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规则加速改革的背后,是商业因素的推动

足球规则的合理演进也是必然趋势,从何处“动刀”在球迷这些局外人看来可以是天马行空,让他们看个爽快,但对于球员这些“内情人”来说,才是直接诉求。

2017-06-27 12:00 来源:最速足球 0 86508


在葡萄牙对墨西哥的比赛上,佩佩的进球被取消,他成为了本届联合会杯视频助理裁判(VAR)的第一个使用者。随后视频助理裁判又协助判定葡萄牙球员塞德里克的进球有效。这场比赛对于葡萄牙来说,VAR看起来刚正不阿。三个比赛日过后,VAR出场五次,全部判罚成功,它的频繁出现成为了本届联合会杯的一大焦点。


这项规则推出让一些曾经的误判受害者拍手称快,温格就是视频助理裁判的拥趸:“毫无疑问,我会希望2006年欧冠决赛埃托奥打入扳平球时就有录像裁判技术,因为那是一粒越位球,而我们在比赛还剩30分钟时还是1-0领先。我在那里和这座奖杯擦肩而过,对我来说,那正是最重要的一座奖杯。”


也有人认为VAR的判断时间会导致比赛不流畅。而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最近在一份名为“公平竞赛”的足球规则改革建议中又提出了新提案:每次皮球出界都进行停表,并把足球比赛时间从90分钟降到60分钟。也就是说,足球比赛可能会越来越像篮球比赛,未来会用视频辅助判罚,也会把在比赛中断时停止计时。


为了规避部分比赛双方在胶着情况下的误判,2013年,NBA就开始效仿NHL(国家冰球大联盟)采用了即时的录像回放中心,对于一些关键的判罚,裁判都可以通过现场的录像回放来帮助判决。


一般来说,篮球比赛的攻防回合数更多,加上裁判组的清晰管辖以及更高的比赛时间支配度,大多比赛很难因为一个判犯而影响整个局势。而足球就不一样,有限的回合让一些争议判犯轻松占据主动,稍不留神,一场焦点比赛可能就被裁判一些鲁莽而摇摆不定的决定所影响。不过关于引进视频助理裁判的问题,足球界此前一直十分谨慎。


“足球与篮球相比,它的连贯性、故事性就在于比赛的停停起起,在传播中包括参与者自身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悬念感。如果说,一定要以非常严苛的时间来判定,那其实是非常‘美国体育’式的改变。”在国内足球人颜强的眼中,这样的改变似乎是一种“畸变”。


“其他体育项目会根据新出现的科技而改变规则,但我们不这样做,保持了足球的魅力和流行。”面对引进门线规则的提案,时任FIFA主席布拉特曾这样说。但自从因凡蒂诺接替布拉特上任后,足球历史的车轮就飞快转动起来,世界杯扩军,足球规则大幅修改,这些事情都在短短一两年内发生了。


IFAB还提出了更疯狂的构想,范·巴斯滕甚至有过取消越位规则的提议。当然,认可程度来看,VAR似乎更受欢迎一些,因为它可以解决让很多球迷、球员、教练赛后咬牙切齿的误判问题。


而60分钟加停表的构想也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除了与视频助理裁判制更加搭配,现实数据也支持这个改变。据统计,节奏快速的英超联赛,场均净比赛时间(剔除球出界、犯规、进球等“死球”状态下的时间)只有56分钟。体力充沛的韩国人,在K联赛也只能把净比赛时间提高到58分钟。


目前的补时制缺陷不少,裁判对补时时间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了球员在比赛末段“卧草”诈伤拖延时间现象,又造成了“弗格森时间”的补时过长现象。改革建议制定者大卫·埃勒雷指出:“在通常情况下,现代足球比赛中主裁判的伤停补时时长往往都是固定的:上半场1分钟,下半场3分钟,这样的补时时长,显然无法反映出真实情况下比赛浪费的时间。”如果足球比赛采取透明度更大的读秒停表制,比赛时间就不会被一位老人的手表左右。


“我个人喜欢这条规则,因为很多球队都喜欢在领先时试图浪费时间。”切尔西名宿佐拉说。阿森纳门将切赫也支持这种改变:“现在的比赛每半场只有25分钟有效比赛时间,所以(改变后)其实你可以看到更多足球比赛!”


