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家口申奥成功两周年 崇礼冰雪旅游促发展

7月31日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两周年的日子,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两周年之际,记者再访崇礼。这个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的北方小城,正因雪而变。

2017-08-04 12:00 来源:中新社 文/陈林 0 65230


7月31日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两周年的日子,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两周年之际,记者再访崇礼。这个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的北方小城,正因雪而变。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花开北京,花落崇礼”。距北京220公里、取儒家核心思想“崇尚礼义”的崇礼,成为雪上项目主赛场,从燕山山脉与阴山山脉交汇深处走上了世界前台。


两年过后,再谈申冬奥成功,黄土嘴村的刘素英少了些当初的激动,却多了几分笑容。这个曾因“老下雪,还老厚,开门都费劲”而“有点儿讨厌下雪”的农村妇女,如今因雪而富,家人也多从事相关产业。


这是记者第二次走进山脚下这个农家小院,院落干净依旧。寓意吉祥的饰品,高挂在树枝头,新增的摇摇椅,供游客纳凉小憩,曾是家庭口粮的玉米棒子,多年前已是装饰物。


院内,几棵果树长势正旺,采摘过后的杏树只遗漏了几颗,一串串青色李子要压断枝条却仍未成熟,诱人果子小露红脸,若想品尝还需等待。不同时节的果树,将主人和住宿游客的口福“延期”。


随着滑雪产业发展,到这里的游客日渐增多。十多年前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紧邻雪场的刘素英借钱开了农家乐。


这个周末,9间正房几乎都住了人,其中北京客人居多。有的房间是炕,有的是床,这满足了客人的不同习惯。两侧偏房,一边自住,一边用作厨房。


“今天还有5个人来。”刘素英笑着说,家里都住不下了,还有个10人团只能婉拒。原来冬天客人多,现在四季都有,虽然有时多有时少,但“断断续续一直有人”。为提升住宿质量,数年前为每间屋又新加了卫生间。


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做了一名滑雪教练,今年刚结婚。提及儿子,刘素英又笑了:当地发展了,孩子不用再外出找工作,“收入也比一般上班的强”。冬季外的时间也没闲着,买了大型机械,随着当地建设加快,“(接到的)活儿还可以”。

丈夫惠万兵是2.5公里外一家雪场的保安,在那里已干了七八年。此前,他和妻子主要依靠种菜、养牲畜为生,收入“供孩子上学、家里生活”。当地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后,就不再养殖。


从小院望出去,山上郁郁葱葱,“还能看见雪道”。惠万兵感慨说,相比十几年前,现在生态好多了,“下雨很少发大水”。


村外,路边的冬奥巨幅海报相连一起,成了新的“宣传墙”。雪花状的路灯,名字带“雪”的酒店、雪具租售商铺,户外大屏幕的滑雪比赛……沿路进入县城,雪元素随处可见。再加上宜人的温度,盛夏时节的崇礼,让人感觉清凉舒适。


曾任冬奥申委副秘书长的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时的情景:刚建雪场,路也不平,想找地儿吃饭却“找了再找”。


经常往返于北京、崇礼的他,申办冬奥时一月最多来了13次。赵英刚说,滑雪发展带动了很多人气,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来滑雪的人多了,关注崇礼发展的人多了,投资的人也多了。“从申冬奥到现在的变化就更快了”。


晚间广场上,身着“文明崇礼因我而精彩”T恤的市民,正排练舞蹈。不远处,几个滑板少年欲在空地处一试高低。马路上,北京、天津等外地车牌随处可见。高档咖啡屋、星级宾馆早已不再新鲜,就连各类国际、国内的重量级冰雪赛事,近年也成“常客”。


张家口市崇礼区区长赵赞说,随着京张携手申办冬奥的成功,崇礼也走向了国际舞台。未来将抢抓筹办冬奥的机遇,充分放大奥运效应,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展,努力打造体育之城、活力之城、文明之城,确保交上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本文转载自中新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北京张家口申奥成功两周年 崇礼冰雪旅游促发展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