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热潮的背后是什么?

“跑马”,这个三年内火爆中国的新词,代表了中国体育界一个现象级的热潮——马拉松狂热。

2017-06-23 10:00 来源:新华网 0 57216


禹唐体育注:

“跑马”,这个三年内火爆中国的新词,代表了中国体育界一个现象级的热潮——马拉松狂热。马拉松为何在中国井喷?它的背后代表着什么?它的热潮中有哪些不足?谁又将成为下一个马拉松……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在北京、重庆、福建、辽宁等地进行了调研。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马拉松这一现象级运动热潮是建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体育和健身相关政策利好的基础上,由城市营销、商业资本、中等收入人群健身潮等多重合力助推而成,在马拉松迅猛发展并引领全民健身、带动产业的同时,也存在盲目跟风带来的运动伤害、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等问题。如何为马拉松“松绑”并进行科学定位和发挥健身引领作用,需要办赛者和参赛者共同回归理性。


马拉松因何成“现象级”


2011年,首届重庆马拉松,报名时间长达大半年,当时甚至还要动员群众参赛;2016年,平均4个人抢1个名额,几天名额就没了。


重庆马拉松的这种情形在中国并不罕见。狂热的马拉松现象,从2014年起,席卷中国。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3月19日,全球大概举行了15场马拉松赛,其中,9场在中国。


井喷!


数据显示,2011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2014年为51场,此后几乎是突然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猛增到134场,2016年更是达到了328场,涵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3个城市,参赛人次近280万,较2015年增加130万。业内人士估计,2017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有望超过600场,参赛人次超过500万。


这种现象,令业内人士都不敢相信。


“(当时)我们只是预判,中国的路跑行业肯定要兴起,但具体到2014年,大多数人都没有预料到。”特步集团品牌高级总监吴丽欣说。他们从2007年起介入路跑市场。


体育界专家表示,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越5000美元这条线的时候,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周期,这在欧美称为“马拉松赛事现象”。而中国在2011年的人均GDP超越了5000美元,2014年超越7000美元,这时候,中国的马拉松开始井喷了。


马拉松借助这个风潮,乘势而起。它凭借门槛低、场地限制小、辅助器材少的特点,在相对缺乏运动场地的中国城市遍地开花。


在2017年的马拉松年会上,时任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杜兆才认为,当前中国出现的马拉松热潮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迈向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健康中国、体育赛事审批改革等政策红利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提高了社会力量办马拉松赛的积极性。


需求!


健身热为许多项目在群众中的开展打开了新局面。但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由于城市营销、商业资本以及中等收入人群健身热等客观需求和追捧,马拉松这个以往的“小众项目”一跃成为中国体育的“明星项目”。


承办马拉松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马拉松这种项目而言,脱离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无法想象的。一场马拉松,除了赛事承办,城市的公安、市政、工商、外事、奖金申报(银监局、财政局)、无线电保障、医疗等部门都牵涉其中。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越来越漂亮,城市管理者需要大赛平台来宣传城市。”重庆去年做了马拉松的第三方评估,直接经济效益是1·6亿,间接经济效益是乘以十。


京味十足的北京马拉松,注入火锅元素的重庆马拉松,主打历史文化牌的扬州半程马拉松……一些城市在举办马拉松时都将最美街道、最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赛事中来,“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马拉松视为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同时,电视机构的转播这个“大杀器”,让城市长时间的“露脸”,符合城市自我宣传的需要,也使得马拉松更受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除了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外,“白领”们追求自我认可、释放压力也是马拉松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以重庆马拉松为例,无论迷你、半程还是全程,上班族、公务员、企业高管等中青年人是主力军。


重庆千君万马运动俱乐部发起人吴谨宇认为,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日益扩大,他们追求人人参与同时又能满足认同感的方式,马拉松正好契合这一需求。“喝酒唱歌打麻将能产生认同感吗?但是完成了一次马拉松就不一样了。”


众多的参与者、媒体的集中曝光,资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商机,形成了一个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重马刚开始是“跪求”赞助,2012年甚至曾因经费紧张一度面临停办的风险,“当时一位区领导出面,原以为拉个两三百万的赞助没问题,结果一个上午谈了八家企业,只有一家愿意出10万元。”重庆市南岸区体育局局长李伟介绍,“但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从招商变为选商了,一大批知名企业都想赞助赛事。”


