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中网:“第五大满贯”的进阶之路

从2004年创赛到2009年全面升级,中网已经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如今,寻求新投资者的支持,14岁的中网正踏上第三进阶。

2017-10-10 10:00 来源:界面 文/罗盈盈 0 20941


禹唐体育注:

9月30日,华裔网球传奇张德培在国家网球中心按动电钮,钻石球场的顶棚打开,球场包厢顶部形成两个巨型环形屏,中央球场如同一颗钻石。伴随这一系列最新安装的声光电效果,2017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正式揭幕。


九天后,10月8日,男单压轴大战,头号种子纳达尔连胜9局击败克耶高斯,上演一辑时隔12年再夺赛会男单冠军的美好结局,为本年度的中网赛事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中网的第14年,除了观赛效果全面升级之外,这项“国字头”网球赛事的名气、赛事级别和盈利状况也在提升。同样在第14年,中网迎来一位全新的副董事长兼CEO——此前在北青传媒担任执行董事的段钢,如今全面负责中网公司的经营管理事务。


“除了澳网以外,我们现在已经是亚太地区最大型的网球综合性赛事,”段钢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直言,“但是中网依然是一个年轻的赛事。”


从连年亏损到商业收入近两亿


夺得2011年法网和2014年澳网两个大满贯桂冠,是李娜造就的中国网坛高光时刻。但是,中国网球元年被认为是更早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李婷和孙甜甜赢得一枚网球女双金牌。在球迷基础依然单薄的中国,那是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国际网球赛事冠军的滋味。


就在那一年,9月10日,在位于南三环赵口桥南的光彩网球中心,中国网球公开赛正式揭幕。当年,中网与刚刚夺得温网冠军的莎拉波娃签订参赛合约,这位网坛新星的到来使得首届赛事引来不少关注,颇有横空出世之势。


实际上,这项国字号网球赛事的诞生存在着偶然因素。


成立于2004年的中网公司,目前是北京青年报社的全资子公司。而作为北京青年报社的控股公司之一,北青传媒集团在2004年于香港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


当北青传媒筹划香港上市的相关事宜时,为了优化业务结构,将体育纳入公司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几乎同一时间,香港TOM公司运营的沙龙杯网球赛遭遇困境,期望拓展内地市场,很快与有意谋求体育领域的北青传媒一拍即合。随即,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同时拿到“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名头,开始从事中网的组织和推广。


中网成立前三年,TOM公司依然是赛事运营方,但香港团队对于内地赛事运作显然有些水土不服。2004年横空出世之后,中网曾进入一段尴尬的时期,高开低走,不温不火。于是,2007年,北京青年报社向TOM公司收购其手中所有的中网股权,北京团队开始全面接手赛事运营工作。


经过资源整合和运营改善,2009年,中网迎来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在北京奥运会的带动和职业网球开拓亚太市场的契机之下,中网女子赛事升级为全球四站之一的WTA皇冠明珠赛,赛事级别仅次于四大满贯赛,而男子赛事则从三级赛晋升为ATP 500赛,仅次于四大满贯和ATP 1000(原大师赛)。至少从赛事积分和规模上看,中网已经成为亚洲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国际网球赛事。并且,和上海网球大师赛只有男子赛事不同,中网和迈阿密赛是四大满贯之外,全球范围内仅有的两大男女比赛同时进行的最高级别巡回赛。


随着级别上升,中网从南三环迁至北五环林萃桥边的国家网球中心,这里曾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2011年,中网硬件再次升级,可容纳1.5万名观众、带有双层包厢和可闭合顶棚的钻石球场接替莲花球场,成为全新中央球场并沿用至今。


但是,即使赛事全面升级、球场设备得到完善,中网依然没有立即止损。由于赛事前期处在连年亏损的状态,2011年,中网资产从北青传媒上市公司中剔除,全部隶属于北京青年报社。直至2013年,赛事举办的第10个年头,总裁张军慧才公开表示,中网终于实现盈亏平衡。


此后,中网在利润方面呈现增长趋势,去年官方发布消息,2014至2016年,中网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保持盈利。中网CEO段钢透露,2016年的盈利规模大约是人民币2800万元。组委会在公布运营数据时表示,2017年的盈利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


从连年亏损到盈利2800万,这样的转折,离不开国庆黄金周的时机以及中网在商业开发方面的不断努力。


赛事早期,中网的举办时间基本固定在9月中旬,男女比赛以背靠背的形式先后进行。直至赛事全面升级之后,中网才定档十一黄金周,男女赛事同时展开,比赛密度和精彩程度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赛事正值假期保证了现场的观赛人流和消费需求,这对餐饮商和赞助商进驻的吸引力增大。与此同时,中网优化广场展台布置、餐饮服务和球星活动,有意构建体育休闲的消费业态。


