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体育用品的年度盛会上,业界领袖们都有哪些真知灼见?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召开,而在规模庞大的展会外,从2013年就扛起“行业思考引领者”大旗的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也是重磅嘉宾云集。他们都分享了哪些真知灼见呢?

2017-05-24 15:34 来源:禹唐体育 0 118593


禹唐体育注: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召开,这对于中国的体育产业界而言自然也是一件盛事。而在规模庞大的展会外,从2013年就扛起“行业思考引领者”大旗的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也是重磅嘉宾云集。

与会嘉宾包括国际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王卫东;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国家体育总局采审中心主任,国家标准化服务管理委员会服务业标准部主任杨泽世,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湖北省体育局局长;新疆自治区局长;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宁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主席李宁,以及各省市体育局代表与企业领导等。

那么在这个中国体育用品界一年一度的思想盛会中,各位领导与业内领袖们又分享了哪些真知灼见呢?今天,禹唐体育就带大家一起来纵览一番。

开幕致辞


分享嘉宾: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赵勇


自2014年国务院46号文发布以来,中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体育用品业的总收入已经跨过了万亿大关,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也保持了两位数的高水准。然而,目前体育用品业中发展低端、低品质、低附加值、低效益等问题还非常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总书记的关怀和领导下,体育产业得以加速发展,目前的整体趋势为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另外,去年全国居民的人均体育消费已经达到了1556元,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进行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

第一,要推动体育用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体育用品产业,特别是要从总体结构上讲,要大力发展冰雪装备产业。

第二,要推进体育用品价值链的升级。现在我们的利润60%到70%都在国外,都被国外拉动,光抓生产的模式必须尽快地改变,要下大工夫来抓体育用品的创意、设计、新产品的研发和线上线下的销售。

第三,要推动体育用品功能的升级。现在体育用品的功能上比较单一,服装占了大头,所以功能上所以功能上我们要促进高水平的新产品发展。

第四,要进行品牌升级。我们要联合央视等媒体推出体育品牌计划,要打造中国的驰名商标,打造国际知名的体育品牌,并将其作为我们的一个长期战略加快推进。

第五,要提高体育用品质量。现在标准覆盖不全,标准不严格,未能和国际接轨,监管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这也需要尽快改变。

第六,要进行生产方式升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要跨越进入智能化的时代。以后体育用品都要逐步做到个性化的设计和生产,这对生产方式是一个挑战,但又是一个趋势,是不得不为的。

加快核心竞争力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



分享嘉宾: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 李桦


今年论坛的年度关键词“升级”凝练了行业对于体育用品新趋势的战略判断。从过往一年的行业重点数据来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关键数据同样见证了“升级”进程:

第一,行业整体增速较快,增加值突破3000亿大关。2016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运动服、运动鞋、运动器材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达到 3077 亿元,增长率为11.65%,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第二,销售收入显著增长,人均体育用品消费超过100元。2016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7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

第三,进出口额连续两年负增长。2016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进出口总额为 170.22亿美元,同比下降16.94%;实现贸易顺差153.07亿美元,降低17.65%。

因此面对全新升级趋势,我们应发扬工匠精神,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升级,努力在自主创新、聚焦细分市场和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更多新成果。其次,我们应该携手推进标准化工作,构建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另外,我们也应当兼顾渠道下沉与电商平台,探索新零售、新发展。不仅需要尽快解决产品同质化和功能利益欠缺的固有问题,更要积极发力渠道布局,主动应对消费升级过程。

最后,我们也应该聚焦体育消费升级趋势,抢抓战略先手。通过深度研究体育消费的新升级动向,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判,并积极构建差异化优势,实现品类创新,引领市场发展潮流。

加强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 保障民生与打造核心竞争力




分享嘉宾: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主任 杨泽世

标准是大家的事情,你不关心标准,标准就不关心你。标准是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效益的一种活动,它从来不只是对产品监管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竞争的手段,解决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不对称。

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标准委的努力下,我们国家的体育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自2008年以来,我们成立了体育用品行业标准与全国体育标准化体系,涉及体育相关标准364项。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参与体育用品国际标准化。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以及行业转型的时期,我们要更加重视标准化,更加有效地发挥标准化的各种作用。

对此,我们应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前是政府打包,现在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我们提出了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协同发展、协同配套的体系。

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与各个企业密切相关,当然企业还要积极地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度,对参加政府标准的前五名企业,我们会给予税降抵扣。国家标准包括现在、未来都是兜底线政策,真正这些标准中应该还是企业标准最好。

另外,在推进标准化工作中,也要求企业协会政府共同发展。协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制定行业标准,国外所用的行业标准就是团体标准、社会标准,这个标准要为行业创造一个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以维护秩序。最后,我们也应当把一些成熟的方案介绍给全世界。

崛起的中国力量——国际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用品发展新趋势



分享嘉宾: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副总裁 Stefanie Burkert


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创立于1978年,旨在促进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我们为行业成员提供支持和帮助,并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我们承担了联系、告知、代表、促进等职能。

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的直接成员公司多达300家,包括零售业以及原材料生产工艺等领域,总体组织成员更是达到了500余家。可以说,我们涉及到了整个行业以及整个价值链当中的参与方。

目前全球范围内,体育服装所占市场份额高达2820亿美元。而在加入运动鞋后,这个市场更是能达到1.7万亿美元的体量。目前全球范围内运动产品的整体增长额为6.4%,未来,我们预测增长额将提高至9.5%。

