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赛 全运会还给天津带来了什么?

跟奥运会一样,办一届全运会,对于一个地方的体育场馆建设、竞技水平提高、体育人才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引进方面的推动毋庸置疑。任何一届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体育本身。

2017-09-05 17:00 来源:西部网 记者/肖阳熠、李楠、张澍田 0 19269


禹唐体育注:

自设立以来,全运会一直都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全运会也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的作用。此前举办全运会的城市,不是“经济大咖”就是“体育超人”。前九届举办城市一直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之间轮替,从第十届开始,江苏、山东、辽宁和天津等省份才开始陆续承办这一全国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由于有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经历,国人对于奥运会并不陌生。奥运会对于北京,乃至于整个中国的体育事业甚至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提升和改变,我们有目共睹。全运会自2005年起面向全国各省市放开申办后,已经走过了四个省市。“全运经济学”一词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讨论。

  

跟奥运会一样,办一届全运会,对于一个地方的体育场馆建设、竞技水平提高、体育人才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引进方面的推动毋庸置疑。任何一届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体育本身。

  

全运会除了能够推动当地体育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之外,也有人提出“一届全运会能让一个城市的建设量,提升20—25年”,更重要的是推动一个城市的全民健身等民生事业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运会将助推陕西全民健身向前发展

  

中国的首部《体育法》在1995年获得通过,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按照官方的说法,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

  

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

  

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又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

  

按照规划,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日益高涨,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形成了经常锻炼的习惯,即34%的中国人经常性地参与体育锻炼——较7年前28.2%的数据有了大幅提高。这一比例意味着中国积极从事体育活动的人口高达4.34亿。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所催生的诸多自下而上因素的作用,以及政府政策鼓励所产生的自上而下的效应,未来这个百分比还会有进一步增长。

  

目前,北京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的人口比例最高,为50%。国内体育活动活跃人口规模居于前列的其他省市包括,重庆、沈阳、上海和天津。陕西约3800万的人口规模,体育活跃人口以35%排在全国第13位。鉴于国内各省市经济持续发展,各地居民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而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落户陕西,对于陕西体育健康产业、体育活跃人口以及全民健身事业的推动将可以预见。

  

增设群众项目 突出全民参与

  

2017年天津全运会作为“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后首次举办全国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本届全运会采取了许多“新玩法”,鼓励赛会回归大众、回归体育的本质,给予人们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

  

在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方面,国务院的“意见”也提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鼓励各地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

  

天津全运会上,一共增设了19个群众体育项目,还有广场舞、轮滑等多个项目以全民健身网络竞赛的方式登上全运会舞台,让群众喜闻乐见,突出了全民参与主题。梳理这些项目,其中既有太极拳、龙舟、健身气功、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包括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桥牌、围棋等智力体育项目,还有广场舞、柔力球等中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

  

据报道,在天津全运会开幕式之前开展的国际象棋比赛,通过在各地的海选,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名选手前来天津参加决赛,一些少数民族选手还身着本民族服装盛装出席。

  

据了解,天津市政府今年将向天津市民发放5万张“体育惠民卡”,涵盖了老百姓日常健身的所有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力量器械甚至是冰雪项目等。持卡人在全市16个区的63家运动健身单位进行消费时可享受一个年度周期内,满500元最高200元的政府补贴。

  

场馆赛后如何利用?将为全民健身贡献力量

  

国务院“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此外,还鼓励各地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本届全运会期间,陕西头条《秦知道》记者在天津看到,浓厚的运动氛围处处体现着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的口号。

  

在天津南开区一座全民运动中心里,健身房、游泳池、足球场、羽毛球场,处处都是市民挥洒汗水锻炼身体的影子。这里的足球场是天津市首家室内恒温足球场,通过空调等温度控制系统,常年可以保证适宜的温度。有市民表示,这些年天津市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从最初到大学操场踢球,慢慢的选择越来越多,现在选择了在更现代的恒温足球场进行每周的锻炼。

  

全运会期间天津全部投入使用的47个场馆,11个为现有场馆,15个为提升改造,新建21个。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后续利用问题曾是困扰全世界的一个“体育难题”,但这一难题在天津得到了“破解”。

  

在新建的21个场馆中,有众多的场馆建在高校内。天津财经大学体育馆就是为服务本届全运会的新建场馆之一,全运会期间这里将承办篮球比赛。全运会后,该场馆将作为天津财经大学师生们全新的锻炼、学习场所。

  

天津团泊体育中心是本届全运会承办比赛项目最多的场馆群,将举办9个比赛项目,高峰时,将同时进行7项比赛。全运会后,这里将成为天津11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19支球队的驻地。团泊体育中心后勤保障处副主任杨玉琪对媒体表示:“现在这里还是全运会比赛场地,过几年再来,或许我们已经培养出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选手。”

  

而作为本届全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大楼,在全运会后天津也决定将其改造为全民健身中心,继续为天津全民健身事业、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全运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新建的21个场馆,做到了与高校教学需求相结合、与专业体育训练相结合、与基层全面健身活动需求相结合、与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节俭办赛”的宗旨和“谋划在前”的工作方式。


本文转载自西部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除了比赛 全运会还给天津带来了什么?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