总计9天的正赛中,多达8天赛程与国庆黄金周重合,这是中网办赛以来假期时间最长的一年。组委会方面的数据显示:2017年的观赛人次约18.9万人次,票务情况与去年持平。门票之外,截至倒数第二个比赛日,餐饮和纪念品消费收入已经达到人民币652万元,超过2016年全赛期的总额470万元,体育休闲的消费业态成效显著。


相较之下,商业开发更是占据整体收入的大头。中网把赞助商矩阵设置为三层,分别是首席赞助商、钻石赞助商和白金赞助商。2017年,中网完成42家赞助商、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商业规模,其中包括1家首席赞助商、3家钻石赞助商和7家白金赞助商。时任中网营销品牌总监何华立曾在2015年透露,首席赞助费最低标准为3000万元人民币,钻石要达到1500万元以上,白金则800万元起步,另外,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要分别为赛事提供最低300万和80万人民币的赞助。


近几年,中网的赞助商体系保持稳定,段钢表示,由于赞助权益有限,中网不会随意扩充赞助商规模。据他透露,2017年中网的商业开发收入接近两个亿,组委会则表示总收入较去年约增长2%——从亏损到盈利,显然,中网已经找到市场所认可的商业模式。


靠“纳达尔”,不靠一两个“费德勒”


不过,网球市场上,球员永远是最根本的吸金源和赛事资本。


根据WTA规则,高排位女子选手被强制性参加皇冠级别赛事,因而中网女子赛场从来不缺顶级球星,大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都曾光临钻石球场。据SMG Insight发布的WTA赛事全球受众报告,2016年,中网以3610万的全球转播收视人群总数,连续第二年位列WTA全球赛事之首。除了连续两年成为收视冠军,中网有三场比赛列于WTA全年收视单场比赛的前三名,超越欧美传统赛事和年终总决赛,仅次于四大满贯。这一数据,印证了中网女子赛事的影响力。


但作为全球关注度更高的ATP巡回赛,级别略逊于女子的中网男子赛事境遇相对艰难。包括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穆雷、拉奥尼奇和伯蒂奇在内,一众球星都曾亮相中网男单赛场。然而,费德勒却从来没有参加这项赛事,瑞士天王的身影只是偶尔在钻石球场大屏幕的赞助商广告上出现。


一个客观因素是,ATP全年有多达约70项赛事,经过一年高强度比赛和四大满贯的殊死拼杀后,许多顶尖选手因身心俱疲或伤病缠身而减少参赛,这是亚洲赛季和中网赛期注定的尴尬——今年,穆雷和小德两大巨头下半赛季报销,自然没能露面中网,而事实上,世界前十位里多达5人因伤缺席整个亚洲赛季。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中网之后紧接着是级别更高、且高排位选手强制性参赛的上海大师赛,为了减轻赛季末的参赛压力,一般只打一站赛事的话,大师赛会成为更多球星在中国赛季的选择,费德勒是其中最显眼的一员。实际上,中网每年都向费德勒发出邀请,但始终未能结缘。


尽管费德勒自始至终未曾出现,中网对此并不感到担忧。这家创办14年的赛事认为,网坛不能只靠四大天王,他们总有退役的那一天,比赛更不能只靠一两个巨星球员来支撑。“比赛不是一个运动员打,运动员多,整体水平高,才能把赛事的质量提高,靠一个运动员的风险很大,所以我们是靠更多的运动员,”段钢如此解释。


在这样的观念下,中网对本赛季的男子参赛阵容感到满意。今年在美网赢得第16个大满贯冠军的纳达尔早早确定北京之行,此外,赛季斩获两个大师赛冠军的超级新星兹维列夫、保加利亚帅哥迪米特洛夫、捷克名将伯蒂奇以及阿根廷人气球员德尔波特罗均亮相钻石球场。


更直观的是,将中网阵容与同期的东京公开赛进行对比——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中,多达5人伤退的不利情况下,中网拿到3名球员,东京获得2位。世界排名第11至20名,中网争取到8人,东京仅有2人。同期的赛事,同样的积分和奖金,中网的阵容无疑比东京更豪华,甚至可以说秒杀所有今年已举办的ATP 500赛事。


除了争取尽量多的高排位选手,中网的另一策略是“讨好”年轻新星。目前,男子网坛的95后球员已经涌出,年轻球手极少需要出场费,相反,他们更愿意参加那些有机会突围而出的中等级别赛事,比如包括中网在内的ATP 500赛。在中网看来,他们希望给年轻球员更多成长的机会,只要维护好双方关系,这些新星在日后获得成功仍会习惯性参赛,成为赛事的常客。


