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占才:体育唯有与其他产业融合才能体现真正的市场化价值

3月30日,由北京市文资办主办的首都文创产业投融资沙龙(第18期)——暨首都文化体育产业沙龙第1期在京顺利举办。会上,中体文化CEO苏占才就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做出讲解。

2017-04-07 12:00 来源:界面新闻 0 121193


禹唐体育注:

3月30日,由北京市文资办主办的首都文创产业投融资沙龙(第18期)——暨首都文化体育产业沙龙第1期在京顺利举办。会上,中体文化CEO苏占才就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做出讲解。


在会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传媒情报局联合首都文化产业投资对中体文化苏总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Q1:“在文娱大火的眼下,体育迎来爆发的春天。‘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体育产业走进重要发展机遇期”。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苏占才:首先,从整个基础来看,体育产业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事实上,体育的发展史(自1896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始)比电影史还要长。但就国内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国民对体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竞技体育上,体育更多的是综合国力的表现,而对于全民健身及体育消费的认知还是比较薄弱的。近年来,随着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以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向体育产业倾斜的政策,很多人开始关注体育产业,他们相信只要有政策改革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红利的产生。从现在看来,体育可能比电影、游戏以及移动互联网行业更有机会点。如果从商业化或资本的角度评估,体育产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存在很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正是我们从事体育产业这个领域的重要原因。

Q2:在您看来,体育产业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呢?

苏占才:在我看来,主要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政策优势。

近期,国家公布17年财政预算,对体育以及传媒的投资超过了270亿,除常规项目外,体育的专项扶持基金也有25亿左右。这也可以直观看出现阶段发展体育的一大优势即政策扶持。

第二,时间窗口期。

举个例子,今年人们对冰雪类运动的追逐,正是看到了北京冬奥会的时间节点。而从大部分体育创业平台或公司的角度看,足篮排等一线同步IP,它们的门槛非常高,风险也足够高,这也正是体奥动力、乐视体育等公司发展不尽顺利的原因所在。

第三,消费升级的机会点。

一般来说,当人均GDP超过3000元时,国民消费需求会由完全的刚性需求转变为寻求其他娱乐类消费的需求,在其达到7000元甚至1万0000元时,国民对休闲娱乐类的消费需求就会非常强烈。举例来说,16年的布拉格马拉松,6000人的参赛规模中就有600名中国人远赴欧洲参加。这就可以看出消费升级带来体育发展的机会点,对体育类的消费正是体现出更高层次、高质量的消费需求。

从体育产业的表现来看,盈利最好、成长最快的领域是体育制造与体育培训。首先,要发展体育就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场馆、跑道、球拍、等)支撑,所以体育制造领域的成长很快。其次,有体育消费需求就意味着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力,。而在家庭支出中,教育类占到很大比重,所以青少年培训机构,尤其是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橄榄球、网球、击剑、游泳等体育项目)得以快速成长。在业内比较知名的橄榄球培训机构如巨石达阵、足球培训机构如华文、击剑培训机构如万国都有很好的盈利表现。

相反,那些名气很大的孵化体育IP类公司却在赔钱,这说明体育行业还处于一个政策红利阶段,还不能完全市场化。从整个产业的商业化角度来看,谁最靠前谁先盈利,而当产业链的最上端开始盈利时,就意味着其后续发展机会与市场空间也很大。

Q3:在您看来,在“文化+体育”这样的格局下,投资机会有哪些呢?

苏占才:对于投资的机会点,从机构角度来说,要清楚自己的倾向。有些看好体育消费升级领域,就可能在体育旅游或体育培训加大投入。有些倾向体育基础设施,就会对体育场馆、基础材料或设备方面进行投资。从实践角度来看,每个领域都有是机会的,这需要根据你的投资标的状况以及在行业内的具体打法来判断。从宏观来看,体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未来几年都处于非常好的成长阶段,所以现在对体育产业进行投资比较合适。

Q4:有人形容说体育产业是站在了风口上的,2015年是体育产业的元年,资本市场特别地关注体育产业,并投资体育产业,并总结说“如果说资本市场寒冬已经来临,但体育产业依然还很热”,那么在您看来,2017年的体育产业的趋势是怎样的呢?

苏占才:在我看来,15、16、17这三年来体育产业一直保持着成长趋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产业投资人是依靠政策来判断投资方向的。在当前,体育不单单只停留在行业投资的价值上,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其赋予的价值,如竞技体育的提升民族自信、增强民族团结等,全民健身的增强人民体质,“运动处方”等,这远远超出体育竞技本身的价值与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在体育方面,国家的政策倾向会更多,而当行业内可支配的收入增多时,投资也会随之越来越多。

Q5:有相关人士总结2016年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八大新趋势。如“新体育文化内容将产生”、 “新的体育跨界交流会增多”、 “新一代小孩体育消费变化有可能养成终身运动习惯”,那么在您看来,2017年这些趋势会延续下去吗?有没有一些新的趋势产生?

苏占才:这些趋势是会延续的,这不是中国的个性特点而是整个体育产业的特点。有一个案例,体育课上,热身运动结束后,美国的孩子开始跃跃欲试,而中国的小学生却已经很累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体育注重的是竞技体育,而不在全民综合体育素质的提升。数据显示,全国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占到不到30%,由此带来的好的一面是还有70%的人群会成为可待开发用户,坏的一面就是群众基础相对较差。但总体来说,不论是对于青少年,还是整个体育行业,都呈现出一片向好的趋势。

Q6:“在文化产业概念下创新,将成中国体育产业最有竞争力的生存方式”,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未来我们又将如何创新呢?

苏占才:个人想法,首先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把体育单拿出来去讲体育文化,是因为很多人把体育文化简单地定义为体育文艺,表现为全民运动、体育竞技、表演、展览、艺术等;实际上,体育文化的范畴更大,比如说青少年体质、综合国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民族自信心等都是通过体育文化来表现出来的。因此,说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可能从定义上讲没有那么精确,但从公众认知上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发展观点。

从另一个角度,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可以看成是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单独的体育不具备好的商业化基础。目前为止,正在在运作的体育项目有三类,基础类(体育制造、体育培训)、资本投入负增长、政府扶持类项目。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将体育与其他产业很好地融合,除非是政府补贴,否则干不好体育IP或项目。所以体育产业的机会点在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包括与泛娱乐、影视、综艺、旅游甚至金融的融合。总而言之,体育如果不能迈出去去其他产业进行融合,短期之内,就很难表现出真正的市场化价值。


声明: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苏占才:体育唯有与其他产业融合才能体现真正的市场化价值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