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差”的背后

体格指标反映人的身体质量,只是体现体质健康的因素之一,“且数据也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较之日本也更高。”更重要的是,体能指标的全面不足,反映了“我国学校教育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还存在。”

2017-06-28 1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梁璇 0 109695


禹唐体育注:

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闭幕,论坛上,由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日本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受到关注。


该项成果历时3年,分别在中国与日本的4个城市或地区,对近两万名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运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测试后完成。结果显示,“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但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


1993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从那时起,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较量”便附着了极低的沸点,备受关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引用数据表示7~17岁的中国男孩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2.54厘米”像一块石头被砸进湖面,激起社会对我国青少年体质的集中关注。


然而,根据《2010年中国国民体质健康报告》与《2010年日本国民体力及运动能力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日本7~18岁男性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3.20厘米和152.30厘米,中国身高数据高于日本。而《公报》中关于“中日两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的最新数据,也证明了中国孩子相较日本同龄人在身高上的“优势”——2014年和2016年,该年龄段中国男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54.3厘米和157.2厘米,日本男生数据分别为150.6厘米和151厘米;该年龄段中国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50.1厘米和151.5厘米,日本女生数据分别为145.5厘米与146.4厘米。


“身高更高不代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好于日本。”据“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介绍,体格指标反映人的身体质量,只是体现体质健康的因素之一,“且数据也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较之日本也更高。”更重要的是,体能指标的全面不足,反映了“我国学校教育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还存在。”


发布《公报》前一晚,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尹小俭又核查了一遍PPT,他特意在结论的第二条中加了一个括号,将其完整为“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2016年7岁女生除外)、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显著高于中国。”括号里的内容,被他笑着称作“希望”,因为相比2014年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方面的差距,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力量、速度体能指标在低年龄段与日本的差距有所缩小,部分指标甚至显著高于日本。“新生一代的孩子和日本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数据表明这些年新的课程改革、阳光体育等政策的推进有所成效,如果继续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变学校体育的生态,将来体能指标超过日本并非不可能。”


“低年龄段差距缩小,高年龄段差距仍然明显,与我们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关。”在季浏看来,“科学合理”的方式正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探索的重点,当前,应试教育的特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为“考什么就学什么”,导致大量体育课呈现为“三无”课堂,“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正是这种碎片化的体育教育,让不少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也无法掌握一门体育运动,“老师都在教学生‘单项技术’,最后中国学生似乎打篮球只擅长胸前传球、排球只擅长垫球等,缺乏实战对抗,更谈不上战术了。”就像不少孩子有丰富的英语词汇量,却很难主动开口说一个完整的长句。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成立,主要进行中国儿童青少年与国外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本届论坛上,季浏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华东师范大学版)》,完善了部分测试指标和方法,“与国际发展趋势相吻合,更利于进行国际间的比较”,他表示,这次《公报》也得益于此,但在他看来,每次到日本收获的不仅是数据,还有日本体育课带来的启发,“大运动量、项目特征明显”。


“无论30多摄氏度的夏天还是飘着雪花的初冬,学生都在室外的泥沙跑道上穿着短裤汗衫上体育课,下课后汗流浃背,满身污泥。”季浏注意到,日本体育课让学生得到的是完整的运动体验,并非单一技术的重复学习,“中国的体育课课时算多的,但效率不足。”


为提升体育课效率,季浏在借鉴日本等国家体育课的基础上,推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除要求学生着“短袖短裤”上课、提倡运动技能学习以活动和比赛为主外,着重强调了课程运动密度在75%以上,运动强度每节课平均心率125-160次/分钟,“即在40~45分钟体育课中,学生运动时间至少达到30分钟。”而这一标准更结合了本土国情,“学生的运动负荷仍不敢定太高,安全问题仍是高悬的剑。”毕竟,当前我国提高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高度依赖于体育课。


季浏的观点得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陈蔚云的支持,“中国孩子在体能指标上的不足,除体育课教学质量有待改进外,社会生态模式更有待完善,即便课堂上,体育老师拿出最优质的课程,也难以弥补体育课外孩子运动时间的严重短缺,下一代的体质健康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行动。”


可现实在呼吁面前表现顽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汪晓赞正在进行一项体质健康问题的现状调查,根据先期研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得分随年龄增长出现上下波动,波谷非常一致地出现在5年级、6年级和9年级,“这个阶段通常是小升初和初升高(记者注:部分调查地区为五四学制)。”升学成为推测的原因之一。但汪晓赞强调,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很大一部分学校不可控,需要家庭和社会参与。”


“日本儿童近30年来身高变化不大,至2000年肥胖儿童有所增加,2000年以后肥胖几乎没有变化,反而,偏瘦儿童不断增加。” 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教授中田贵博表示,在体能方面,“1985年最高,最近30年也呈现显著下降。”在他分析的原因中,学校之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正是影响日本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他用一组数据表示,1970年,日本小学生睡觉时间约为晚上9点07分,起床时间为早上6点30分,36年后,睡觉时间变为晚9点42分,起床时间为早6点42分,“最近,这种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但电子游戏的介入并不容易遏制,在一项针对3岁到6年级儿童青少年的调查中,“30%3岁的孩子、50%4岁的孩子已经接触电子游戏,此外,几乎所有小学高学年学生均玩电子游戏,且游戏时间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即使在幼儿园平均每天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也将近50分钟。”被电子游戏挤占的,正是学生户外运动的时间。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国际上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全球都呈现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动的状况,缺乏身体活动更是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常态。”汪晓赞表示,因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已经导致肥胖、慢病低龄化,“由此导致疾病、对家庭经济与幸福的潜在危机不容忽视,有文献表示,为此造成每年经济损失,相当于再建3个长江三峡工程或重建大地震后6个汶川新家园。”一场“慢”下来的比赛正在全球打响,而比较之余,合作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中日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差”的背后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