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不再可有可无 如何让学生主动“动起来”?

校园足球踢出的不仅是足球,可以说,是踢出了校园体育的“加速度”。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模式被推广到校园篮球、排球、武术、田径、游泳、体操、冰雪等项目上。

2017-09-21 1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孙庆玲 0 32770


禹唐体育注: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中学组半决赛中,已连胜4场的成都女足对战海南女足,最终以0∶2的成绩憾负,无缘冠亚军争夺赛。赛后的成都女足队员孙琳岚有些失落。对即将升入大学的她来说,这将是她最后一次以中学生身份参加的赛事。


自称“胳膊长腿儿长”的孙琳岚已经当了7年的守门员。在她的右膝上有着深深浅浅的淤青,“这块儿是和北京队打时留下的,这块儿是和湖南队,这块儿最初有碗口那么大……”孙琳岚像是在介绍自己的勋章,“很疼,但喜欢足球啊。”

  

这是学生们的专属赛场。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近6000名学生在足球、游泳、田径等10大项326小项中角逐,青春在他们跃动的身姿上飞扬、闪亮。这又何尝不是在与青少年成长的时间赛跑,是对校园体育的一次考量?

  

校园里的足球“旋风”

  

提到校园体育,便绕不过校园足球——这如今已是校园“新宠”。

  

足球在校园里掀起的这阵旋风,曾让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体育老师冯刚有些“眩晕”。他记得5年前,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足球还曾上过学校的“黑名单”,“校区在城区且面积较小,很容易把足球一脚踢到马路上或教室玻璃上,所以足球被禁止带入校园”。

  

2006年前后,被青岛市第二中学体育老师林平称之为足球的“黑暗时期”, “那段时间国足丑闻不断,调侃国足的段子也不断,足球可以说是‘人人喊打’。所以,学生上足球课也是挺没劲的。”那时足球给他的感觉是苦涩的。

  

而成都市第十八中学女足主教练孙健伟回想起29年前,刚到该校当体育老师时,学校唯一的一块足球场甚至都是不完整的,场地中间被一间厂房占去了大半。“学校要组建足球队很困难,只能从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学生中凑数。”当时学校只有孙健伟一名足球专业的体育老师,他不断物色足球苗子进行培养,孙琳岚便是其中一个。

  

“由于足球队经费有限,好几次去广西冬训时,都是坐着绿皮火车的硬座去,一坐一两天,到站时腿都肿得有平常的两倍粗,然后就要开始准备比赛……”那种坐硬座坐到“酸爽”的感觉让孙琳岚印象深刻。她记不清从何时起,去训练、比赛的交通工具慢慢换成了硬卧、高铁等,甚至还去国外交流比赛,“以前从来没想过”。

  

其实自2009年校园足球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校园足球便“风起云涌”,迈出了改革的一大步。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如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在逐步完善,建设两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目标也已提前3年完成。

  

校园足球进入了“2.0时代”:足球课有了,足球比赛多了,足球“热”了。

  

现在,孙琳岚觉得学校里最美的景色就是足球场,“场上一半是男足,另一半是女足,跑啊,踢啊,围观的同学们也多了,他们在那儿喊啊,觉得很幸福。”孙琳岚回味着那些场景,“有时恰好夕阳西下,足球场上美得像幅画。”

  

校园足球踢出校园体育的“加速度”

  

校园足球踢出的不仅是足球,可以说,是踢出了校园体育的“加速度”。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模式被推广到校园篮球、排球、武术、田径、游泳、体操、冰雪等项目上。“校园足球像是校园体育的一个引擎。”林平说。

  

重要的是,体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

  

林平当了16年体育老师。他说,以往体育课常常被“水”掉:不是被语数外等科目所“征用”,就是成为学生补作业的自习课,再或是学生“放飞自我”的自由玩耍时间。

  

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智育抢占了体育的份额,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体质危机的爆发。从1985年开始进行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2015年11月底公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近视率、肥胖率依然居高不下。

  

“这不单是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的问题,学生体质健康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孙健伟表示,“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育是有敏感期的,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发展某些身体素质特别有效,如果错过这个年龄阶段,即使加倍付出努力,也无法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校园体育的发展也算是一次与学生成长速度之间的较量。

  

用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话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门用“五抓”的方式推进校园体育工作:抓基础,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抓保障,强化学校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抓监测,强化对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的把握;抓督导,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主体责任;抓落实,强化校园足球的引领作用。

  

教育部门试图从制度建设上保证校园体育的重要地位。比如,教育部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比例学校进行复核,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此外,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规划,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每年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对学校体育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伴随改革而来的,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有所改善,部分指标出现明显好转。

  

《2016年全国中小学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平均开足率达95.39%,“每天锻炼一小时”平均落实率达96.92%,全国校均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10.33万元,校均体育工作经费支出12.14万元,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高校占94.07%。

  

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考验还在继续

  

“校园体育不是简单的活动筋骨,而是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北京市景山学校副校长兼体育教师刘洋看来,校园体育的目标便是“育人”。

  

随着校园体育的推进,体育老师变得更为“紧俏”。

  

3年前,成都体育学院还曾上演了一场热闹的“抢人战”。“那次招聘会上,大概有四五十家学校围在成都体育学院的操场上‘摆摊’,‘吆喝’着找工作的学生来自己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抢’体育老师,足球专业毕业生尤其吃香。”冯刚回忆,这样的场景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以前我们一般都是在学校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等着即将毕业的体校生投简历,自己找上门儿来。”

  

让冯刚担忧的是,即便有了老师、场地等,让学生主动“动起来”也难。“毕竟学校体育课时间是固定的,你回到家后呢?放假后呢?学生还运动吗?”

  

身为体育老师,尽管很明白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及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冯刚也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暑假每天在补习班中奔波,或者被功课淹没,“孩子班上有50人,人人都在补课,你不补不学就会被落下。”这也是他身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也是很多学生、家长的顾虑。

  

在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看来,当下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学校对体育不重视的症结在于校园体育的评价体系尚需完善。

  

这种现状暂时还没有办法改变。成都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谢江林认为:“关键是要把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让学生有获得感。”

  

在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党委副书记赵江看来,当下学校体育的推进仅仅靠学校是不够,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

  

如何把教体结合进一步推广下去,让学生主动走向操场,让体育走进课堂,对教育来说,仍是一次不容放松的考验。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奔跑吧,校园体育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