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滑雪产业发展迅猛 存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现象
随着追求休闲娱乐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北京即将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滑雪这项运动在中国正经历迅猛发展。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追求休闲娱乐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北京即将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滑雪这项运动在中国正经历迅猛发展。以北京为例,春节期间,22家冰雪场所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上一年度冬季雪季,约350万北京市民参与了冰雪活动,增长超过10%。如此利好的形势下,由于近日河北、山东等地接连发生滑雪者意外身亡事件,使得滑雪场的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记者在北京各大雪场走访调查发现,因缺乏安全意识、雪场分级制度滞后等原因,北京的滑雪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北京市丰台区某室外滑雪场,雪具大厅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场地中不少刚刚学会基础姿势的滑雪者正乘坐缆车前往中高级雪道。资深滑雪爱好者张景山说,消费者数量的急剧增加,给雪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安全方面)雪道上滑雪者相撞事故最多,和消费者普遍滑雪技能及技能素质不够有关。”
和北京市大部分滑雪场类似,万龙八易滑雪场租赁装备的滑雪门票人均200元左右,但滑雪教学课程每小时要300到600多元。滑雪教练宋旭阳表示,普通零基础滑雪者平均需要至少半天到一天时间,才能基本掌握滑雪安全知识以及动作要领。雪娃滑雪俱乐部创始人文利硕表示,因为教学费用相对贵、零星消费类型占比高,所以大部分消费者不愿花钱系统学习滑雪。滑雪者有激情无常识、有胆量无技能已是普遍现象,“所有滑雪场都是教练费用要比门票贵,20%比例的消费者会请教练,剩下都是自己玩儿。滑雪者一次性消费较多。”
此外,多个滑雪教练告诉记者,滑雪“教学课程”在北京并无统一标准体系,多数滑雪学校内部自行定制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北京市万龙八易滑雪场教学校长张璐炜说:“只有一些简单拼凑的教程,没有比如滑雪协会、体育总局颁布的大纲性教学内容体系,目前只有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证。”
影响教学质量的,不仅仅是“课本儿”,还有老师。行业内人士透露,北京市不少滑雪场,教练持证上岗比例相对低、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等问题突出。
除了不愿请“老师”、“教材”没标准,“学生”的水平也没有相应的等级划分。去深水区游泳需考“深水证”,但初级滑雪者上中高级雪道,却无需任何资质证明。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北京市滑雪场对于这种潜在危险,大多也仅做提醒,不会对滑雪者进行强制区分。宋旭阳说:“最早渔阳滑雪场有一段时间管过,但也管不了,没法弄,现在都没有了,仅仅提示,确实没法管。”
有专家分析,雪场内无分级滑雪制度、滑雪者技术分级考核制度空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滑雪安全需要“打铁自身硬”,不仅仅针对滑雪者本身。一些滑雪场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基础投入不足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有不愿具名的滑雪场工作人员就透露了缆车维护检测不及时埋藏安全隐患的问题,“(缆车)检测可能有7天,对它进行试运行。但是每年只有一次检测,就是在雪季刚开始的时候,雪季中间和末期不会检测,不够及时。”
记者检索裁判文书网相关判例发现,滑雪者在雪道发生碰撞后,因滑雪场缺少监控摄像,无法获取视频证据,损害侵权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常常难以认定。一些滑雪教练表示,监控摄像覆盖率不足、安全防护网设计不精细、存在疏漏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北京市体育局介绍,北京市雪场大都是私营企业,个别企业重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生产的现象比较突出,对安全生产的资金、人力投入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宋旭阳教练认为,雪场内安全巡视员数量不足,从业资质无政策标准就是问题表现之一,“严格来说一条雪道一个安全员巡逻员最好,但是没有雪场这么执行,有成本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有的滑雪场疏于巡逻队员管理,一些巡逻队员就拿着对讲机在山顶呆着。”
滑雪学校校长张璐炜告诉表示,近年来滑雪产业持续升温,然而大到场地运营、小到雪具护理——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人才短缺的现状,不仅仅影响滑雪安全,也是北京市滑雪产业发展面临的“短板”之一,“鱼龙混杂,大财团、大企业都在做雪场(产业),小企业小财团等个人承包。一下子涌出这么多雪场,但是相应的从业人员比较少,懂的人少,各方面都缺乏专业人才。”
滑雪是一项魅力与风险叠加的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勇敢者的运动若想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必须讲究科学。如何从提升滑雪者的素质,完善滑雪场的硬件配备及相关制度,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等方面堵上漏洞,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本文转载自央广网,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北京滑雪产业发展迅猛 存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现象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