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起因·动机·利弊·矛盾·视野·建议——六解新政一声叹息

5月23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在京举行。

2017-05-30 10:00 来源:德兴社 文/马德兴 0 134589


新举措屡屡受阻,震怒俱乐部爆买


5月23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在京举行。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多个意见与方案,并审议了包括《关于足球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等多个报告。

  

实际上,从去年的冬季转会开始,围绕着中国足球的改革,各级有关高层就曾多次有过批示,特别是针对中超俱乐部“爆买”、球员身价飞涨等现实情况,作出了“不准用金钱来改变足球落后状况”的指示。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俱乐部依然“顶风作案”,引进了冬季标王奥斯卡等诸多天价外援,这让各级高层震怒。步入2017年,有关方面针对中国足球曾欲推出一系列“新政”改革,包括联赛中的计分方式、进球方式、外援限制等等,但很多都因缺乏可操作性而最终未能变成现实。中国足协仓促之中出台了“每队只能出场3名外援”、“U23政策”等新政。

  

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培养本土球员是最终目的,但需要留给地方俱乐部操作时间。因此,在出台“U23政策”时本身留下了“口子”,就像现在诸多中超俱乐部派遣U23球员出场10多分钟就替换下场。而这其实让有关方面相当不满。

  

“火上浇油”的是,国内某些俱乐部依然逆势而行。早些时间,围绕着效力于切尔西的科斯塔将转会加盟某中超球会的消息甚嚣尘上。据欧洲方面传来的消息,切尔西俱乐部本来早在去年冬窗就准备将科斯塔转让,但自称“与中国关系非常密切”的经纪人找到了阿布,让阿布停止转让行动,声称中超俱乐部相中了科斯塔、可以帮切尔西“赚大钱”。这样,切尔西才停止了“甩卖”。随后,据说切尔西与国内某俱乐部达成一致,科斯塔将以2.5亿欧元的身价加年薪加盟。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后,再一次激怒了有关方面。一方面,国内某些俱乐部对“不准用金钱来改变足球落后状况”的指示当耳旁风,依然为所欲为;另一方面,围绕着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足的备战,有关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与动议,包括“国奥打中甲”、“创办U21青年联赛和U19青年联赛”等等。中国足协在征求地方俱乐部及基层意见之后,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持反对意见,特别是像U21联赛等于专门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足赛适龄球员定制的一个联赛,国内只有像鲁能、辽足等五六家俱乐部赞成,多数中超中甲俱乐部表示反对,因为这与目前现行的预备队联赛、精英联赛等存在着交叉、重复的问题,而且将大幅度增加支出。

  

换而言之,有关方面一再希望推行的诸多举措迟迟得不到落实,而各种不重视本土球员培养的“小动作”不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次在发出这两项通知之前没有再征求地方俱乐部与基层的意见,而是直接下发,最终引发争议。


加速本土培养,不能靠行政手段


从公布的两则通知本身来看,其出发点和动机应该说是很不错的,核心是加速国内本土年轻球员的成长。譬如,征收“引援调节费用”、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而U23球员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则更是希望为本土球员创造机会。但是,有好的动机与出发点,未必能够完全起到所希望的效果。


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坦率地说,效果最理想的只有“职业联赛”了。君不见,中国足球在步入职业化后,过去赖以生存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业余体校制度”被彻底摧毁,迄今为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系,因而中国足球人才青黄不接,如今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球员“价格偏离价值”,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国字号队伍的表现也是每况愈下。在专业时代,中国队至少还能够有“黑色三分钟”、“只差一步”等演出,距离进入世界杯就差一点点;奥运会也至少进入过一次;青少年队伍至少能进入世青赛、世少赛。但如今的青少年队伍甚至能够进入到亚青赛、亚少赛决赛阶段比赛就已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当初,如果不是中国足协的几位元老“仗义执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力保职业联赛,恐怕连现在的中超联赛也早已物是人非。而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也就是2009年开始,中超联赛在“不折腾”的原则之下,终于能够稳步发展,才有了今日之局面。这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行政干预大幅度减少。而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的宗旨与目的之一,就是“去行政化”,“增强服务意识,克服行政化倾向”。


作为一国顶级联赛,除了为球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表现舞台、提高竞技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任务和职责就是服务于球迷、服务于大众。任何举措的出台,恐怕首先都需要遵守这样的原则。于是,当中国足协下发这两则通知时,试问:在这样的政策出台之前,征求过地方俱乐部以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没有?否则,这与中国足球改革的大方向与目标是否背道而驰?


