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仓要么把空间做大求生,要么慢慢耗死

借共享经济热潮,众多分时租赁项目纷纷变换名号出现在公众面前。前段时间是充电宝、雨伞、迷你KTV,如今共享健身项目开始涌现。

2017-10-13 10:00 来源:钛媒体 文/蚂蚁虫 0 63546


禹唐体育注:

借共享经济热潮,众多分时租赁项目纷纷变换名号出现在公众面前。前段时间是充电宝、雨伞、迷你KTV,如今共享健身项目开始涌现。与无人零售店、共享KTV类似,共享健身仓采取扫码的方式,开门即可健身、按使用时长收费。通常打上共享旗号,创业项目立即名声大噪,风投资金便蜂拥而至,仿佛前途一片光明。那么共享健身的市场前景到底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成长为新兴产业?


共享健身借市场增长热潮来袭


当前代表性的共享健身项目是觅跑和抖吧两家健身仓。有意思的是它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诞生,运营模式基本雷同,并都宣称看好国内健身市场的巨大潜力。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健身房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5 年我国健身房市场产值仅700亿元,随着健身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健身房市场预计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在健身俱乐部数量和会员人数迅猛增长的推动下,预计2017年健身房市场规模将逼近900亿,未来五年有望保持12%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 1230 亿元。


从健身人口渗透率来看,中国内地仅为0.49%,比美加德英等发达国家的10%以上相距甚远,也比邻近的日韩新台等亚洲市场低了近9成。较大的差距,表明中国内地健身房行业的用户基础薄弱,但同时也显示未来的潜力空间非常巨大。


不过共享健身仓却认为尽管欢迎专业健身者使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却认为自己的目标用户是有碎片化健身需求的普通人群。觅跑创始人蒋都泽就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这一态度。觅跑和抖吧都认为,共享健身仓能够满足小区用户的日常碎片化健身需求,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扩大市场规模,并从中获得自身发展和收益。


蒋都泽就乐观地认为,“成为线下入口后,产业量级可以在健身产业的基础上达到10倍的放大效果”。他表示未来共享健身仓的产业量级,将达到干亿级的规模。


借着健身市场增长和“共享经济”的东风,共享健身仓俨然成为一股热潮。因为模式没有壁垒很容易复制,而且风投遇到热点都舍得砸钱。如今,在觅跑和抖吧之外,跟风的类似项目已经有了一大堆,就像去年一拥而上的共享单车。


共享健身仓获客的痛点:用户体验和价格


共享健身仓的商业构想富有创意,但成功与否是要看其产品和服务能否获得用户的认可。想要征服市场和用户,共享健身仓需要跨过两大难关:用户体验和产品价格。


首先,共享健身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用户角度看来体验并不算太好。共享健身仓提供的是密闭空间里的跑步机服务(至少目前如此),空间狭小、功能单一,而且仅为一个人使用。现实中可供用户选择的替代方式很多,比如专业健身房、户外跑步、小区健身器材、自购跑步机等。与专业健身房相比,除了扫码的新鲜感外,共享健身仓的整体体验要逊色太多;也不如自购跑步机在家运动方便、自在。在闷热的夏天,健身仓内跑步的体感,还不及在小区内跑步或在体彩健身器材上运动来得凉爽舒适,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


其次,随时随地健身有名无实,用户需求难以真正满足。虽然号称随时随地为用户敞开健身大门,但受资源的限制一个小区内投入的健身仓数量有限,无法像共享单车那样通过大规模投放来满足用户的碎片化需求。比如说某小区只能投放两个健身仓,只要同时产生碎片化需求的用户达到3个人,就会造成用户流失。无人贩卖机或无人零售店用户购物的过程用时很短,用户可通过排队等候来解决高峰期的旺盛需求。但健身仓正好相反,用户使用时间至少二三十分钟,通常很少有用户能等其他人二三十分钟或更长时间。久而久之,想用但总用不上的小区用户就会逐渐产生排斥感,对其避而远之,选择其他替代产品。


另一个影响用户需求的是产品价格。觅跑实行单一价格制,5分钟1元,一小时下来是12元。抖吧的计费方式采取类似滴滴优步的动态定价模式,最低至1元/小时,最高达到16元/小时,均价为10元/小时。作为偶尔跑步的小区居民来说,这个价格在其可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之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可承受不代表用户就一定认可。对于喜欢尝鲜的用户来说,花个5-10元钱偶尔跑跑问题不大。但健身仓布局在小区里,显然是想以就近的地理优势吸引居民成为自己的长期用户,从而获得稳定收益。那么这个价格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以每周三次、每次1小时计算,则用户的年消费在1560-1872元之间。这个价格足以买一台中低档的跑步机,其中部分厂商提供长达三年的保修服务,考虑到跑步机电机的设计寿命长达2000小时,单人实际的年使用成本更是低至两三百元。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再加三、五百元,在北京团购一张2000元左右平民级别健身房的年卡,享受更专业、更多样化的健身服务。