美国足联在2015年曾向FIFA提出过停表制提案,因为他们在美国大联盟(MLS)的前身北美足球联盟(NASL)就已经实践过了。当时采用这种与通行足球规则不同的“奇葩”规则,一方面是为了照顾美国观众的收视习惯。


2016年百年美洲杯期间,波士顿当地网站ELPLANETA的专栏作者冈萨雷斯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曾如此解释足球为何在美国受欢迎程度较低:“大量的停表时间客观上也为球星的体力恢复保留了时间,能让他们有可能在剩余时间内以极令人震撼的方式发挥出个人能力。”


除了停表制和视频裁判,还有不少一些北美体育赛事的规则曾经嫁接到足球项目。金球制(突然死亡法)就是NFL(美式橄榄球联盟)的发明。八十年代,NASL还借鉴冰球的点球规则,发明了“35码单刀点球制”用于取代点球决胜制:双方球员分别在35码外单刀进攻,如果球被守门员碰到,即告失败。


100多年以来,足球规则可以说没有多大变动。自1877年的《谢菲尔德规则》发布以来,对足球有重要影响的规则补充只有点球、越位、替补球员、红黄牌和回传规则。对于百年来足球规则改动不多,IFAB的解释是:“足球的吸引力在于它的简单性,作为足球规则的守护者,IFAB致力于维护令足球运动繁荣的原始种子。”说白了,IFAB更像一个“原教旨主义者”。


篮球的规则在百年里变化更频繁,让足球规则给人留下了保守的印象。1936年,三秒区规则推行;1938年,跳球制被引进;1945年,五次犯规罚下规则出现(在NBA则是六次);1984年,FIBA在NBA实施三分球规则五年后,将三分球引入国际赛中。如今国际篮球规则大体上大同小异,但FIBA、NBA、NCAA、WNBA都在规则细节上不尽相同。篮球规则就在这些联盟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改变。


NASL曾希望能像其他北美职业体育一样通过独创规则影响整个体育项目,不过他们的初衷和IFAB不同,更重要的是话语权不够大。在NASL改为MLS后,这些在今天看来有些奇怪的规则都逐渐消失了,MLS更希望与国际现行规则接轨,而不是做一个先驱者。


毕竟,足球在全球的群众基础更广泛,一切改变都不是美国一个地区说了算。足球已经在不同的地区演化出英式足球、英式橄榄球、美式足球、澳式足球和盖尔式足球等等的“亚种”。如果美国的足球联赛坚持推行自己的规则,也许还会演化出另一种“美式足球”来。


为了统一全球的英式足球规则,1904年FIFA创立后便马上组建了规则制定组织IFAB,1913年,FIFA派出四位代表与英国的四个足球协会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联合制定规则,那个时候英国在足球规则制定有强话语权。直到1958年后,英国的四个足球协会尽管保留了四个投票权,却再也无权通过联合投票来越过FIFA制定规则。自此IFAB掌握了足球规则制定的主动,更遑论后来美国的NASL造成的影响。


但随着足球赛事通过电视机的推广到全世界,一些足球规则的“古老传统”开始松动。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上演的“上帝之手”,2002年世界杯上韩国队两场淘汰赛中的争议判罚,都通过电视直播被全球观众熟知。


2010年,IFAB以6-2的投票结果否决引进门线技术,只有英格兰和苏格兰赞成引进,FIFA投了反对票。“其他体育项目会根据新出现的科技而改变规则,但我们不这样做,保持了足球的魅力和流行。”时任FIFA主席布拉特曾这样说。布拉特反对门线技术和视频裁判,但随着那年的世界杯上兰帕德的远射被判无效,FIFA的立场被瞬间“打脸”,这令他们的态度有所松动。


2012年,IFAB全票通过引进门线技术的决定。2016年,IFAB又通过了视频裁判引进的提案。近年FIFA的立场转变,令足球规则变革进程加快,加上因凡蒂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过去足球规则保守的印象将大为改变。


