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CEO:在美国大规模制造运动鞋不!可!能!

阿迪达斯是铁了心要留在亚洲。

2017-04-26 16:00 来源:36氪 文/Evelyn 杜 0 50788


禹唐体育注:

4月13日,36氪报道了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升高,阿迪达斯将部分生产线撤回德国机器人工厂。最近,阿迪达斯 CEO Kasper Rorsted就此事再度发声:在美国制造运动鞋非常不合逻辑也极其不可能。这给规模庞大的亚洲工厂和工人塞了一颗定心丸,也狠狠地打了特朗普的脸。

Rorsted 在上周访华期间表示,目前阿迪达斯 90% 的生产线都在亚洲,制造业大举回流发达国家自动化工厂是一种幻想,这个理论完全适合整个运动服装行业。


机器人工厂和供应链角度

如果将制造业迁回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公司们肯定不可能采用人工工厂,毕竟国外的人力成本更高,一定是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就如同Speedfactory一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自动化机器人工厂产能还很低,因此在今后五到十年内,不太可能实现全面自动化生产。

根据阿迪达斯的预计,Speedfactory 投入生产后,未来每年通过机器人可生产出100万双球鞋, 但2016年阿迪达斯总共生产了3.6亿双运动鞋。如此一比,还是亚洲半自动人工工厂的产能更高。

阿迪达斯仅仅是把一些高端定制产品线放在了 Speedfactory,只是一些细分市场需要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大部分量产的鞋品仍然在亚洲的工厂。

此外,根据 Rorsted 的说法,亚洲的半自动制造仍显著快于任何机器人技术,而且在生产阿迪达斯鞋子的120道工序中,仍有部分是目前自动化满足不了,必须用工人来完成的,比如穿鞋带。如果要选择人工工厂,肯定亚洲还是更合适。

未来,就算机器人工厂成熟,量产速度加快,阿迪达斯也只会考虑将亚洲的工厂全面升级为自动化的工厂,而不是在发达国家大规模建厂,因为在中国还有割舍不断的供应链。

20世纪90年代,阿迪达斯在中国安营扎寨,随着工厂大规模地建立,其供应链也不断地完善。

目前阿迪达斯的供应链分为两级,第一级是供应商(直接签订采购关系的工厂),第二级是分包商(供应商的分包工厂,提供刺绣印刷等服务)。

根据阿迪达斯官方给出的名单,在1034家供应商和分包商名单中,有202家都来自中国,占比近20%;亚洲供应商和分包商的数目大约为651家,远远超过欧美非等国。

如果要把工厂从亚洲撤出,规模庞大的亚洲供应商和分包商,不能随之转移到欧洲美国。在欧洲和美国一下子再建立如此大规模的供应链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个花费可能会是天价。

根据《全球采购新趋势》报告,中国已成全球供应链中心,有三分之二的受访公司认为供应链断裂的代价越来越大,所以很多公司开始非常谨慎地选择或更换采购商和供应商。

因此,无论是从供应链还是从自动化工厂的进程来讲,如Rorsted所说制造业大举回流发达国家是一种幻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工厂就高枕无忧了,未来中国工厂将会进化为全自动化的,那么密集劳动型的工厂应当从现在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马云爸爸也说了,新制造的冲击很快就会来临,并且冲击力度远远超过零售行业。标准化、规模化、低成本的传统制造业,将很快被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新制造所取代。


市场和赚钱的角度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好多个运动品牌,比如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他们最大的市场都是美国和欧洲地区,但是增长前景最好的是亚洲市场。

在特朗普上任后,一直要求企业将工厂搬回美国,从各个品牌的反应来看,都是新建一两个美国工厂,而不是大规模的迁移。将工厂迁到美国,可能是政治取得的胜利,不是财务上的胜利。

迁移到美国后,品牌产品的制造和运输费用都会减少,并且能够迅速地满足目前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也极有可能忽视了正在迅速成长的亚洲消费者。

以阿迪达斯为例,中国是阿迪达斯2016年增长最快的市场,销售增幅达到28%,净营收突破30亿欧元,北美地区的净营收为34亿欧元。阿迪达斯预测,中国市场今年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不断逼近北美地区。亚洲地区的整体净营收也将会不断地向欧洲地区靠近。

Rorsted 表示,没办法忽视中国乃至亚洲如此庞大的市场,能够再下一城的最好方式就是:离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点。

而且美国零售业惨淡的现状也是这些品牌不想回去的原因。瑞信集团分析师克里斯蒂安·布斯表示,美国今年迄今的店铺关闭速度已经超过了2008年同期,也就是上一次经济衰退肆虐的时候。

品牌和公司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不亏本能赚钱才是真谛呀。


本文转载自36氪,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阿迪达斯CEO:在美国大规模制造运动鞋不!可!能!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