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校园足球首要目标是普及而非竞技

“校园足球如果提高与普及的工作掺到一块儿,提高必定会影响普及。”

2017-08-23 12:01 来源:体育蓝皮书 文/慈鑫 0 15980


“校园足球如果提高与普及的工作掺到一块儿,提高必定会影响普及。”8月19日,在 “2017‘绿茵星生代’全国校园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发展研讨会”上,著名足球评论员、原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呼吁,校园足球千万不能把比赛成绩、培养了多少足球尖子生等竞技方面的指标看得太重,否则,校园足球以足球普及和体育教育为根本目标的方向就会受到影响。

 

3年前,随着全国校园足球主导权从国家体育总局移交到教育部,全国校园足球的开展进入了新阶段。从相关数据统计来看,校园足球3年来发展速度惊人,比如,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建成两万所。不过,校园足球的使命究竟是什么?目前,基层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时认识仍有偏差。

 

一些学校过于看重校队的建设和成绩、对于学校培养和输送的足球竞技人才特别在意,如此,校园足球岂不又回到过去的老路上,一切以竞技层面的结果为目标了?张路感叹:“这几年,校园足球在理论上有了很大进步,地方领导、学校都知道发展校园足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但实践还没跟上。”

 

近日,在福建莆田举行的2017金砖国家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北京U12(12周岁以下)少年足球队以0∶20负于巴西弗鲁米嫩塞代表队,巨大的分差又一次刺痛了国民对中国足球的敏感神经。但在校园足球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所所长吴键看来,舆论对这样一场少年足球比赛比分的高度关注,是很多国人也在把竞技诉求强加于校园足球的表现,“校园足球若想教体双赢,需形成社会对校园足球的共识、达成一致目标、明确操作定位等10个步骤。”吴键表示,首先就是要把重视竞技体育的思维摒除在校园足球之外。

 

如何看待这种中外足球的差距?应该由校园足球的小选手来背这个“锅”吗?如果让他们来背这个锅,那么校园足球能否获得“普及第一”的生存环境?张路表示,中国足球振兴关键在小学,小学足球的关键是普及,普及的关键是理念。从校园足球来说,正确的方向就是“足球要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其他的目标,比如比赛成绩、升学便利等,都不应提倡。”

 

如何让校园足球的开展更能落实在“普及”上?开展班级联赛成为共识。今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验收指标中,“未开展班级联赛”成为一票否决的内容。其他两项“一票否决”包括足球课的开课情况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见,教育部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基本要求均与竞技成绩的指标无关,指标表明,班级联赛的地位已经远高于校队,这对把校队建设和校队成绩放首位的学校来说,已到了转变思想的时候。

 

近年,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的推进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办公室主任刁铁民介绍,2015年10月,在全国校足办的指导下,办公室启动了全国校园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经过两个赛季发展,报名参赛学生运动员总数已超过30万,比赛场次超6万场。全国阳光办也制订了班级联赛规范,从领导重视、学生参与、联赛文化、阳光体育一体化、场地设施、社会评价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7个方面提出要求。班级联赛作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基石作用也逐渐得到认可。

 

但仍有部分地区的学校认为,“如果比赛不计分、不排名,这样还叫比赛吗?”刁铁民表示,以成人角度去理解比赛其实存在误区,孩子对比赛的理解远不像成人那样的功利。

 

在张路看来,比赛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比赛也是足球真谛的体现,是足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他分享了一段北京小学开展小场地足球比赛的视频:一块篮球场划分为3块小场地足球场,用围栏设置好界线后,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场地条件开展普及性的校园足球比赛,比赛不设裁判,不计分,就是孩子自己踢,这和成人想象的足球比赛完全不同,却能带给孩子快乐。

 

有体育老师指出,学校对体育老师的评价体系、考核指标里,校队成绩,尤其在一些重要比赛的成绩占比较大,反倒是普及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往往很难体现在考核指标里。校园足球如果要把普及的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老师的评价体系。

 

至于学生体质的改善,也是校园足球承载的另一项任务。近日,一条学生体质差导致招兵难的新闻再次把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摆在公众面前。校园足球的普及目标是希望能把半数男生和少部分女生吸引到足球场上,通过足球活动增强体质,这对整个青少年体质状况的扭转也将起到引领作用,正如吴键表示,“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


本文转载自体育蓝皮书,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专家称校园足球首要目标是普及而非竞技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