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运动会成为下一个“马拉松”吗

近年来,绿色出行渐成新风尚,尤其是共享单车新业态的快速崛起,让这一久违的交通工具,再次大面积地复现于人们身边。

2017-09-11 15: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丹 0 31794

全运会场地自行车赛场上,备受关注的“史诗大战”,以里约奥运冠军钟天使落败而告终。更为遗憾的是,由于钟天使和香港“女车王”李慧诗状态均不佳,观众无缘一睹两人在决赛上的终极对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场内外关注的目光,自行车运动不仅凭借力量的爆发之美“燃爆”全场,在全民运动的场域中也正成为一个新的“燃点”。

  

自行车,曾占据中国人生活的重要位置。“一人一车”的盛况虽已不在,但却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民生活的真实图景之一。之后,在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之下,自行车让道于汽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绿色出行渐成新风尚,尤其是共享单车新业态的快速崛起,让这一久违的交通工具,再次大面积地复现于人们身边。而且,从交通工具到体育载体,从出行方式到生活方式,自行车的内涵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如果非要为自行车的“命运转折”找一个时间节点的话,估计不少人会把时钟回拨至2015年。随着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开始落地,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取消,“松绑”后的自行车运动赛事也随之迎来井喷,并呈现出“两头热”的态势:不仅国际性专业赛事扎堆举办,以业余选手和爱好者为参与主体的自行车赛事也“高温”不下。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2015年和2016年,业余赛事和群众赛事的数量均占到当年所有自行车赛事的八成以上。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宫成杰和钟天使在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夺金,这种榜样作用对于提升自行车运动项目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但如果希望不断扩大自行车运动的庞大“塔基”,激发更多非专业选手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还需要体育赛事这种更为具体的载体和通达的路径。


群众赛事的举办,不仅为自行车爱好者打开了另一扇门,带动了自行车全产业链的发展,更是在客观上完成了全民运动的进一步启蒙和体育文化的加速沉淀。

  

重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态度,自行车运动的符号意义正在逐渐超出体育范畴。而且对于自行车群众赛事的主要“搭台者”——地方政府来说,在时间并不长的探索中,也逐渐找到了可以发力的重点,挖掘并推介当地旅游资源、带动餐饮等消费,这些刺激自行车服务业的诸多正向效应日益显现,都为其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大众中的扎根,注入了强劲的驱动力。


保守估计,我国目前骑行爱好者总人数达2000万人,且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有专家预测,自行车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从2014年的162亿元暴涨至2025年的4200亿元。

  

所以,自行车运动会成为下一个“马拉松”吗?没有人会否认,自行车运动将成为新的蓝海,成为全民运动的下一个爆发点。不过驶入了快车道的自行车运动,依旧需要各方再来一把推力。

  

瞄准“全民健身”的需求,延展产业生态圈,引导市场规范发展,必将释放更多善政红利。不过更重要的是,要把眼光放在更宽广的赛道之外,多把功夫下在自行车运动社会化发展的系统规划和培育上,以及在日常场景下自行车运动软硬环境的提升上。


因为,唯有培厚了这方社会土壤,自行车运动才能发展得更稳健、更健康,也才能成为继马拉松之后的又一个现象级的全民健康运动。


本文转载自光明网-《光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自行车运动会成为下一个“马拉松”吗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