当中超进入“5年80亿时代”,前不久平安刚刚续约5年10亿元赞助合同时,我们的决策者作出相关规定时,是否尊重了这些赞助商的意见?是否尊重先前的诸多商业合同中的一系列规定?必须承认,近几年中国足球市场的繁荣来之不易,虽然有诸多亟待完善与改进之处,中国足球人及相关各方人士都应该懂得珍惜,而且加紧工作、逐步改善。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决策都应以不损害当前局面为前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钱任性”的确是当前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而且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与办法,除了“行政化指令”外,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了?


“减少人治、加强法制”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央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中国足球的治理同样如此。随着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中国足球治理现代化、深化足球改革,就必须加快治理法治化进程,提高治理法治化水平。单纯的行政指令显然已不适合现在中国足球发展的需要。


扼杀中小俱乐部,资源浪费不心疼


任何一项规定都是利弊并存,没有任何一项举措“只有利、没有弊”,也不存在“只有弊、没有利”的决定。因而,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只能选择“利大于弊”。这次下发的两个通知,出发点和本意是希望进一步加速中国本土年轻球员的成长,但实际所产生的效果或引发的结果,有可能对青少年球员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顶级联赛,都由两三家、三四家豪门俱乐部,外加诸多中小俱乐部组成的。这其中,联赛的根基不在于豪门俱乐部如何辉煌,而在于中小俱乐部如何健康地生存。和欧美众多联赛情况一样,国内正逐步形成中小俱乐部以转让球员为本俱乐部生存之道的生存形态。像现在的辽宁宏运、河南建业等,每赛季结束后,都能够通过转让球员来换回一笔运营费用,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转。但是,当中国足协设立“征收引援调节费用”时,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中小俱乐部也就失去了生存之道?因为没有俱乐部愿意在引进球员的同时,再向中国足协去支付同等的一笔费用。


而且,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足协、或者是洲际国际足球组织采取过类似的办法。反倒是欧足联、亚足联乃至众多亚洲足球新兴国家在帮助俱乐部消除亏损方面出台过一系列相关规定,诸多禁止引进新球员、禁止进入转会市场等等。再譬如,同样是扶持青少年足球发展,他们将转会费中的一部分费用实施免税、反哺青少年球员培养等等。那么,这些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举措与规定,缘何不能为我所用?而非要别出心裁拟定这样一个让国内诸多俱乐部彻底断了念想的所谓“新政”?


其二,除了中超,国内还有中甲、中乙联赛。如今不只中超烧钱,今年中乙俱乐部一年运营基本费用都已超4000万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引进国内大龄球员。那么,足协决意加强中国本土球员的培养,能否先从底层开始,在减少俱乐部负担的前提下,将新政先从中乙实施,然后推进到中甲。经过实践逐步推广到中超。是否更具操作性?


第三,足球无国界,当一国足协出台“新政”时,不只要站在本国足球角度,更要考虑国际足坛的影响与反应。换而言之,决策者必须具备“国际化思维”。譬如,今年早些时候,足协匆忙出台限制外援出场3人次规定之后,亚洲籍外援受到了很大影响,无论澳大利亚、韩国还是乌兹别克斯坦等,都对中国足协的决定颇有微词。如今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限制外援,外援与U23人数均等,这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这哪是职业联赛?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众多外援、外教远离中国赛场。而他们离开后如何对外宣讲?完全不可控。于是,中国足球的国际形象与声誉何在?


这其中还涉及一个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国内各俱乐部不惜重金、引进大量大牌外援时,这些外援没有了出场机会,就像今年的中超联赛中因为受制于外援出场规定,已经有众多外援被迫闲置。或许管理部门无暇关心。但是,如果连投资人起码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缘何又要求他们必须去培养年轻球员?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足协,都承担着培养年轻球员的任务,青少年不只是地方俱乐部的,更是国家的,国家应该拿出更多资金用于青少年球员培养。但是,如今似乎将培养青少年球员的重任全部转移到职业俱乐部身上,这恐怕不尽合理。遗憾的是,中国足协并未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必要措施来改变现状。


人为割裂与对立,世界杯梦成泡影?


习总书记曾公开表达过自己的三个足球梦想:进一次世界杯、办一届世界杯、夺世界杯。中国足球人为实现进军世界杯的梦想已经奋斗了多年,目前依然在努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过去多年来,我们总是把奥运会、全运会乃至青运会,与职业联赛、世界杯对立起来。看重“奥运足球”的不只中国,近邻韩国、日本也很看重,只是韩日两国很好地处理了奥运会与职业联赛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奥运队成为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的人才输送链上最重要的一环。于是,问题随之而生,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而非要将两者对立起来、人为地制造矛盾?


