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足球裁判们

虽然将联赛违纪行为频发的根由“扣”在裁判身上并不客观,但在本赛季百余起违纪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例的诱因都与“裁判问题”有关。

2017-07-21 08:30 来源:网易体育 文/阿语 0 100950

7月13日,中国足协裁判办主任刘虎前往青岛,对在那里举行的中甲联赛裁判员阶段总结作督导,这个赛季的中超、中甲,忙坏了刘虎,也忙坏了中国足协。


算上此次会议,裁判办有关本赛季职业联赛裁判员的专题会议已经开了不止一两次,但裁判引起的争议却从未间断,足协纪委会的罚单也还是一张接着一张。


虽然将联赛违纪行为频发的根由“扣”在裁判身上并不客观,但在本赛季百余起违纪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例的诱因都与“裁判问题”有关。


裁判办与足协绞尽脑汁寻求变化与突破改善联赛执法,但受到现实因素的限制,目前国内裁判队伍不够壮大,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联赛对优质裁判的高需求,攻坚这样的难题好比一项系统工程,足协、俱乐部和联赛从业者都需要沉下心来,而不是推卸责任或者互相攻击……


祸起萧墙


在中国足协例行新闻通气会上,新闻发言人黄诗薇向媒体通报了协会有关联赛治理的3个工作“方向”,而首当其冲的一点竟是“完善裁判管理与执法工作”。在6月28日长春举行的中超阶段总结会议上,几乎所有与会俱乐部都把“裁判问题”抛给了主持会议的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局长马成全。


尽管后者一再强调足协将不遗余力打击赛场内外违纪,但马成全和参会的刘虎都不可否认,裁判不力持续困扰着联赛的健康发展,重大的错漏判是联赛出现不稳定因素的诱因之一,因此在教育、引导俱乐部守规矩同时,足协也必须强化裁判队伍建设、优化他们的执法水平。


不巧的是,会后仅仅几天,中甲赛场就发生了“容大退赛”及裁判被打的恶性违纪事件,虽然争议判罚不是“言退”和施暴的借口,但当值主裁黄翔最后时刻判给卓尔的那粒点球是事件导火索,赛后也被认定是误判。这一事件给原本背负重压的广大职业联赛裁判员有添了一堵。而恒大队集体拒与裁判握手、国安伊尔马兹与李昂冲突的发生,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与裁判控制比赛不力不无关系。


当改变其他人的工作举步维艰时,中国足协唯有从改变自身工作上寻找突破。足协上周通气会传递的“新精神”实际上是会前两天马成全与刘虎等人“紧急碰撞”的结果。于是,很快关于足协即将试用“底线裁判”、考虑明年推出“职业裁判”的讯息传遍互联网。


但就现实条件来说,国内职业联赛裁判员欲在短期内摆脱“违纪事件背锅侠”的尴尬局面,几乎不可能。


裁判也是稀缺资源


说到此,就不得不提到目前中国足协在册优质裁判的稀缺问题。虽然目前中国足协拥有7名国际主裁、9名国际助理裁判,这样的“国际哨”持有比重在国际上并不算落后,但优质裁判的基数却非常少。


以本赛季为例,获得中超、中甲执法资格的本土裁判员总计才120人,其中中超、中甲各60人,中超主裁30人、助理裁判30人。目前中超全季共240场比赛,按理说,每名主裁单季能够执法的场次在8到10场左右,但实际上情况却不是这样。


像马宁、傅明这些主裁佼佼者一个赛季下来的平均执法场次为20次左右。而其它裁判执法场次则依次减少。中超裁判还要执法足协杯赛事及中甲比赛,但由于国内裁判员执法能力、经验参差不齐,不同裁判执法联赛的场次也不同,有些裁判顶着主裁身份,却只能在第四官员位置上“学习”。


比如今年裁判办将6名年轻裁判“提”到中超执法队伍中,但截止到中超半程结束,只有1人获得过主裁机会。马宁、傅明、王迪等国际裁判虽然还要利用联赛间歇赴亚冠等国际赛场上执法,但他们依然是裁判办任用频率最多的裁判。