在新兴的运动休闲风格的体育用品市场方面,中国排名第四。另外,中国在户外用品方面的市场增量也超过了10%。在中国的整个运动服饰及运动鞋市场上,美国的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在2016年选取了在中国排名前20的城市,这20座城市所代表的市场份额高达93亿美元——其中30亿是运动服饰的销售额,另外有63亿则是运动鞋方面的销售额。


在所购买产品的运动项目方面,跑步占了三分之二,市场份额高达11亿美元。在这其中,三分之二的跑者为男性,而其中又有一半的男性跑者年龄在35岁以上。

如果你要创建自己的品牌、生产自己的产品,那你的品牌一定是要具有创新性的,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真实、可靠、有原创性,并且能够激发大家的想象。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正经历着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发与发展,需要我们与物理、数字及生物领域的所有相关事业做进一步的融合。

加快改革步伐 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上海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分享嘉宾: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 许琦

通过中国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体育产业有四个属性。

第一,融入国民大环境的体育产业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上世纪80年代,曾发展过所谓的体办产业。1993年首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办,标志着上海体育产业真正萌芽,使得上海体育产业逐渐从体办产业、管办结合,发展到由社会办产业,体育产业也就从内部经营逐步走向社会化经营,开始与上海经济化发展相结合。

第二,要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做好市场监管。我们认为消费群体广覆盖的体育产业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目前,中国的体育消费也正在经历一个从免费到付费,从专项到跨界,从参与到体验的升级过程。

第三,在上海的体育消费领域,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以实物消费为主,包括购买运动服装、鞋等,占比58.9%;第二,消费意愿不强,在所有体育消费人群中,全年体育消费在1000元及以下的人群百分比占到38.1%。

第四,我们认为多种业态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体育培训与体育健身休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目前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市体育发展情况不一,协同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

上海市政府在关于加强体育发展产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全球知名城市,对标国际一流,适应国际规则,遵循国际规律。上海市将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把品牌赛事做细做精;培养健身休闲业,推动更多人参与活动,并培养体育消费习惯;以职业体育为突破口;以体育中介为桥梁;以机制改革为保障。上海市体育局将编制规划,做好引领;制定政策,做好宣传;搭建平台,做好服务。

跟随国民体育消费升级同步进入新阶段



分享嘉宾:李宁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主席 李宁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国民消费的升级,体育消费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需求也是正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扩展。

另外,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国民体育消费的升级。现在政府的主导力量还是非常紧密,除了中央之外,各地政府都成立了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各种形式的机构,这对中国体育会有很大的促进。

但是产业毕竟还是消费行为,应该有盈利。如果政府大量地动用财政资源,用政府的力量来参与营运,是否是会对社会资本和市场化造成影响?我觉得这一块是需要探讨的。

在中国的体育市场,国民体育消费在未来十年的增长会是非常强劲的,尤其是在以下三方面:竞技观赏型运动、体验参与型运动、体育装备与器械消费需求。

欧美的联赛不仅仅能培养运动员,还能给城市带来休闲娱乐方面的作用,因此也会带来消费。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等机构正不断推动体育市场化的发展,也让体育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而这些发展空间也给体育用品带来了更大的需求,促使体育用品行业去生产更有附加值,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

现在足协、篮协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说过去五年,李宁是CBA最大的赞助商,但CBA一个赛季的收入只相当于美国一个盈利性篮球俱乐部的收入。因此在职业化发展中,不仅仅关乎运动本身,它也和社会环境,消费者理念,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发生关系。

我们和国内很多企业一样,随着中国越来越发达,很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然后我们自己的利润空间就缩小了。实际上,在过去这几年,国内对于体育用品的消费是在增长的,但国际品牌获得了很大的收益空间,因为它们更接近于做专业的产品。

我希望李宁公司能从同质化竞争中解脱出来,给自己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打造李宁产品体验、购买体验、运动体验,我们希望把体验给到用户,和他们在一起互动,给他们做出一个有运动体验、科技体验、时尚体验的产品。我们希望在购买的体验当中能够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包括互联网的应用、店面的互动等其他服务。

中国还是缺少消费品零售业态,或者说仍在很初级的阶段。零售业态里面涉及到商品的规划、渠道、货品、物流等要素,它需要有一个体系。正因为缺少这种业态,所以我们既要做品牌、做生产设计,还要做销售。此外,零售业态的不成熟,也让电商发展起来了。在未来五年,李宁会逐步改造我们的商业模式,建立零售运营的知识平台,在此基础上再去发挥,去创造我们的品牌与运动产品。

在过去这几年的经营当中,我自己最大的体验就是体育园提供的专业设施、专业产品、专业服务能够给当地市民、居民生活带来非常有效的帮助。另外,政府要做好福利与优质服务,而政府之外的那些社会投资人、经营者与消费者则能够形成更大的经济体,这样我们才能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对李宁公司而言,我们希望在大环境中,把体育培训、体育赛事组织和体育用品研发进行一个更紧密的融合,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够在中国这个体育大海里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也预祝各位同行梦想成真,一切皆有可能。

结语:


作为中国体育产业目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用品有着巨大的市场与发展空间。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大众消费市场的日益增长,中国体育用品业迎来了一个红利期。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持续创新,打造更多原创性产品,做出国产品牌自身的竞争力,始终是放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难题。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