综合上述的因素来看,用户体验和价格都没有优势的健身仓,能吸引到的只是喜欢尝鲜和偶尔健身的零散用户,很难切入长期健身用户群体这个最具有潜力的市场。


运营成本远高于预期,健身仓难回本


关于未来,目前觅跑和抖吧都表示得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的成本可控,成本收回时间短。觅跑宣称共量产后单个设备成本约1万元,加上50%的能耗、折旧和运维成本,年化成本在1.5万元左右。按日均5-6小时的有效使用时长,单仓日收入在70元左右,回本周期在8-10月。而抖吧透露其健身仓单个成本约2万元,预计运营回本期的时间保守估计在6个月左右,更加地乐观一些。


但健身仓的实际运营成本,可能要比他们说的高得多。这里不谈市场营销和运营成本,只讨论能耗和他们没有提及的租金。


觅跑把能耗、折旧和运维成本简单地折算为50%,即5000元一年。这个数字很值得推敲,我们从无人零售店来推测下共享健身仓的能耗水平。之前缤果盒子等透露的数据显示,其户外无人便利店的电费一项开支在两千元左右。酷夏时还出现过店里无法正常运转,被迫增加一台2.5匹的空调(2.5匹空调的室内适用面积可达40平方米,而便利店不过15平方米,可见户外独体构筑物电能消耗之大),电费还得翻番。无人便利店占地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而共享健身仓占地面积6-7平方米。建筑物面积越小受外在环境影响越大,空调的能效利用率越低,户外共享健身仓即便按无人便利店的一半计,其每月电费也得1000元左右,仅此一项下来全年的费用就在1.2万元左右。觅跑说的设备+综合成本年化1.5万元,应该Hold不住实际的费用开支。


众所周知国内大城市房租很高,是企业最大成本开支之一,小区内也不例外。健身仓占用了小区空地,其房租成本可参考社区底商。北京非中心城区如东坝、常营等地,社区底商房租在每平方米4-6元/天以上,中心区域动辄十五、六元/天,而且面积越小单价越高。以此保守计算,占地面积5-7平方米的健身仓,年租金成本至少在1至1.5万元,甚至更高,这就相当于在觅跑目前的年化成本基础上至少翻了一番。


抖吧进驻鹿港嘉苑时采取了与小区物业合作的方式,向对方支付了5000元左右的场地租用费。这很可能是一年的费用,只相当于实际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非常便宜。但这种好事谁能保证今后能一直遇到呢?


另外还有一个潜在风险:实际小区的公共区间属于全体业主,物业公司并没有权利处置相关事务。这意味着今后健身仓入驻小区时还将面临更多的争议,其规模化的道路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健身仓把空间做大或进入室内商业才有前景


一个人健身就占用了六七平方米的面积实在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加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吸引长期用户实现盈亏平衡,因此我不看好共享健身仓的前景。健身市场的未来潜力倒是不容质疑,共享健身项目还有机会从中分得一杯羹的。共享健身仓需要改变思路,可尝试以下两个方向寻求发展:


1、化仓为房,提高资源利用率,激活社交属性。既然户外无人便利店都能把房子造到15平方米,健身房也没道理不能做到。在一个15平方米的大空间里至少可以放下4-5台跑步机,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一倍,甚至还可以在角落设置一个无人售货机或无人货架来增加营收。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投入、场地租金和运维成本上升,但人均投入和运营成本都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才是决定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多人同时健身在软件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题,却一举丰富了家人、朋友、同事、恋人等诸多生活场景,真正激活共享健身的社交属性,也让创业者们念念不忘的社交平台之梦有了可能。


2、进入商业场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共享健身仓现在紧盯着小区不放,其实还可以换个思维方式,进军商场、写字楼大堂、电影院、大型洗浴中心等商业场所。在室内商业场所,共享健身只需设置扫码健身器材即可使用。这样既能贴近目标用户群体(上班族和休闲一族),又能降低投资(健身仓固定成本)和运营成本(空调电费大幅下降),同时还能为物业业主创造新利润,实在是一个多赢的解决方案。唯一的缺点是多数场所用户健身后洗澡不方便,但跑步机更适合有氧运动,在宽敞空间内出汗较少也可以减少不便。


互联网创业都眼光远大,共享健身仓项目也将流量入口作为终极目标,而不仅限于产品本身的业务和功能。这个策略方向固然没错,但首先要有规模和用户、实现盈亏平衡的基础业务,才有可能去谈流量入口的理想。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共享健身仓现在就谈这个问题,显然有些过于遥远。共享健身仓们还是先想办法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努力降低成本和价格、提升用户体验更加现实得多。健身仓要么把空间做大或进入室内商业求生,要么很可能慢慢耗尽资金等死。


本文转载自钛媒体,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健身仓要么把空间做大求生,要么慢慢耗死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