借助马拉松释放的巨大健身市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也纷纷研发各种高科技的鞋服、设备、软件。阿里体育副总裁魏全民说,从阿里平台来看,路跑相关产品牢牢占据着体育类消费的头把交椅,在2016年天猫淘宝平台上,跑步类目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35亿,消费人群有4100多万,远远领先于其他类目。


……


原欧迅体育公司副总经理姚振彦认为,中国的马拉松运动在2014年甚至更早一点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程度——天时:经济到了一定程度,政策释放利好信号;地利:城市开始支持;人和:百姓自己需求,那么它的兴起也就是必然的了。


围观“跑马的汉子”


在中国的全民健身人群中,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多、中青年少的“哑铃形态”一直为人诟病,不过,在马拉松热潮中,这种形态得到了扭转。


重庆国际马拉松赛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跑重马人群中40-50岁群体最多,占26.5%。而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目前全国跑团数量超过12万个,常年参与跑团活动的总人次超过1000万。


没有场地限制、只要迈开双脚就行,没有比马拉松及路跑更简便、经济的运动了。然而有意思的是,马拉松的资深跑者多是城市中高收入群体。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分析,目前跑马的人群中,白领多,公司高管,公务员多;农村人口少,青年人口少。参与到跑马的人群一来有身体健康的需要,另外也是情绪压力的宣泄,他们的文化特质就想去历练自己,想去达到一种境界。


“没有朋友圈,跑友少一半”


社交媒体的普及,成为马拉松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任何一个马拉松赛道上,自拍手机成为“必备装备”。难怪有人戏言,“没有朋友圈,跑友少一半”。


福建宜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琪认为,目前跑马也并没有常态化,还是证明自我、自我认知的一种手段,比如跑马都要发朋友圈,这是在健康目的之外的一种心理需求。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和职位相对稳定,平时工作压力又大,需要有释放压力和证明存在感的方式,比如“虽然没有别墅豪车,但是能跑马”,这是一种认同感的需求。


阿里体育副总裁魏全民也认为,参与马拉松的人群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生活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占了较高的比例,而且在越来越具有群体性特征的同时,马拉松更多被赋予了精神锻炼的职能。


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名人、商界名流、网络红人的推崇也刺激了马拉松人群的增长,而这些人的推崇很大程度是体现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


原欧迅体育公司副总经理姚振彦认为,马拉松加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交往圈子或工具。沈阳知名跑团“贴地飞行”团长商晓俊告诉记者,自从2013年成立以来,从一个QQ群开始,到如今已经发展到1500多人。


人群的拓展


中年人、中等收入人群,目前是跑马的主力军。


为什么?重庆千君万马运动俱乐部发起人吴谨宇认为,因为年轻人去玩去了,而老年人是另一种运动状态。


不过,现在因为各种知识的普及,以及“马拉松成时尚”的号召力,中国跑马拉松的人群也在扩大化。


魏全民认为,马拉松并不是中等收入人群的专利,就像现在高尔夫也在撕掉所谓“贵族”标签。毕竟社会上不是只有“白领”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形象,所有人都一样。


“贴地飞行”跑团目前经常参与活动的核心成员将近200人,“80后”和“90后”们是参加活动主要人群;在重庆的跑马人群中,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多。


“我们相互也不多问个人信息,相互称呼都用网名。我们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对于新朋友的吸引力非常明显,我也会有意识地通过约跑来增加新成员的参与感。”商晓俊说。


商晓俊告诉记者,对于业余跑团的跑友,竞技上的成绩并不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我们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跑步这项运动中来,跑团能够帮助新跑友们提升自我,并在比赛中获得健康和快乐。”


跑团的十字路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跑团处于一个自由发展的状态。组织形式大部分是在网络上的兴趣群自发形成的。这种“自由生长”状态造成跑友团缺乏稳定的资金和组织保障。很多发展很好的跑友团是由负责人和少数几名骨干承担组织费用,而一旦有负责人或多名骨干因故离开,跑友团也会很快解散。


商晓俊认为,作为跑团的负责人,跑友在运动中有意外或者出现其他安全状况是最令他担心的。“平时大家也不上保险,出现意外负责人会不会有连带责任?如果有,我肯定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我们现在采取的办法是提前明确免责条款,不过我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免责条款也没有法律效力。”商晓俊说。


