可能是一个拐点,从之前联赛归于商业,管办分离的趋势,到今年变成了行政强势介入引导的方式。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但俱乐部在联赛层面的行为和收到的约束的确是与往年大不相同。



不仅仅是中超,今年足协在其他层面开展了许多足球方面的活动。包括上图所示的五人制超级联赛等。但是随着与足球无关的一些事件发生、体育局与总局一些理念上的分歧,然后总局主导了后续方向以后,主要的政策风向有了明显的转变。


政策需求性:稳定、社会影响、国字号成绩。联赛是什么?


评价今年几个政策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独看中超,也不能光看今年联赛。真的要考虑这个政策的影响,还是要看到底有没有达到一开始的初衷,和是否有解决一开始想要解决问题。


笔者纵观今年几个重要政策,认为其实可以概括下初衷或者说原始需求性:


1)立刻限制联赛逐渐偏离的价值导向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2)尽快提高本土年轻球员的能力---以在未来国字号球队争取更好的成绩。


其实这两点是有初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几年“金元足球”和“国字号疲软”两个大背景下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一、顶级联赛虽然在增加投入、增大影响力和曝光度,并让中超的价值达到了巅峰(比如80亿的版权、国外媒体转播等),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大笔内资外流、奢侈联赛等等不那么好的印象。诚然一个俱乐部花自己的钱引援,哪怕花很多钱买了很贵的外援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社会整体风向特别是类似事件的定义上,如此花大价钱引援(然后巨额资金以引援费的形式变成外汇流出)会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奥斯卡加盟上海上港的转会,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总局关于限制外援名额的政策出台。


其二、原始定义上,一个良性的联赛应该作为一个产业的金字塔顶端,塑造一个完善、和谐的产业体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价值,而中国足球这几年全产业链头重脚轻的问题非常严重。中超各个俱乐部即使在这几年联赛复苏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依然有很多无法盈利。在这样情况下持续的投入就算有其他原因,也注定无法长久。而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联赛体系和下属产业(并让此在国字号球队战绩和补贴其他体育产业),迫在眉睫。


其三、联赛如火如荼的七年,让群众对于足球的关注度又再次提高。然而国字号的成绩却没有相应提升反而持续下降。虽然这有教练、人才断档和培养滞后性这样客观的因素,但中国足球的腾飞不能仅仅体现在联赛,更应该在各级别国字号球队上。


如果带着这样的初衷和背景,去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了上文提到的两个需求性及其具体。


1)立刻限制联赛逐渐偏离的价值导向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 限制高价引援

- 严惩影响恶劣的事件和赛风赛纪相关

- 严控形式流程(球迷、球场、发布会、赛后握手等等)


2)尽快提高本土年轻球员的能力---以在未来国字号球队争取更好的成绩。

- U23硬性出场政策和追加补丁


以及配套的各项政策比如财务审计等。


明白了这个,就可以解释两点


第一、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就不是为了更激烈、更繁荣的联赛(当然也没有主观上要去抑制这种繁荣)


第二、这些政策不管执行层面如何,出发点都非常明确,贯彻的也十分彻底。


政策根属性和解决力:中超形象更好了吗?年轻人更强了吗?国足成绩更好了吗?


在中国有一点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那就是一个行政令从想法到执行,只要有足够的推动力,那么速度将会非常快。我们在做理论论证的同时就可以直接比较结果,如果不好那就打个补丁继续...今年中超部分政策就是如此。


中超是否变得看起来更美好?


从规范形象来说,在将来也许会。今年有许多赛风赛纪和流程制度方面的行政令,程度也从提倡-建议-要求-处罚一次递增。凡是影响恶劣必重罚(好吧,几乎必重罚),凡是违反规定比处分。短期来看,这样的处罚非但没有降低这种事件的发生概率,反倒是每一次都凸显了这类事情,以至于影响更大。但是从长远来说,只要能够公平处理,一视同仁。那么随着犯错的成本越来越高,有错必罚,那么将来这将会慢慢变成一个看起来更文明的联赛。


这并不是没有先例,比如NBA这样高度商业化的体育联盟,在进球后挥手怒吼这样的技术要求上的定性和后续处理,基本上慢慢杜绝了这类动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只是短期性政策,那么在行政令撤销以后就会适得其反。球员和俱乐部甚至球迷也许会带着报复的快感变本加厉,将来想要在扭转就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更多的时间。


从外援和带来的“人傻钱多”、“内资外流”印象来说,今年年初降低外援人数政策和中期限制引援政策,似乎并不完全属于上文提出来的问题。年初减少一个外援上场名额的政策出台的似乎晚了点,特别是不少俱乐部已经完成了引援工作,结果是白养一个外援(没有减少花钱反而更浪费);其次中期限制引援政策局限在了转会费上,结果俱乐部通过实践证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莫德斯特和裴帅的引援证明了总有办法规避如此限制,拉维奇、特维斯和奥斯卡等人的年薪也似乎让人无法相信就不那么流失资金了。


但是这个方向是没错的,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有更严肃的、完善的政策出台以规范。


年轻人更强了吗?


