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联赛不是体育市场化改革的唯一出路

这几天,人们似乎忽略了之前李玲蔚、姚明、郎平、王海滨、李琰、申雪等人广受好评的职位调动,并将这轮体育改革的主导者推到了风口浪尖。

2017-06-27 14:00 来源:禹唐体育 0 85010


禹唐体育注:

自古以来,改革都不是什么祥瑞之事。若不是万不得已不改不行,一般而言都不会轻易启动改革程序,而一旦真正启动,就是“刀必见血、人必带伤”,引发朝野震动。


这几天,人们似乎忽略了之前李玲蔚、姚明、郎平、王海滨、李琰、申雪等人广受好评的职位调动,并将这轮体育改革的主导者推到了风口浪尖。


奥运期间,我们固然为中国运动员们的为国争光击节叫好,但与此同时,苛责奥运模式对真正提高全民体质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的声音也已经不绝于耳。由此,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按主次之别被分为了两个方向——重视大赛成绩的,以及重视全民参与的。


许多年来,重视大赛成绩始终是中国体育的主流,也是彰显中国国家风采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上升,通过体育来显示国力的需求已经相当有限。虽然国际大赛上的成绩依然关键,但比起金牌,人们更关注的是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每个人独特的成长故事。当然,场边花絮也颇受人关注——傅园慧的走红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么究竟该如何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全民体质呢?一般来说,坚持市场化,打造职业联赛是个通用的方法。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这两个市场化程度相当之高的运动项目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成熟的职业联赛,即使是中国这样刚刚起步的市场,足篮球同样拥有着较高的市场化水平。



得益于此,关注足篮球的球迷占据了体育迷中的大多数。虽然关注度高,但职业联赛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大众参与的火热——比如截止去年底,中超联赛的市场化水平要高于CBA,但大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却并未超过篮球运动。其中的原因时多样的,禹唐想要指出的是,发展职业联赛只是增加大众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


必须承认,如今乒超的开展难言顺利,比起其自身定位的职业联赛,它在众多国乒将士眼里或许更多地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训练赛。之所以要对乒乓球动刀,最大的原因也是出于项目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或者更精准的说,是推出真正的职业联赛的需要。


然而就像我们开头所说的那样,所谓改革都是不得不改才行之,那么乒乓是这样的吗?多数人显然并不认为,作为在所有奥运项目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中国队,从竞技上来看已经达到了极致,甚至韩国之于射箭,美国之于篮球都无法同中国之于乒乓球的垄断地位相抗衡,在这样的局面背后,自然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



同李永波教练带领下的羽毛球队在里约奥运上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不同,人们认为在国乒表现抢眼的情况下突然撤掉已经竞聘成功的总教练,且不允许国乒队员对此议论太多是绝对有问题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多的人并不会去关注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因为一直以来,乒乓球就扮演着国球的角色,同人们有着民族情感上的关联。换句话说,以金牌论胜负的概念深埋在多数人心中,不过这无可厚非。


因此,我们不妨分为两部分来看待所谓的对错问题——撤掉总教练一职(不仅仅是撤掉总教练个人)是否正确,以及不允许国乒队员评论太多是否正确。


在第二个问题上,似乎并不存在太多的争议。现如今,上级这样简单粗暴的告知并禁言的方式早已显得同时代格格不入。而在第一个问题上,禹唐认为撤掉国乒总教练一职从追求大赛成绩而言并不明智,但在乒乓球项目的市场化或者实现被说滥了的“扁平化管理”上,仍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过稍显矛盾的是,之前的国乒总教练恰恰是乒乓球项目市场化进程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只是国乒采取的思路并不是大力发展联赛(这也不是国家队总教练的职能),而是通过自己的尝试,以及同各方展开积极的市场行为,来增加乒乓球项目的关注度与话题度。事实上,此次事件之所以在社媒上被持续热议,同国乒队在里约奥运会后所取得的市场成绩是直接相关的。


职业联赛的思路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么以三创为代表的,目前国乒主导的市场化之路是怎样的呢?


最值得注意的,自然是里约奥运会后,国乒所带来的粉丝或者说迷妹效应。教练与队员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积极互动,积极参加各项媒体与市场活动,吸引了大批粉丝的眼球。


张继科或许是目前中国体坛拥有最多粉丝的运动员。每当有他参加的比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批迷妹都会汇集在比赛现场,她们会头戴张继科名字的配饰,手握加油助威的横幅,到了场内后给张继科加油的声浪更是如排山倒海一般,纵使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马龙的人气也无法与之匹敌。毫无疑问,在目前的中国体育界,这样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虽然迷妹们不完全是冲着乒乓球这项运动而来,但也通过这项运动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某些意义,由此从客观上对这个项目的市场化、年轻化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助推。


例如就笔者的亲身经历而言,在去年“地表最强12人”现场,我身边就有不少女粉丝在那儿自言自语:“怎么办呢?比赛我还看不太懂,不行了,我要赶紧去学学乒乓了。” 


同时,国乒队通过与腾讯体育这样的企业携手,将之前无人问津的直通赛打造成了一项精品赛事,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而日前引发轩然大波的成都公开赛同样获得了可观的收视率——要知道,这还是在中国男乒退赛的情况下。



据禹唐日前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成都公开赛豪取了本周央视体育频道收视榜前十中的八席。所以从现阶段而言,禹唐认为乒乓球的三创已经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和过去相比,无论是项目的市场关注度还是粉丝活跃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粉丝对于个别知名球星的追捧,她们也开始慢慢试着去了解这项运动,并以自己为支点影响身边人,促使更多潜在球迷共同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


这样的效果,不就是所谓的乒乓球市场化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吗?毕竟改革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当然,也有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忧:从竞技角度而言,饱受伤病困扰的张继科在赛场上的统治力已经大不如前,不出意外的话退役也就是这几年的事。那么在张继科之后,谁又能继续延续这样的关注度呢?


事实上,这样的难题不仅仅出现在国乒的三创上,对于任何职业联赛,类似的问题也始终是其运营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西甲主席特巴斯就曾告诉禹唐,在C罗和梅西这样的巨星离开后,西甲联赛如何能在世界足坛获得足够的吸引力始终是其反复思考的难题。同样,对于NBA这样的商业联盟来说,成熟的“造星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运营环节。


因此,乒乓球要想延续如今市场关注度大涨的局面,除了队员们继续在国际赛场上有所发挥外,也需要乒协、球队与媒体的共同努力,来推动某种程度上的“造星”计划。



另一边,即使我们主推职业联赛的市场化思路,同样的问题也依然存在。乒乓球职业联赛在推进市场关注度,增加大众参与度方面的成果,并不能得到任何的承诺,其周期也需要我们等待更长的时间。毕竟国球在人们心中,要从国家属性下到纯粹的市场属性,必然要历经一段很长的过程。


更何况,人们的闲暇时间是固定的,乒超联赛要想从无到有,占据更多人有限的闲暇时间,那就需要其击败英超、NBA、中超与CBA,并让人们有选择性的放弃娱乐节目与活动,来关注乒超联赛。谈何容易?


不难发现,运动项目的市场化改革不只有一条路,至少就乒乓球来说,现在的三创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真的有必要大动干戈去改变现有的市场化思路吗?毕竟乒乓球真的还没到不得不改的地步。


我想,这也是大家共同的疑惑。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