这一策略最早就是在纳达尔身上尝到了甜头——2005年,中网第二年,年仅19岁的纳达尔刚刚拿下当年法网的冠军,成为最新的大满贯得主,也是挑战费德勒王权的领军人物,受中网盛情邀请首次参赛的纳达尔夺得了那一年的冠军,此后,他和他领衔的西班牙、拉美军团,几乎从不缺席中网。纳达尔对于中网的热衷,和费德勒对于上海的深爱毫无二致,也是网球界公开的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大师赛赛事总监吕华勇对外确认赛事在近期完成一次升级。从2019赛季开始,上海站将变为单打96签的超级大师赛,虽然1000分的冠军积分不变,但长达11天的豪华赛程正在向大满贯靠拢,这意味着赛事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上海大师赛的升级,或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影响中网男子赛事的发展。


实际上,中网同样谋求升级,外界盛传其正在争取ATP 750巡回赛资格。段钢对此回应,目前赛事升级事宜有进展,但没有最终确定,“对于升级这事,我们非常期望,但不苛求。”


资本布局成关键一环


自创办以来,中网一直有个响亮的口号:向第五大满贯迈进。


经过14年的发展,中网的赛事级别和奖金逐渐升高,国际巨星踊跃出场,场馆和赛事服务等硬件设施全面完善,品牌价值日益提升,得到商业市场的认可。不过,与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满贯相比,在赛事文化底蕴、推广力度和球迷狂热程度等方面,14岁的中网显然仍是一个小朋友。


“现在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网球综合性比赛,但中网依然是一个年轻的赛事,毕竟才第14年,温网已经第140年,四大满贯最年轻的澳网1905年创办,也100多年。中网跟四大满贯相比,目前看还不太现实,这是历史造成的,”段钢对此直言,“但是从今年开始,中网和温网的差距只能缩小,不能扩大。”


为了缩小与大满贯的差距,中网正在做着几个事情:效仿四大满贯赛的运作经验,提升赛事国际化,接触资本。


传统简洁的温网,主打度假的澳网,浪漫时尚的法网,最懂推广的美网——四大满贯有着超过百年的积淀,拥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赛事文化和经验。亨曼山是温网最显著的一个标志,这个位于全英俱乐部球场的草地山头,每到赛期会有上千球迷自带毯子和食物来到这里,一边吃喝一边观看屏幕转播的温网赛事,球迷们觉得躺在亨曼山观赛并不逊于坐在场馆内。


为了效仿这一观赛文化,中网在西广场的饮食区中央设立三块大屏幕,并摆放众多小桌椅。虽然场面不及亨曼山的火爆,但不少购买外场门票的球迷在该区域吃喝观赛。今年,外场票务销售上涨,人均逗留时长提升至4.5小时,餐饮消费上升,都在表明场馆外的观赛吸引力在提升。


其次,借鉴澳网的会员制,中网同样在完善自己的会员制度福利。球迷只要购买任何一张门票,就会自动升级为中网会员,这意味着可以免费升级票务、九折购买纪念品、快速进场和体验网球课等优待。此外,效仿大满贯的小细节,今年赛会特意向球员赠送小礼物,接机的车上提供选手喜欢的音乐和零食,赛期甚至配备美容美甲服务——让选手感到贴心和舒适,这是四大满贯在球员服务上的成功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中网高层团队曾迎来一位新同事,托马斯·罗斯(Thomas P. Ross)被任命为中网国际事务执行副总裁。近35年的体育从业经历中,罗斯曾出任张德培、埃德博格等名将的经纪人,在国际网坛拥有丰富的业缘关系,被认为能帮助中网招揽顶尖球星和提高国际影响力。


网球传奇张德培光临中网,正是罗斯新上任所带来的效果。在他的牵线下,华裔名将张德培担任国际网球名人堂全球大使的发布仪式,被放在今年的中网进行。除此之外,张德培此行还担任中网开幕式和球员酒会颁奖嘉宾,并前往清华大学分享网球生涯。张军慧对此表示,“很开心国际网球名人堂选择在此对外公布,这是中网提升全球知名度的重要契机。”


相较之下,中网在资本层面的动作最引人关注。此前,赛事高层曾在不同场合透露一则重要信息——中网正在与资本市场接触,作为北京青年报社的全资子公司,已经连续三年盈利的中网谋求新资本的加入,融资或将于今年内完成。


实际上,担任北青传媒执行董事期间,段钢负责的正是投融资业务,拥有着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中网将其任命为新CEO显然是出于对接资本的考虑。与此同时,拥有独立赛事IP的中网是中国体育市场的优质资源,吸收新投资无疑是大势所趋,还能降低赛事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此外,新一轮融资过后,中网希望在青训、俱乐部和业余赛事等领域发力网球产业。


早前曾有内部人士透露,中网与资本方的洽谈结果会在中国赛季开启前对外官宣,但截至目前仍未有消息。对此,段钢回应道,“我们还在积极地跟资本市场接触,但还没最终确定融资结果。”


从2004年创赛到2009年全面升级,中网在迈向“第五大满贯”的路上已经经历两个重要阶段。资金和业绩状况逐渐向好之后,寻求新投资者的支持,14岁中网正踏上自己的第三进阶。


本文转载自界面,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14岁中网:“第五大满贯”的进阶之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