如同各大篮球联盟为篮球规则不断探索,各大足球赛事也成了足球规则的探索者。门线技术首先在英超得到实践,其后应用到2014年世界杯;视频裁判在世俱杯、国际友谊赛和联合会杯这种有一定曝光率的比赛上试验,下赛季德甲联赛也已宣布引进视频裁判。通过这些试验,新规则能得到更广泛的讨论,从而帮助FIFA做出决策。


视频裁判的改革加上这份“公平竞赛”的改革建议,会让足球更接近现代北美职业体育。虽然IFAB以“公平竞赛”的名义发布倡议,但其中可能还包含着商业上的考虑。


“以NBA为例,比赛节奏快,耗时长。比赛长耗时的原因主要有大量的常规或者非常规暂停,包括为了照顾转播方利益而特意加设的电视暂停。”专栏作者冈萨雷斯提到。


橄榄球、篮球和冰球中的停表制让它们创造出与足球不同的广告模式:NBA把广告打在了比赛间隙,而足球把广告打在了广告牌和球衣上。目前足球赛事转播只能在半场插入广告,如果足球也采用停表制,即使不设置商业味道浓厚的电视停表暂停,一般的停表时间也能为视频平台带来更多的广告空间。


而VAR此前在足球项目上推广缓慢也和商业有关。首先,NBA各个球队的场馆本身不大,实际所需架设的拍摄设备在布局上占有优势,加上“工资帽”这个让各个球队保持财政平衡的利器,以及与各种媒体签订的转播合同,让NBA每支球队都拥有充裕的资金去完善场馆外围的转播设备,能够很轻易地获取现场所有需要取景的角度。


“我们准备设立一个录像中心,在那里我们会安排人员监控每一场比赛,当裁判走到场边时,很多情况下此时的集中回放中心负责人已经知道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可以告诉裁判,这有助于帮助裁判少花时间。”谈及这个决定时,时任NBA篮球运营总裁罗德·索恩认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


在这一点上,足球比赛的运营成本就要大得多。首先由俱乐部构成的商业联赛两极分化严重,各个球队对于比赛外的一切附加成本的承担能力差距很大,没法执行一个统一的标准。


另外,NBA只有一个联盟,而足球运动的背后却是数不清的联赛,即便是出台一项规定,也很难在短时间将其迅速推广到所有比赛,除了国际足联,几乎没有任何球队乃至球员光凭自己的一家之言就让全世界的足球运动从业者改变以往的竞技习惯。


乔治·麦肯、维尔特·张伯伦、沙奎尔·奥尼尔、查尔斯·巴克利、阿伦·艾弗森、迪肯贝·穆托姆博、鲍勃·库西,这里每位NBA巨星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条革新的规则,他们是职业篮球商业化的既得利益群体,同样他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让联盟改变。


不仅是巨星,在NBA,只要对竞技发展有良性的影响,任何人都有留名史册的机会,1990年,尼克斯的特伦特·塔克接过队友马克·杰克逊发出的界外球,转身投中三分,让尼克斯以109比106取得胜利。


赛后公牛提出抗辩,联盟官方一帧一帧观看录像,并找球员进行反复测试,最后得出结论:少于0.3秒不可能接球后投篮。遂改变规则:这也导致NBA此后一条规则的出现:“球员接球然后出手投篮的时间至少需要0.3秒,不管他是否投中都是如此。”少于0.3秒只能空中接力扣篮或点拨,否则投中无效。


换到足球运动,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球星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但是在赛场上,他们却无法像NBA球星一样,在竞技层面给予足球运动未来发展实质性的战略思考,更多的决策话语权落入了顶端管理者的口袋,至于球员们,他们能做的并不多。


足球运动要想谋求进一步的大跨度发展,绕不过在规则上的破界。像NBA这样的美式体育联盟在商业和竞技领域都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变革,不意味着足球也要贸然“尝鲜”,但现实情况是,足球规则的合理演进也是必然趋势,从何处“动刀”在球迷这些局外人看来可以是天马行空,让他们看个爽快,但对于球员这些“内情人”来说,才是直接诉求。他们的声音比想象中更重要。


本文转载自最速足球,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足球规则加速改革的背后,是商业因素的推动 | 观察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