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提高、专业——“学霸球王”其实可以这样培养

一边踢成全国冠军,一边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人生是否有种走上巅峰的感觉?在不少中学校长眼里,在外人看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却并非天方夜谭。恰恰相反,在国内很多足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学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7-08-08 17:00 来源:新华网 记者/郑昕 0 18200


禹唐体育注:

一边踢成全国冠军,一边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人生是否有种走上巅峰的感觉?在不少中学校长的眼里,在外人看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却并非天方夜谭。恰恰相反,在国内很多足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学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8月5日至6日在陕西宝鸡召开的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年会暨校长研讨会上,众多与会校长纷纷道出培养“学霸+球王”的秘方。

  

普及:让兴趣播下参与足球的种子

  

北京市八一中学副校长戴为告诉记者,上个月学校初、高中足球队参加北京校园足球联赛决赛,拿到的1300张票远远供不应求,甚至在中学生足球比赛出现了倒票的“黄牛党”。“学校师生和校友在看台上穿着统一的文化衫,气氛热烈火爆,这足以说明一个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有多么的重要。”

  

“我们也有同样的故事。”培养出赵达裕、胡志军等多位国脚的广东省广州市五中副校长褚秋平接过话来,坦言在5月第三届富力杯决赛上,学校将初一、高一学生组成拉拉队助威团,营造浓厚的赛场氛围。“比赛结束后我们还邀请足球特长生在国旗下讲话,并在升旗仪式上为他们颁奖。这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足球文化品牌和学校的凝聚力。”他说。

  

“做大分母抓普及、做强分子抓竞赛”,这是教育界对当前国内校园足球发展方略的一致意见。不少足球强校校长认为,校园足球肩负着扩大足球人口和提高足球水平的双重任务,而普及足球运动无疑是最基础的工作。

  

“兴趣是学习之母,让学生们喜欢上足球是最重要的。”福建省厦门二中校长吴启建坦言,只要是从这所有着百年足球传统的学校出来的,有一个同样的标签就是“都会踢足球”。“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足球班学生,入学后都要来到学校的足球陈列馆,了解足球发展的历史。”

  

吴启建说,正是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影响、传承,厦门二中在普及方面早已形成“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年年有赛事”的态势,还走出了卓仁禧、洪伯潜两位会踢足球的院士。

  

为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不少条件较好的学校都会开展与足球有关的“嘉年华”活动以及校园绘画、摄影、作文大赛等,就连身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宁夏灵武一中,也实行一种叫“足球清仓”的做法,把学校仓库里的足球都分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操场玩、回家玩,丢了、坏了再给补上,不刻意搞比赛,而只是培养兴趣。”该校副校长陈刚说。

  

提高:“不让孩子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别看他们现在拿了冠军高兴,昨晚还都在房间里写暑假作业还写得‘嗷嗷叫’呢。”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足球队教练兼队医马黎说。在宝鸡问鼎本年度中学生暑期足协杯赛冠军的成都七中,综合实力在国内属于一流,因此对球员们的要求自然也是学业、球技双提高。

  

“说实话这批孩子在入校时学习成绩都相比文化课学生要差一些。我们学校采取‘二帮一’的模式,就是一名老师、一名成绩优秀学生帮扶一名足球生,取得效果很好。即将进入高三的这批学生前段时间参加高考摸底考试,大部分人都在一本线以上。”马黎说。

  

马黎表示,不同于很多学校专设足球班,成都七中是把足球特长生“撒”进平行班里,“就是不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只有在外出比赛时或是进行完大赛后,这批学生才有机会在一起补习,以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

  

无独有偶。此次前来宝鸡参赛的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生,也在比赛之余借用当地学校的教室进行晚自习。学校副校长彭云坦言,这所今年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初中组冠军学校,致力于培养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新“三好学生”,对于孩子们学业的狠抓自然必不可少。

  

“这些学生毕竟有很多以后不从事足球,而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只有把他们培养成心智健全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出足球的育人目的,也才能达到家长们把孩子送来时的期望和嘱托。”彭云说。

  

“有时候足球还成了学习成绩提高的动机。”宝鸡中学副校长刘福永说,“前几届我们有一名学生特别喜欢踢足球,老师不让自己就偷偷踢,于是老师给他立了规矩,每一次考试进步10个位次,就叫上他外出打比赛,但退步就要从足球队除名,这样就把他学习文化课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这虽然只是个例,但也说明了只要真抓紧,德育、智育和体育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专业:让专业的学生有更专业的上升渠道

  

对于那些从校园中涌现出的足球潜力好并有志于未来“吃足球饭”的学生,除了在校期间给他们提供最专业的培训与指导,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也是校长们十分关心的一个方面。

  

“我们和知名高校建立优秀生源基地,今年高考中20多个足球特长班的孩子里,有2人进入北大、清华,18名进入重点大学。这批学生在2014年就拿到过全国比赛的冠军。”重庆市第七中学副校长林豫骄傲地对记者说,学校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探索足球小班教学模式,形成学、训、吃、住、赛、奖的培养系统,保证足球特长生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全国比赛,并通过每年学业与球技的双重考核给予奖学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

  

北京市清华育才实验学校是一所由清华大学退休教师集资筹建的民办学校,校长李江州表示,学校吸纳的农村学生比较多,基础较薄弱。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出路,学校从2009年起专攻女足,并在2014年和2016年两获全国冠军。因此,学生接到了多所大学抛来的橄榄枝,毕业大都进入了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院校。

  

“校园足球队不同于专业足球队,必须保障队员的文化课学习,他们最终毕业需要升入大学,才能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才能保证校园足球后继有人。”李江州说。

  

“在专业培养方面,我们的做法则是将俱乐部活动联赛化,以赛代练、以练代训,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现并选拔优秀队员,按照职业运动员的标准强化训练,包括出国培训,以求培养出高水平后备人才。”戴为说,八一中学在1997年就创办起一家足球俱乐部,当做专业人才的后备军团,多年来培养出足球骨干200多人,向职业俱乐部输送20余人。

  

“校园足球的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研讨会上表示,只有通过竞赛才能把体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出来,真正让学校成为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冠军力量。这其中,高水平的足球特长生无论是进入俱乐部还是考入大学,学校都需要帮助他们营造能够更顺畅的上升渠道。“在专业性、普及性和提高性方面,各校都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与模式,也是学校应该坚持走的一条路。”他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普及、提高、专业——“学霸球王”其实可以这样培养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