重庆千君万马运动俱乐部表示,他们建设相对成熟,共分三大部分,俱乐部是做公益,有体育投资公司做投资,下面会有好几个板块,赛事公司只是一个,还有体育旅游和场馆、综合服务类的,甚至包括体育小镇、产业园,有些规划。但这种较高档的组织形式,在国内并不太多。


资深跑友黄岩则认为相比于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个城市马拉松,参与马拉松的人数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增加,所以很多马拉松比赛报名时间提前很多,就是为了争夺已经日渐珍贵的马拉松选手资源。“这可能是未来马拉松发展躲不开的一个话题,包括跑马文化如何建设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黄岩说。


马儿呀,你慢些跑


在这次的调研中,新华社记者向受访者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什么才是一场失败的马拉松?


失败的马拉松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全程、半程、10公里、5公里、迷你马拉松等各个组别一起跑,体验糟糕;20公里后的补给跟不上;网上报名系统体验差、服务水平低、赛事包不贴心;赛道设计不合理、医疗救助不完善、配套设施如厕所等不到位;市民不认可不支持,甚至在赛道边上冷嘲热讽……


甚至有个别马拉松引发了“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的抱怨。


从2011年的每月一场,到现如今的一天N场,马拉松在中国呈现跃进式发展,在这个“策马奔腾”的年代避免“走马观花”,成为城市管理者、赛事运营者和参与者等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综合治理的考验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动辄几万人参加的马拉松运动,已不只是一次长跑,不只是在组织一项体育活动,而是一座城市管理、经济、文化的大检阅,是一座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体现。


中国马拉松的办赛主体大体可分为地方政府操盘、政府和市场联手以及纯市场化运作三大类,但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已经连续7年举办重庆马拉松的重庆南岸区体育局局长李伟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马拉松近似一场有准备、有预谋的“灾难救援”,考验城市在紧急状态下各方面的运转能力,涉及安全稳定、医疗急救、交通疏散、城市管理、旅游营销、对外宣传、涉外接待等多个层面。


对赛事组织者来说,医疗服务、抢救措施和绿色通道都要到位,以重庆马拉松为例,他们建立了军地民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军队医院、公立医院、民间救援机构联手来做医疗急救,现场就可以做三台手术。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认为,中国马拉松不要贪大求全,应分开档次,各有各的特点,不要一开始就要举办几万人参加的国际赛事,要让更多百姓参与其中。


福建省户外运动协会会长王建华则认为,政府在推动马拉松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地方政府投资也是要看回报、看效果,如果组织者在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特色、目标和手段,太多雷同的赛事也许会导致政府和运动人群转向其他项目。


科学锻炼意识的考验


公元前490年,“飞毛腿”菲迪皮得斯用自己的死亡宣告了马拉松的诞生。而在中国的马拉松比赛中,组织者最担心的就是怕出现参赛者伤亡的问题。


在李伟看来,马拉松赛事最担心的就是公共安全,“井喷式发展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能出公共安全”。最近几年,国内马拉松赛事伤亡事故屡屡发生,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不能只满足于“秀”出自己或者“晒朋友圈”,跑者应该更重视科学锻炼。


很多跑者缺乏专业化训练和引导,认为跑步很简单,也有很多人是从众心理,认为跑马很时尚,跟着一起凑热闹,结果很容易跑伤。重庆千君万马运动俱乐部发起人吴谨宇表示,从科学的角度讲,跑5公里需要1年左右的科学锻炼和训练,在掌握很多运动常识之后才能跑10公里。而现在的风气没有做好引导。


福建省健身健美协会秘书长侯海祥举例说,在国外,健身人群和跑马人群重合率很高,而我们的跑者大多缺乏科学性的身体训练。一些人甚至是为“秀”而跑,这样就失去了马拉松以至于体育锻炼的最根本目的。


随着跑团越来越多,跑步培训市场已开始回暖,但跑步培训市场还未迎来规模化发展,智能运动手表的国产厂商、福建宜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琪直言,现阶段,为学跑步这么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而买单的人群还不是大多数,人们更愿意在互联网上搜索解决方案,互联网的免费思维一直影响培训市场发展。