就以这次出台的“新政”为例,其中很重要一点是要解决冲击2020年东京奥运会适龄队员比赛少的问题。可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需要准备,2022年世界杯也需要中国足协从现在开始展开全方位准备。正常情况下,未来冲击2022年世界杯的中国国家队将以1993年龄段及1995年龄段球员为主。前不久,里皮指挥中国国家二队第一次在天津展开集训,其实就是着眼于未来国家队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可是,当中国足协要求外援与U23球员出场人数相同之时,未来这些93年龄段乃至95年龄段的球员或许就将成为“牺牲品”,进而,未来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的中国国家队任务将由谁来承担?


奥运会原本只是冲击世界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今为了奥运会而置冲击世界杯于不顾,难道中国足球真的打算未来主办世界杯赛时才去参加一次正赛?


闭门造车不竞争,脱离全球化发展


中国足球为什么要加速发展?根本还是为了加速形成中国足球的国际竞争力、加入到全球化发展的大潮中,在与诸强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大力发展本国联赛、本国足球,不是为了“闭门造车”,包括各种“走出去、请进来”,也都是为了加速本国足球的发展。但是,如今的“新政”,不仅没有考虑未来世界杯预选赛的准备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丝毫没有顾及与考虑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与氛围。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正常情况下,亚足联在亚冠联赛中实施“3+1”外援政策,中超各队以往在联赛中实施“3+1”,也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从而最大程度确保中超各队与亚洲球队在一个平等的状态下竞争。虽然近邻韩日球会近年很少用满外援名额,但更多是受限于资金。如今,中超俱乐部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好不容易在竞争中取得了一些微弱的优势,却非要采取某种“非常手段”来消除这种优势,实际上真正受影响的,恐怕还是中超本身。


而且,当我们大谈向近邻韩日学习时,不要忘了一点:即现在韩日球员在海外效力的有多少?两国足协在鼓励向海外发展方面的诸多举措,中国足协跟上了没有?如何让中国的本土球员更多地加入到留洋大军之中?因此,中国足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速自身的发展,但这种举措不应该只局限在联赛本身的各种限制上,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举措。


完善现有的政策,下至上循序渐进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足协下发这两则通知的出发点和本意不错,是希望加速中国本土年轻球员的成长。但是,是不是非要采取通知中的相关举措值得商榷。实际上,现在的政策有其积极一面,在某些方面进行微调,或许效果会完全不同。


譬如,像“U23政策”方面,针对众多俱乐部流于应付的实际情况,中国足协完全可以进行补充规定,要求首发出场的U23球员最少打满45分钟。或者是就像里皮所说的那样,可以在比赛中要求必须是U23球员换U23球员。如果中国足协一定要着眼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锻炼年轻球员,则可以将U23球员的规定调整为U21球员,也就是97年龄段球员。因为今年众多95年龄段球员已经在联赛中得到了锻炼,对于明年1月份的亚洲U23锦标赛将有很大帮助。而进入明年,则将规定调整为U21球员,正好为东京奥运会展开准备。


在外援方面,中超联赛各队可以将注册球员由今年的5名减少为4名,这既给俱乐部以操作的时间与周期,因为诸多俱乐部与外援签订的合同将在今年底期满,如果有这样的规定出台,则在本赛季后正好可以结束合同,这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俱乐部资金浪费。之后,可以再将外援注册人数限制为3人。循序渐进,也可以让俱乐部更好地适应。


再譬如,中国足协完全可以在中甲联赛中做足文章。实际上,从上赛季的中甲联赛来看,U23球员在中甲联赛中出场的人数更多,年轻球员的竞技水平其实更适合在中甲联赛中。等U23球员在中甲联赛中有了足够的锻炼,再考虑进入到中超联赛中。再譬如,中乙联赛可以规定有更多的U23球员必须出现在首发阵容,让更多的年轻球员有实战机会。


换而言之,加强年轻球员的培养,其实有很多具有操作性更强的办法与手段。对于限制高价外援,欧洲足坛包括西亚诸国联赛都有很多切实可行、值得中国足球借鉴的办法,完全可以避免中超技战术“断崖式”下滑的情况出现。问题在于:我们的管理者是否有足够耐心。


结语


中国足球过去20多年的职业化进程中,实际效果总事与愿违,根本原因在于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常想着以“非常手段”、“非常举措”来达到“非常目的”,常常作出一些与足球本身并没有太多关系、甚至断然违反足球运动本身规律的决定,特别是断然不顾足球运动是一项讲究传承、讲究历史的运动。断然割裂历史、不讲传承,最终受伤害的只能是中国足球本身。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常常喜欢“先破后立”。于是,我们过于极端地“破旧立新”,每每首先不去总结之前的成败得失,而是“一刀切”,每次总是从“零”开始,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所以,纵观这些年来中国足球的失败,在很多方面是那么相似。为了中国足球的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在坚持大胆改革的同时,更需要讲究科学决策,时代发展到今天,早就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请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三思。


本文转载自德兴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解读】起因·动机·利弊·矛盾·视野·建议——六解新政一声叹息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