今年U23必须上场的政策的影响深远。从上场时间来看的确他们获得了更多的顶级联赛锻炼时间。不过这个政策更主要的目的是引导俱乐部培养年轻人,并且让他们更强。从实际角度来说,今年真正受益这个政策的球员不多:因为大多数出彩的U23球员即使没有这个政策,他们也会是主力。不过也有韦世豪这种,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他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的机会。而更多的出场时间,总能早就更好的球员。


对于他们来说困难的点是当他们超过了23岁之后,因为如果明年政策如果要求更多的U23上场时间,那么势必会蚕食原先的主力时间,那么综合成绩和年纪的考量,也许他们会变成被牺牲的人。不过这个其实在整个政策层面来看并不是问题,总要有强的人留下,更多的离开,有本事就靠自己在更困难的外部环境下争取主力位置。另外,对于23岁还没能崭露头角的球员来说,至少顶级联赛层面留给他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国足成绩更好了吗?


今年政策并没有往这个方向上有直接的影响。政策对于国足的影响目前仅体现在两点:更多的年轻人以备将来选择,保障国字号的球队集训安排。国足历史性再次打到十二强赛更多的还要归功于主教练和球员的努力(和总局的帮助以及前面挖的坑...)目前的政策对国足起到影响,要到2020年奥运会和2022年世界杯周期。这只能等那个时候再看。按照目前的趋势,说不清。


政策损益比:这些政策带来了那些负面效果?


一个政策除了解决问题,剩下的重要事情就在于带来了多少的负面效果,以及衡量损失和收益的比较。而这可能是今年一系列政策下来最大的隐患。


上文有说过,今年的政策出发点并不是为了一个更繁荣的联赛。虽然也没有反向打压的意思,但因为政策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体奥动力因此甚至与中超公司交涉涉及违约要求降低版权费,原因就是认为此种干涉对中超的商业价值带来了巨大负面的影响。


繁荣的联赛与更多年轻人上场和更美好的联赛并没有直接冲突。冲突的只是因为之前各个俱乐部各自的方式是否有些过界,以及今年政策出来以后是否在某种程度上矫枉过正或者一刀切误伤太大。


突然性限制外援导致了中超刚开始全球范围内的转播,就没有很多新的高级别球员参与,现有的高水平大名气球员也会慢慢流逝。整个中超队伍因为在联赛的队伍配置与亚冠有出入,导致资源无法更有效的利用,亚冠竞争力会有所影响。


突然出台的U23政策,让有准备的球队获益良多,没准备的球队不得不矮子里面拔高个,而且还影响到了后续年轻人的培养计划。


企业和个人为什么要投钱玩注定会亏损的俱乐部?除了热爱足球,大多数情况还会是有着其他利益纠葛。但是跟国外许多俱乐部不同,投资中超想要玩的好必然亏损,之前大多数队伍的选择为了平衡战力和投入,往往会把钱投在外援身上去立刻改变球队战斗力。但是一旦外援被限制,国内年轻球员又被要求上场,那么就要求想要长期经营的俱乐部必须投入在青训上。可是青训的投资需要更大的资金量和更久的时间,而且很可能投入很大但收获很小。政策目的是好的,但实际层面这样的事情会让俱乐部有了更多的考量,这些考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超商业化的发展。


最后,也是笔者个人认为现在政策带来最大的一个隐性损失: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衍生影响。


直到目前为止,明年联赛的内外援政策还没有公布。但是笔者很怀疑是否某些俱乐部已经提前知道了,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交易已经被传完成。但无论如何,因为这种“将来政策可能发生很严重的变化”从而影响球队备战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改变。


不仅仅是球队构成,笔者相信skysports这样的国外媒体对于今年中超版权也是出了一身冷汗:我刚跟你谈完了转播协议你跟我说禁止大牌球员来踢球?那我这里的人凭什么看啊!还有一些赞助商也是类似。这还影响这球员、经纪人。还影响着附属的产业群:万一哪天政策变了,我现在做的东西将来都卖不了好价钱,怎么办?这是一个需要客观面对的投资风险,但是今年政策一出,风险变得很大。


最后,引用笔者在夏窗政策后的部分评论作为结尾,


奢侈税这个政策只针对这次夏窗,想必如果不是着急引援补强的俱乐部,应该会选择暂时观望。但是潜在风险是以后政策变化。今年政策都那么神经病了,明年会不会更神经病?今年连续几个政策体育局已经表达了态度:不要阳奉阴违跟我对着干,我发起疯来我自己都害怕。你们怕不怕?


政策文字是公平的,但是对于不同俱乐部现在的状态是不公平的。乱,会带来新的机遇。准备好的自然能获利更多。


最最最最最关键一个潜在问题:足协目前的政策,和可以遇见的将来的一些调整政策,太依赖审计和监管了。我不能说政策制定的不对,但是政策之后如何保障如何履行、如何监控与修正,这些配套的东西我现在都没有看到。我最怕的不是这些政策和影响,而是看不清未来。


本文转载自虎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行政化再起的一年:足协高压执行力与中超缥缈的未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