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股市才是多特蒙德难以跻身豪门的罪魁祸首

多特蒙德是德国唯一一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俱乐部。

2017-10-15 17:00 来源:虎扑翻译 文/Christopher Smith 译/Aviva392 0 56214


说到德国足球中的另类,你第一反应是谁?如果你问我的话,我就会跟你说是多特蒙德。这下你想问了,为啥啊?哈哈,答案很简单,他们是德国唯一一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俱乐部啊。然后你又想问了,多特这种规模的球队,为啥要上市呢?好处在哪?又有哪些弊端呢?


多特在2000年作出的这个大胆的决定——成为德国第一支、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上市的足球俱乐部——给自己带来了啥呢?感兴趣的话,请听我慢慢道来,让我们从经济和竞技两个方面来评估这一决定。但又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一决定让多特不得不采取一种与德国其他球队都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现在就听我细细道来,多特上市究竟是明智之举,还是挖坑给了多年后的自己?


2000年10月,德甲巨头多特蒙德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咳咳,这可是德国最大、世界第十大的证券交易所呢,开不开心,激不激动?这一壮举从此也就让多特跟德国其他球队分道扬镳,走上了另一条路。上市以后,俱乐部的公事就交由母公司——普鲁士多特蒙德有限合伙责任有限公司(Borussia Dortmund GmBH & Co. KgaA)管辖了,而这个公司则由控股公司控股。


持股9.00%的普鲁士多特蒙德责任有限公司监事会成员Bernd Geske成为了多特的最大个人股东。胸前广告赞助商Evonik Industries AG持股14.78%,多特蒙德俱乐部持股超5.50%,给球场冠名的伊杜纳信号公司持股不到5.50%,球衣赞助商彪马持股5.00%。另外60.25%,则由其他投资者所有。


这60.25%的投资者呢,最多最多也就是个球迷,跟俱乐部就没啥关系了。所以多特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公众持股公司了。你肯定想问了,尤文图斯和罗马不也上市了吗?那多特跟这俩有啥区别呢?如果你拿着意大利的交易户头,你最多最多也只能买到尤文图斯32%的股权,至于罗马呢——22%。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来听听多特上市之后的事吧!话说多特上市的那天啊,管理层笑得可灿烂了,但那天收盘的时候他们就笑不出来了。截至上市当天收盘时,多特的股票就已经从一股11.00欧元跌到了一股10.50欧元。但你觉得这就已经跌到谷底了吗?不存在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多特的股价持续下跌,就算是2002年的德甲冠军,也没能止住这一颓势。


上市初带来的大量资金则被投入了转会市场,用于高价购入大牌球星,但球队高层却傻眼了:钱是砸了,成绩咋没砸出来呢?在2001-02赛季登顶德甲之后,多特就一直在积分榜中游徘徊。说好的欧冠资格、德甲冠军什么的呢?不存在的。这下多特就知道大事不妙了!糟糕的成绩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缺席欧冠更是让球队的收入锐减,俱乐部这时才意识到钱包已瘪,但球员的工资还是要发的,他们才不会管你成绩咋样呢。


然后后来发生了什么你也就知道了。到了2005年,多特跟破产就差了几个小时了。这几年多特的经营思路总结起来,可以说是这样的:咱既然上市了,为啥就不壕一把呢?成绩好了,啥钱都能赚回来是不是?然后买球员欠的债啥的,那都不是事了。


然后,俱乐部就开始无限透支,殊不知这是在挖坑给五年后的自己。2002年年底-2005年年初的竞技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给俱乐部当头一棒。多特猛地发现自己已经还不起买买买欠下的债了,别的呢?更不用想了。最后到了举起沙拉盘的三年后,也就是上市的五年后,多特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就在这个多特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主席劳巴尔博士把大黄蜂伟大复兴的重任,交给了一个叫瓦茨克的男人。这个瓦茨克决定一改俱乐部的经营思路,不再对大牌球星强追不舍,转而物色起了潜力有待开发的年轻球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妖”,然后把这些小妖打造成“多特制造”的球星。这个叫瓦茨克的男人还改组了多特的股东结构,引进了“小股东,大股份”机制。也就是因为他,多特今天的大部分股份都散落在了无数小股东手中。这些小股东呢,后来被冠以了“球迷”之名。


瓦茨克这人对多特当然是功不可没,但在招商引资方面却少有建树。就算是到了现在,已经有人在多特的股票中赚大发了,投资顾问还是奉劝他们的客户们“足球俱乐部的股票啊,慎购为好”。既成上市先驱的大黄蜂,也就成了各界的重点观察对象,从此俱乐部的一举一动,都得被各路竞争对手密切地关注着。然后你就问了,多特混得不是还可以嘛,那为啥德国没别的球队上市呢?


