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何以在美国掀起热潮?

“和几年前出现的‘云技术’一样,‘可穿戴技术’不可避免地成为关键词、展会的宠儿,几乎每家公司在记者招待会上都会提及的未来战略。”

2017-05-15 17:19 来源:禹唐体育 0 81468


禹唐体育注:

随着路跑产业的不断成熟,相关用品市场也迎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期。当人们对于设备的依赖与日俱增,而信息处理与存储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电子产品的持续升级。由此,“可穿戴设备”也随着路跑运动的火热开展而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


在彭博新闻社纽约分局局长贾森·凯利(Jason Kelly)所著,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郑成雯所译,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健身经济》中,凯利也就“可穿戴设备”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我们不妨通过这位彭博社高管的视角,来看看美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一年一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CES)展会是极客们的天堂。展会每年冬天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是电子产品企业“打探军情”的好机会,也是消费者们了解电子产品趋势的好机会。展会涉及内容广泛,可以看到大型技术企业和生机勃勃的初创企业之间的竞争究竟什么产品可以在未来一两年赢得消费者的心。




2014年展会的主题是和健身相关的可穿戴设备。正如CNet科技咨询网在展会即将结束时所写的:“和几年前出现的‘云技术’一样,‘可穿戴技术’不可避免地成为关键词、展会的宠儿,几乎每家公司在记者招待会上都会提及的未来战略。”


可穿戴健身产品的热潮,最初的焦点在让相对简单的计步器看起来更有型。针对人的活动追踪设备原来只是受到退休人士的喜爱,因为医生建议他们多走动,所以他们会带着设备逛商场。现在这种设备成为健身迷们的工具。


比较早期的产品基本上就是计步器。耐克以及Fitbit和Jawbone的产品都是为了回答个简单的问题(“我今天走了多少步了?”),并吸引消费者购买它们生产的腕带。



耐克的腕带是我发现的第一款真正有用的腕带。2013年初,看到两位私募机构投资人在多哈的一次会议上炫耀他们的耐克FuelBand腕带,我惊讶极了。其中一位差不多快60岁的样子,骄傲地说,根据耐克的数据统计,他是他所在年龄段的男性中成绩最好的。


FuelBand腕带不仅可以计算走路和爬台阶步数,还提供全新的计量单位Fuel点数。Fuel点数是根据用户每天的活动情况得出的点数。实现目标的话,腕带会发亮表示祝贺。


把一个人的数据和很多人分享,这印证了社会运动理论。友好的竞争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Fitbit等厂商通过设备把用户联系起来,让他们和朋友们一起比每天走的步数或爬的台阶数。事实上,竞赛是个很有趣的问题,而真正的竞赛,则应该具备激励我们提升表现的要素。



例如《优胜者》一书中就提到了有关选择正确的一组人以提升表现的研究。书中这样写道:“如果参加比赛的只有几个人,我们会火力全开,拼命超过其他选手。比赛变得非常个人化,像是要投票选出实力最强者。”参加的人过多会令人丧失斗志。“一旦参加的人过多,我们会失去挑战自我的紧张感,比赛结果也似乎并不能体现我们的个人价值,于是我们就不再那么拼命。”


到2014年,私募机构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家们,不只是自己在用腕带,更是向可穿戴健身设备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Fitbit在2013年8月一轮融资中就筹得4 3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SAP Ventures、高通风险投资等新鲜血液以及软银风险投资等现有股东。


投资机构关注的可穿戴健身设备公司很多,Fitbit只是其中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商Jawbone销售的产品包括扬声器、耳机以及up 24智能手环。在Fibit宣布完成融资一个月后,Jawbone实现权益和债务融资1亿美元。



到2014年5月,Jawbone的目标更远大,资金实力更强。发布的相关报告表明,Jawbone的融资规模在2.5亿~3亿美元之间。其中一篇报告引用了Jawbone公司CE0侯赛因·拉赫曼对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看法。拉赫曼认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在于“搜集大量数据”。


他说:“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信息、更多信号、更多对自己的了解。把所有这些数据收集过来,赋予意义,用来推动进一步的认识,产生新的数据,这才是目的。”


他的逻辑进入了一个闭环(捜集数据、利用数据、产生新的数据),这也正是厂商和投资方如此看重健身设备的追踪功能的真正原因。似乎每个人都愿意和别人分享大量关于自己生活的细节信息。



有些信息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意义(脸书上发布的绝大多数帖子都是,特别是那些在餐厅吃饭时拍下的美食图片以及文字描述)。但把这些信息和很多其他相似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会发现它们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我们发布的帖子可以反映出我们的特点和习惯,这些有可能为广告商提供灵感)。


健康和习惯相关的数据更有利用价值,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但激进杂志《琼斯夫人》在2014年1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则指出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文章对隐私政策进行了讨论,认为这些政策不足以保护用户自愿提供的血压、血糖等数据。文章引用了数字民主中心常务董事的观点:“这些公司之所以承诺不会出售用户提供的数据,是因为它们还没有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


不过,计量功能对日常生活中习惯盘点一切的职业人士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信息经济中,做好Excel这样的电子数据表才是王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妨把计量功能引入个人生活。



数据采集有助于提升现代生活的自我参与。讽刺作家大卫·赛德里在《纽约客》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第一天走到60000步的时候,我拿着手电筒,摇摇晃晃地走回家。我知道,我会走到65000步。除非把腿走断了,要不然还是会继续走下去。然后我会彻底瘫倒在地。为什么有人会坚持用Fitbit这种东西,还有人让跑步控制甚至毁掉自己的生活?”


猎鹰头公司创始人戴维·莫罗斯认为,很多可穿戴设备用户刚开始很激动,甚至用到上瘾的程度,但几周或者几个月后,就会放弃。相较而言,运动的大趋势比较稳定。特别是每天坚持运动的人,越来越习惯于随时随地确认运动信息。他说:“未来的方向就是健身后立刻在电脑上确认各项数据。人人都希望快速获得数据,帮助提升自己的表现。”


通过凯利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成熟,一方面跑步或健身爱好者的确开始对可穿戴设备有了更强、更精准的需求,而在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真正价值仍在于用户日常所产生的那些数据,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闭环逻辑。同理想情况相比,如今的可穿戴市场无疑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声明:本文为禹唐体育原创,资料参考《健身经济》,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