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品味伦敦奥运

万众嘱目的伦敦奥运会已经结束!但人们还在兴奋、回忆与感叹之中。本届奥运带来太多的惊喜与思索,值得好好品味和分享!

2017-05-31 08:30 来源:财新博客 文/蔡奇 0 144639


万众嘱目的伦敦奥运会已经结束!但人们还在兴奋、回忆与感叹之中。本届奥运带来太多的惊喜与思索,值得好好品味和分享!


伦敦与北京奥运会比较,到底哪届办得好?


其实,两届奥运会都是成功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都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不同的是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弘扬。北京奥运:博大深沉、含蓄内敛;伦敦奥运:自信从容、个性张扬。英伦特有的文化气息则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伦敦奥运带来哪些启示?


之一:节俭。伦敦奥运场馆建设总投资预算为24亿,基本上是临时建筑,且大部分建在伦敦最穷的东区,这样既减少赛后维护场馆的费用,又助推城区繁荣。奥林匹克公园将被改造成欧洲最大的公园,部分比赛场地也改为住宅,提供给低收入家庭居住。节俭、实用是奥运大趋势。奥运结束后,奥林匹克体育场将继续被用于举办体育赛事以及大型文化和社会活动。奥林匹克公园自行车馆将被当作奥运遗产移交给利谷皇家公园管理处运营,组成自行车公园。小轮车赛场也将成为自行车公园的一部分。水上运动中心将为当地社区、俱乐部以及学校等提供服务。


之二:绿色。“伦敦碗”在建造过程中不仅使用旧的建筑材料,而且建设材料还可拆卸再利用。为减少垃圾产生,与各承包商达成协议,奥运会使用的产品不需任何包装。34个体育场馆建筑都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以减少碳排放。自然资源的使用也成为亮点。自行车馆在屋顶设计窗户,运用光线反射照明。


之三:创意。文化创意贯穿于伦敦奥运开幕式。开幕式以宏大的叙事手法,描绘出了“田园时代”、“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的英国全貌。从憨豆先生到哈利波特,从英国女王到007,从绅士们到劲歌炫舞者,从向万维网发明者致敬到无处不在的英国音乐,都衬托出英伦文化创意元素。


之四:激励一代。这是伦敦奥运会的口号。奥运主火炬不是由以往的奥运冠军点燃,而是由7名年轻运动员来完成,体现了本届奥运的大众意识;由残疾儿童表演的合唱,让人感受人文关怀和感动。奥运期间为伦敦14000名学生提供一次免费门票。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奥运会;而每个人也可以选择是否参与。


之五:微博。运动员从运动员村发微博,不需通过媒体就可担当“通讯社”;伦敦奥组委、各媒体和网站无不以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而微博也为公众提供了与奥运充分互动的空间,将伦敦奥运变成360度全视角的奥运。这也对记者提出全新挑战:在谁都可发布微博的时代,新闻媒体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对中国军团表现如何评价?


中国军团在伦敦奥运会表现出色,获境外参赛最好成绩。这里向凯旋归来的体育健儿表示敬意!让人欣喜的是,游泳田径取得明显进步,90后运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在国际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和集体球类项目,与国际仍有很大差距;少数项目没有发挥应有水平;羽毛球女双事件则造成不好影响。


东道主在当届奥运会取得历届奥运会最好参赛成绩是普遍现象,东道主后一届奥运会参赛成绩下降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据统计,前5届奥运会东道主在下一届奥运会获金牌数比东道主当届平均下降32.8%,获奖牌数平均下降25.9%。


中国金牌战略遇到哪些挑战?


作为大国,参加奥运会应当力争金牌奖牌榜前列。但今天群雄而起,很难出现“一家独大”、遥遥领先的局面,多极化是世界体坛的发展趋势。要拿金牌又不唯金牌。除了金牌,还需要展现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在这点上,同样要克服GDP崇拜。


实际上,在北京奥运会后,普通民众对金牌成绩的诉求逐渐淡化,看待奥运的视角发生改变。“中国普通大众到底对奥运金牌有多看重?”某高校与相关机构合作正就此进行调查。从伦敦奥运会反响看,国人对金牌数表现出应有的理解与宽容,对体育的价值判断不再仅仅寄托于金牌的多寡。


走出胜负,重在过程,是更好的选择。奥运会是世界竞技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应该把欣赏博尔特的百米短跑表演,美国篮球“梦之队”出神入化的球技,菲尔普斯水上的十八般武艺,中国乒乓球羽毛球技战术的炉火纯青,当作观赛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充分领略和享受运动之美。


总结这次伦敦奥运会,必须推进金牌战略转型,着重克服长期形成的“体育=奥运=金牌”的偏向,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驾齐驱,努力建设体育强国。要明白,只有全民体育的充分普及,才容易在竞技体育上出成绩,这种良性机制要加快形成。为此,宜及时出台推动全民体育的刚性评价体系。