首先,我要告诉你,被你们骂得狗血淋头、分红花掉的钱,对俱乐部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真正让其他球队对上市望而却步的,还属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前者是希望俱乐部在竞技上取得成功的球迷,而后者才是真正给俱乐部砸钱的人。


金融分析师Freider Barten对此是这么解释的:“竞技上的成功是球迷希望看到。投资者也希望球队能取得在球场上取得成功,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了,但他们并不想花大价钱为球队买入大牌球星,因为这样会增加他们的支出。他们希望打造出一支盈利的球队,竞技成绩过得去就行。”所以,你现在知道为啥拜仁、沙尔克04、勒沃库森以及其他德甲球队都没有选择上市了吗?想在投资商和球迷之间找平衡?不存在的。但既然你十多年前选择上市了,你就必须这么做了。


瓦茨克作为多特CEO最大的成就,就属2010-11和2011-12赛季的德甲两连冠了。这两个冠军给多特吸粉无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球队的季票;转播收入、欧冠奖金、商业收入应有竟有。但为啥这两年又是多特上市以来股价跌得最快的两年呢?


让Freider Barten继续帮我解释吧:“我们看到(这两年间)多特的股价下跌了18%。这是因为股东知道多特要夺冠了,就把股票卖了。”多特在还有四轮(译注:我记得是三轮orz)的情况下就锁定了联赛冠军,就等于是在跟投资者说:来来来,咱要大干一笔了,股票涨是分分钟的事。想象一下,如果哪天亚马逊或者是苹果向投资者公开透露这一信息,他们马上就会被判定为内幕交易了。但作为足球俱乐部的多特并不会因为透露这一信息而遭到起诉。


然后Barten继续说道:“股民知道多特要夺冠了,就决定把股权换成现金、兑现自己的收益了。”许多股东都会决定在俱乐部取得竞技成功的时候就高价兜售股份,而并不会等到转会窗或者是下一个赛季开始。他们甚至会选择在球队正式登基之前,就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兜售出去。


让我给你还原一下股民的心态:“球队是还没有正式夺冠,但球队阵容、状态咋样大家都看得见啊?该涨的都涨了,我为啥不卖呢?万一夺冠以后出啥乱子跌了呢?”股东的减持影响到了俱乐部的转会资金,而不持股的球迷却希望球队能买入大牌球星,这样的球队上限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2013年欧冠决赛)。


多特十几年前的壮举,还给自己在转会市场上挖下了一个大坑。因为俱乐部股权面向公众开售,多特必须将受到的报价、无色的球员都透露给外界,而其他的欧洲豪门却不用这么做。如果多特不公开这些信息,俱乐部就会被判定为内幕交易。就是因为要公开信息,多特在转会市场上就显得十分被动了。


多特球迷经常会问:“咱啥时候才能赶上拜仁啊?”听我费了这么多口舌,你们对这个问题应该也有答案了吧!我觉得啊,目前为止,若一切照旧,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下辈子”了。虽然说多特在2017-18赛季开局便初露冠军相,取得了五胜一平18个净胜球(拜仁的两倍)的佳绩。


但拜仁和多特并不在同一套游戏规则下竞争,而且数十年来拜仁一直是更成功的那个。还因为阿迪达斯的巨额赞助合同,拜仁的商业收入比其他球队都要高一个档次。还有一点,现在让我们来脑补一下,如果拜仁收到了一份巴黎圣日耳曼对莱万的报价,他们会怎么做呢?直接当啥都没发生是不是?但多特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作为上市公司,他们必须把这份报价在第一时间告诉股东。这就是让对手合法地监听了你的转会操作。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时至今日多特都只能屈居老二。这或许解释了多特球迷对莱比锡的担忧。这或许也解释了当多特球迷的感觉——一觉醒来,你的主队还是劲旅,但却永远也成不了豪门。


最后呢,听我再多说几句。做一名多特的股东其实很简单,不是为了权力,也不是为了打电话给瓦茨克告诉他要买阿扎尔或伊卡尔迪。多特骨子里还是平民球队,但球队引以为豪。在多特上市、向万恶的资本主义敞开大门的时候,球迷就举行过抗议活动。


不过资本市场并没有打击到多特球迷的热情。大部分球迷买股票图的并不是钱,而是把收据封进相框里,在家里看着,感受这支球队的魅力。一位多年多特死忠曾说过:“拿着多特的股票,就让你有了俱乐部一份子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本文转载自虎扑翻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不上进?股市或才是多特蒙德难跻身豪门的罪魁祸首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