艾琪还建议,应建立基于国人数据基础的心率监测标准和模型,比如在报名时,如果心率指标不达标,则不予报名。


据记者了解,对参加全马的人群要求体检,一些跑友会不理解,且体检目前也不太好操作。不过,波士顿和东京等大满贯马拉松赛事都有体检要求,也会对参赛者的成绩有所要求,相应提高马拉松的参赛门槛是提醒大众理性参赛的有效手段。


健康商业模式的考验


很多体育赛事运营管理公司参与到了马拉松的赛事组织中去,但在商言商,想通过马拉松来赚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原欧迅体育公司副总经理姚振彦点评说,目前体育运营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2B即赞助商,2C即报名费和衍生产品,2G即政府买单政府采购,2VC即指望风投,“把春风吹成‘春药’”。


姚振彦认为,以目前而论,一场一万人参加的马拉松赛事运营大概需要700、800万(不包括电视转播费用),但很多马拉松赛事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熟,除去人力成本,公司挣得很少。


很多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抱着这样的心态:头几年种树培育,以后再乘凉结果,但实际上种树的和收获的很有可能不是一个公司。艾琪指出,像智美体育这样在全国做连锁赛事,有着成熟的运营体制和强大的资金实力,这样的运营公司能够发展,而一些当地的运营公司则很难生存盈利。


国外品牌赛事的媒体版权是可以卖钱的,国内赛事基本是“倒挂”,反过来要给电视台支付转播费用,这也是制约体育运营公司的一个瓶颈。


阿里体育副总裁魏全民也指出,从目前举办一项马拉松赛的盈利占比来看,运营所占的确微小,甚至会亏损。运营一场马拉松赛虽然很难盈利,但路跑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基础,又能全民参与,在商业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将马拉松产业链做好做长,要比关注短期利益意义重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的全程马拉松在2015年就有1100场,当年的全马完赛者达到近51万人;反观中国马拉松,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有328场,其中全马125场,全马完赛人次24.3万。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中国的面积和人口都是巨大的,和成熟市场相比,中国马拉松还有发展空间。


此外,美国跑者的主要消费用于参赛、培训和健康饮食等,用于装备的只占小部分。但中国跑者目前花费的大头是购买装备,用于报名和服务的只占小部分。这说明中国跑者多数还处于买鞋“尝鲜”的阶段,中国马拉松目前的服务产品还不够健全。


马拉松在中国兴起也就是最近三五年的事,马拉松文化还远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马拉松赛事想要成为圈内乃至世界公认的顶级赛事,需要看奖金和选手水平,更需要规范的组织、时间的累积以及文化的沉淀,中国马拉松还任重道远。


谁是下一个“马拉松”?


马拉松究竟具有怎样的魔力,令男女老少蜂拥而至、欲罢不能?哪些项目具备成为下一个“马拉松”的潜质?“马拉松式”的走红模式能否被成功复制呢?


“个性魅力”与“天时地利”


马拉松赛事井喷让产业人士兴奋不已,在意识到全民健身事业不能只依靠马拉松时,寻找下一个“燃点”成为业界不可回避的命题。


马拉松本身都有哪些“天赋”呢?业内人士认为,低门槛、轻装备且无场地、时间、气候等过多限制是跑步易于推广的自然优势。然而,从路跑发展成为马拉松,是一个质的飞跃。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和跑步社交化等因素是马拉松兴起的催化剂。


依着马拉松的“葫芦”能画出哪些“瓢”呢?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认为,下一个“现象级”全民健身项目要具备一定竞赛规则,有办赛和推广的标准,在不同地方都能举办,吸引不同年龄人群,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可同台竞争,要有日常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和平台做支撑。


“赛事是否利于传播,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钟秉枢说,“马拉松的传播特性有巨大优势,2个多小时的电视直播有大量内容空间,可满足政府对地方形象、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推介需求,也可满足组委会和赞助商的利益诉求。”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下一个潜力项目仍须有利于城市和企业的整合营销。福建省户外运动协会会长王建华认为,骑行可满足人们对速度感受的更高追求,并对团队配合提出更高要求。骑行人群中很多从跑步中分离出来,共享单车的出现,长期来看会为这项运动培育一定潜在人口数量。


