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一个产业链

跑步正成为时尚运动,而且越来越火热。

2017-08-09 15:00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吴铎思 0 57630


2017成都国际马拉松日前开始报名,这是国际马拉松赛在成都城区主干道上的第一次奔跑。届时,预计有来自全世界2万名跑友聚集成都。


跑步正成为时尚运动,而且越来越火热。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共328场,全国参赛人次也达到创历史新高的逾280万,常年参加跑步人次超过1000万。与2011年相比,比赛场次增加了10多倍,参赛人次也增加了6倍。根据中国田协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将超过800场,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


从一双跑鞋到一套专业的跑步装,从简单的跑步到旅游业,面对如此庞大并依旧急速增长的人群和赛事,跑步串起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跑步经济”悄然成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展示的数据表明,中国的跑步市场规模已达到50亿美元,马拉松带动了从赛事运营到服务、装备以及保险、医疗、旅游、宾馆等一系列衍生经济活动。


极大的消费空间


“虽然跑步对身体很有益,但还是要懂得保护自己,特别到了一定年纪后,需要‘装备’来保护。”在福建某机关单位工作的罗东强,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他告诉记者,看似简单的跑步,需要购买的装备并不少,“一双鞋子500元左右,一年要废掉好几双,此外还有运动手表、服装、腿套、臂套等。”


参加马拉松是不少跑者的目标。罗东强告诉记者:参加一场比赛,全套装备费用在2500元左右,路费和住宿费有差别,省内的1000元就可以解决,省外的3000元到4000元左右。“很多人每年在跑步中花费上万元。”


跑步运动看似门槛很低,但背后却蕴含着极大的消费空间。仅就跑步装备而言,这一块的消费规模就体量惊人。资料显示,运动经济中,跑步产业占据了其中的30%。


中国田协联合尼尔森公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跑步者每年用于购买时尚运动服和跑鞋等必要装备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而经验丰富的核心跑者人均花费4594元,大部分用来购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等高端专业装备。


据了解,在国内,参加马拉松赛的群体目前已有近千万人。依照当前马拉松赛事数量连年翻倍的趋势看,中国的跑步人数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这意味着跑步经济这块蛋糕会越来越大。


掘金跑步经济


对于越来越多人喜欢的跑步,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近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多家商场的运动商品区,大部分运动品牌都将跑步系列鞋服放在了显眼位置。而且装备齐全,跑鞋、护膝、腰包、水壶、压缩裤、紧身衣和有GPS功能的手表,一般的全套价格在千元以上。


“最近几年跑步鞋更受消费者欢迎,跑步系列的服装也卖得很好。”福州一家运动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实体店对跑步经济重视,网店也在积极争一杯羹。运动手环、跑表,还有能量胶、蛋白粉都成了网购热销货。卡路里跟踪软件、热量追踪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些智能又时尚的消费品,随着跑步的盛行也成了网店的新宠。一些带有运动相关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价格都需要上千元,却也有着不俗的销量。


“跑步经济”形成的产业链以及巨大的商业利润让人兴奋,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全民健身中名列前茅的路跑运动,必将牵引出一片新的体育产业“蓝海”。


在跑步资源方面的积累,一些企业并不只是简单地通过赛事赞助来实现。年营收已经突破100亿元的安踏,将目光投向了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推出首款智能跑鞋。2016年年报显示:安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特步全国8家工厂业绩全线飘红,电商销售增长迅速……“跑步经济”正带动鞋服企业业绩复苏增长。


记者了解到,除了装备、赛事,跑步还激发了旅游、互联网、培训等领域的经济潜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面上同时存在着近150款跑步相关软件。跑步应用通过提供工具服务或社交服务,聚集了庞大的跑步爱好者,它们凭借积累的用户,通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和比赛,不断创造着更多的经济价值。


在跑步培训上,一些机构组织的马拉松赛事运动培训班,大都出现爆满现象。除了大规模的培训班,针对个人的跑步培训机构和跑步私教也特别吃香。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马拉松赛事在近几年越来越火爆,一些专业人士非常看好马拉松市场。经济学者认为,马拉松不仅带热相关体育产业上下游,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据调查,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赞助品牌印象更加深刻;68%的受访者表示,赞助商品牌对他们的吸引力比以前更大;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倾向于购买赞助商的产品。


今年,在厦门举行的厦马开跑后,媒体报道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以运动员及后勤人员身份参与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外地人员有39599人,其人均消费为2823.84元,外地运动员和后勤人员为厦门带来总收入为11182.13万元。其中,来厦住宿、长途交通(单程)、餐饮和购物的收入占据了前四位,分别达到了3261.41万元、2773.87万元、1962.05万元和1885.51万元。”


举办路跑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2016年广马报名费收入就高达1000万元。而这只是马拉松运营收入的冰山一角,更大头的收入来源在赞助费上。据厦门马拉松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的厦马为厦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2.3亿元,带动经济效益为3.25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幅度为20.1%。


巨大的经济带动和品牌传播作用,还让马拉松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推介旅游、拉动消费、提高知名度的上佳之选。“马拉松旅游”也成为一种风尚,很多旅行社专门开发多条马拉松旅游线路,从赛事报名、护照证件、交通住宿到赛后旅游的一条龙服务,受到了很多马拉松爱好者的欢迎。


本文转载自工人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跑出一个产业链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