不是足协偏爱他们,是其余大部分裁判的执法能力不足以令俱乐部信服,有俱乐部甚至直接点名道姓不欢迎某个或某几个裁判执法本队比赛。


选派裁判也有学问


事实上,自从2009年足球系列贪腐及黑哨丑闻被曝出后,中国足协有关裁判的工作就陷入“非常态”。


中国足协为平抑来自俱乐部方面的质疑,推出了抽签定哨这一有违国际惯例的联赛裁判选派办法。但形式上的公平,却因为不同裁判能力不同而造成结果的不公。一些毫无经验的年轻裁判被“揠苗助长”硬推上联赛执法一线,比如来自大连的小张雷当初就是被破格“提拔”为国际主裁的,但因为频出重大判罚失误,他后来被降格为国家级,甚至一度委身中甲执法,他能够重返国际裁判队伍中来,也得益于此后几年的卧薪尝胆与积累。


既然国内优质裁判有限,抽签定哨不能遏止昏哨、嫩哨此起彼伏,那么中国足协又想到了启用外籍裁判援助执法,只不过在“洋哨阻碍土哨培养与发展”声音作用下,外籍裁判从2015赛季,也就是刘虎开始出任裁判办主任这个赛季渐渐淡出国内赛场。


刘虎在与足协同事私下沟通的时候,曾表达过自己内心的苦闷,这份苦闷来自整个国内职业足坛的浮躁,在他看来,和国家男足一样,中国职业足球的裁判工作也不能依赖外力,挖掘、培养本土裁判要“慢工出细活”。可各俱乐部在付出巨大经济投入之后,又怎能耐住性子容忍裁判因成长而犯下的错误?


既然矛盾不可调和,裁判办和足协就不得不另辟蹊径,提高裁判工作改良的效率。据了解,目前困扰裁判办最大的难题毫无疑问还是裁判员选派。从上赛季开始,裁判办调整了刘虎到任之前抽签定哨及软件排哨的“死办法”,而是结合裁判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前期执场表现,同时依托于科技软件计入各种“选派原则”,综合敲定联赛执场安排。即便如此,选派的复杂程度仍超出外界想象。


比如,受客观因素影响,目前各级职业联赛裁判中,注册地在北京的裁判较多,在7名现役国际主裁中,就有傅明、艾堃、关星三人属地在北京,之前就有不少球迷因此质疑国安受“照顾”,但这纯属躺枪。在指派国安队比赛的执法裁判问题上,裁判办需要规避的因素会更多。而即使满足属地原则,“轮休”、“连判同队”等因素也必须考虑进去。这也是为什么傅明、马宁等优秀裁判执法场次远多于其他裁判的原因所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足协放出“职业裁判”的声音实际也是情非得已。由于目前所有执法联赛裁判员都为兼职性质,因此在裁判员指派问题上,足协还需要考虑裁判员的精力以及意外伤病等因素。推出“职业裁判”显然也不是改换一下称谓那般简单。如果不能给予裁判安心的保障条件,那么这样的想法只能停留在愿景之中。


在足协裁判办的设想中,“底线裁判”、“VAR(视频助理裁判)”的引进听起来都那么令人兴奋,但落实起来却举步维艰。这是因为无论哪种先进技术,都要以人为本,也就是需要有量足技术能力高超的专业人员具体操作。目前,就连普通裁判的指派都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局,足协又能从哪些渠道及时调配到合适人选满足这些改进需求?


在长春会议上,或许是迫于来自俱乐部的压力,刘虎首次向俱乐部公布了中超前14轮出现重大错漏判裁判员被处罚的数据统计,其中主裁判被累计停赛的场次达到20场。但正如国际足联前任主席布拉特所言,足球比赛的判官是人,是人就不可能绝对避免犯错误,足球界应该对裁判予以充分的信任与宽容。


从目前中国足协一些举措来看,他们的确正努力寻求一些新方式改善裁判工作。但就像29岁的黄翔一样,他要圆梦世界杯执法,就需要经历风雨,容大退赛事件对他来说既是教训,也是一次难得的历练。


中国足协和裁判办也理应具备相当的扛重压能力,无论如何,都应该把培养人、育人作为基础工作全力以赴。人才充裕了,技术层面的改革才有成功的基础。


本文转载自网易体育,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曝一裁判曾被足协硬推上位 频出重大失误后惨被降级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