野途网络科技公司发布的《2016年自行车运动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自行车赛多达3400多场,比2015年增长13%;国内已有约800万骑行爱好者,其中女性、青少年、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比例都在提升;政府主导发起的赛事占79%,从办赛经费来看,政府投入占74%;赛事主办机构有700多家,其中300多家具有举办多场赛事能力;预计到2020年骑行运动市场规模有望达1600亿元,到2025年,骑行人口将占总人口6%,达8400多万。


福建省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林曦认为,“自行车+旅游”是有效的推广模式,易于得到地方政府支持。“我们根据地方特有的旅游资源打造赛事,有的选择山地,有的选择公路。赛事以外,举办针对普通骑友的骑行大会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打造骑行训练基地可以将推广效应常态化。”


在钟秉枢看来,如果自行车、跑步、游泳都能得到推广的话,作为组合项目的“铁三”也一定会流行。“铁三对训练支撑平台要求更加复合完善,推广该项目的前提是要将三种项目的室内训练进行有机串联模拟。”


此外,室内健身、健美和瑜伽等也被认为是下一个可能的“爆发点”。福建省健身健美协会秘书长侯海祥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逐步加深,会从单纯的跑步痴迷走向广阔的锻炼领域,会意识到功能性训练的不可或缺性,室内健身健美市场会有较大拓展空间。


“跑马一定要过体能关,在国外跑马和健身两个人群的重合率很高,大多跑者都在健身房做力量和体能训练,在国内这种现象不普遍。目前健身产业处在初级阶段,但井喷态势已经出现,今后国内也有可能出现‘集装箱健身房’,无需房租、位置灵活,满足15分钟健身圈的需求,”侯海祥说。


特步集团品牌高级总监吴丽欣认为,室内健身和瑜伽市场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我们看好健身市场,已经推出相关产品,还会继续推出相关项目、课程来优化健身参与者的体验,非常期待这是下一个井喷的领域。”


井喷难以复制?


马拉松走俏是时代发展和历史选择的必然产物,但是否具备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从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来看,要完全复制马拉松热潮的确很难。


以相对更“贴近”马拉松的自行车为例,不少采访者认为,自行车的人群会越来越多,但想成为第二个马拉松,难度很大。


智能运动手表制造商、福建宜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琪认为,自行车运动需要设计和建设专业赛道,此外装备购置门槛略高,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共享单车流行是因为它在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效果显著,但不代表骑行是全民健身产业爆发的最合适选项。


王建华表示,自行车运动要复制马拉松的发展模式,要获取政府足够的支持力度。公路自行车比马拉松需要更长路段的交通管制,车速快、风险高,多日赛还要转场;如果政府将办赛经费撤掉,很少能有办赛公司盈利。


“我们不会为了吸引更多参赛人群,选择用通勤自行车代替运动自行车比赛,两种车力学结构和设计完全不一样,”王建华说,“要用管办分离的办法将赛事营销出品牌效应。环法等知名赛事媒体版权可以卖出高价,国内自行车赛事基本是‘倒挂’,为了电视转播主办方要花钱。随着直播平台的多元化,以及赛事品牌的成长,这个现象将来会有所改观。”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副主席侯凤祺认为,自行车运动发展还面临运输和租赁难题,骑友只能将自行车装在汽车上,或当作货物用火车托运到各地比赛,不能作为随身行李上动车;职业和业余队伍还没打通;目前商业化水平慢于群众参与的进度,然而商业巨头进入这一市场将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铁三是精英类项目,参赛者保证三个分项的均衡训练不容易,办赛难度大,对转换区管理和裁判水平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侯凤祺说,“铁三运动会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跑马人群会适当地向铁三、越野类项目分流。”


健身行业要迎来跨越式发展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比如目前健身房教练很多不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练只通过短期培训拿证书匆忙上岗。”侯海祥说,“培训行为不规范,派系林立,没有统一权威的方法体系,对于营养配搭、运动饮食的引导各出心裁,充斥各种学说和解读。”


侯海祥表示,一些国民体质监测仪器中出现假数据,误导教练和健身爱好者;健身设备硬件老化,没有及时执行报废制度;健身房环境缺乏改善等都会成为产业勃兴路上亟待补上的短板。


……


尽管马拉松热很难复制,但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日益加强,中国人会有更多的锻炼时间,也会有更多的锻炼选择。这也是马拉松热潮背后最应该有的含义。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中国马拉松热潮的背后是什么,这四篇文章说明白了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