就竞技体育本身而言,必须在主流大项上求突破,而不再片面追求金牌数量。实事求是说,我们“承包”的金牌项目在世界范围影响有限;而那些“弱项”,恰恰是人气最旺的主流项目。应争取用几年时间,在集体球类上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对运动员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注意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讨论关注的几个问题:


1、如今的奥运精神到底是什么?奥运精神不仅是“更快、更高、更强”,向人类自身极限挑战,而且体现的是“自信、自强、自尊”,象征着世界和平、友谊和团结。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


2、金牌崇拜和体育精神两者有冲突吗?夺金牌无疑是最激励人的目标。但所谓“金牌崇拜”则会将体育精神带入偏道,绝不能为金牌而违背了奥运精神。赛出成绩,更要赛出风范。“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这才是全世界接受的奥运原则。


3、中国军团有很多项目错失金牌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有战术上的失误,也有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责任在长期形成的金牌领先思想,当反思。参加奥运会,夺金拿奖是必须的,但同时也应对运动员以人文关怀,该拿金牌没拿到的不能冷落,更不能责备。


4、没拿到金牌该不该道歉?吴景彪拿下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银牌后,一再流泪道歉。这反常现象说明运动员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是金牌至上所致,只能赢不能输。固然运动员要争取最好成绩,但不可突破人性底线。拿银铜牌同样是英雄!但愿今后不再听到道歉声。


5、“养狼计划”有效果吗?“养狼计划”主要是让教练和球员出国去交流,或让外国选手到中国来训练,帮助他们提高水平,缩小与中国选手的差距。所谓“养狼”,其关键点在培养对手成“狼”,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绵羊”。祖尔菲娅代表哈萨克的胜利,可称为成功标本。


6、周俊交白卷折射出什么?周俊三次抓举未成,引起哗然。其实不怪运动员。直接暴露出的是决策者的失误,急功近利,让17岁小将一上场就抓举95公斤,实在有点勉强;其次暴露出在选拔机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存在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现象,而导致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没有被重用,这不能不是遗憾!


7、叶诗文被质疑的背后?16岁小将叶诗文接连夺2金,引起了广泛关注。多数观众为这位天才选手的横空出世而庆贺,同时也有人质疑她有服兴奋剂的嫌疑,尽管通过了尿检。其实这是一种双重标准的偏见。从科学角度,叶诗文这种速率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英国《自然》杂志公开道歉乃为明智选择。令人欣赏的是,叶诗文面对质疑保持淡定,回应自如,流言不攻自破,这正是大国不亢不卑的风范!中国运动员要学会在争议中自我保护和成长。对质疑不必过度解读,反唇相讥,而宜坦然面对,用事实做出回答,从而避开干扰,为后续比赛创造条件。倘若火冒三丈,争个你高我低,这恰恰上了别人的当!


8、“让球风波”该不该?羽毛球队为避免与队友相遇,增加获得金牌概率,采取消极的战术,结果遭到观众不满,也受到国际羽联处罚。有人怪羽联规则不合理不是理由,规则在未修改前都得按规则办,这是常理。怪运动员更不对,她们只是执行者,这场风波最后由运动员付出惨重代价,有失公正。问题实质是中国体育应该反思!从“让球风波”折射出的是价值取向问题。看似合理利用规则,实际效果却不佳,侵犯了观众权利,也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这样的战术要不得!应当消解“金牌至上”情结,放弃对消极比赛正当性的认同,以更好遵守体育道德和人们的认知底线。


9、对刘翔摔倒怎么看?飞人刘翔在男子110米栏预赛时被绊倒,让观众为之惊愕、扼腕。随之热议而起,不乏许多抨击。如何看待?还是正本清源,还刘翔个人的自由权利。运动员输赢乃常事,不该叠加过多符号,而广告商更要头脑清醒,在健康面前,所有利益都是浮云!应该允许运动员功成身退。媒体对刘翔摔倒一事做了大量报道,大有超夺冠报道之势。其效果如何?不得而之。但有点可以认同,该是让刘翔静养的时候了。少些折腾,少些干扰,才是对刘翔最好的尊重与爱护。至于4年后是否参加奥运会,成绩又如何?还是看淡些为好。过于看重功利,难免还会让人摔跤。让刘翔回归正常生活吧!


10、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遭遇多次不公正待遇,这是歧视还是正常的?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伦敦奥运会上,在过去各类竞技比赛中都存在。客观上竞技体育大多数比赛项目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在这些项目上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存在某些偏见。面对不公正待遇,要学会捍卫自己的权利;最重要是靠实力取胜。 


对下届奥运会的期待?


相信4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又将展示不一样的精彩!需要准备的不单是体育健儿,还有赖社会的理解与行动。全民体育发展要更快,每个公民都能从中分享到运动的喜悦;竞技体育的目标要更高,突破三大球是标志;体育大国要更强,这也包括应有的精神风范。让我们期待并行动着!


本文转载自财新博客,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品味伦敦奥运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