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创业的寒冬中 一家智能骑行头盔公司的喜与忧

对于智能头盔公司LIVALL的CEO郑波来说,整个2016年,可以用“有喜有忧”来形容。

2017-02-03 16:00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饶文怡 0 30628



对于智能头盔公司LIVALL的CEO郑波来说,整个2016年,可以用“有喜有忧”来形容。


在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起于近年。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称46号文)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人民币”。


随着46号文的出台,体育产业开始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奶酪。一时间,创业者和投资人们涌入各个细分领域:足球、篮球、跑步、健身、骑行;订场、电商、内容、硬件、社交……他们纷纷跑马圈地,希望从5万亿的大市场中,尽早分得一杯羹。


但在最初的狂欢过去后,需求增长缓慢和供给快速上升之间的矛盾,使得体育创业从今年开始遭遇到了尴尬。IT桔子的数据显示,目前市面上共有超过500家体育创业公司,其中,状态为“尚未获投”的公司则有107家;还有28家公司的状态是“已关闭”。


在模式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许多体育创业范畴的公司在资本寒冬来临之后,距离下一次融资越来越远。


郑波对这一点感受颇深。他表示,近来已经有不少同行和他交流过近况了。


“有一家厦门的自行车公司,前阵子清盘了;在上海、深圳,也都有一些自行车配件的创业者和我们聊过,”坐在办公桌前,郑波为界面新闻记者介绍着他的所见所闻。他说,有的公司尽管有着不小的用户流量,但始终无法变现,在融资受阻的情况下,这些公司更显困难。


至于投资人方面,他们对于体育创业公司的观望情绪越发浓厚,因此在投资前往往三思而后行。另外,郑波认为,投资人之所以迟迟不出手,也有另外一层考虑。


“在寒冬之中,即使是好的项目也很难要到钱,这样一来,创始人的要价也许会下调,投资人就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这些好项目。”他说,对于投资人而言,“可投可不投”的项目,他们现在基本都不会给钱了。


2014年在深圳正式成立后,LIVALL从2015年开始向外销售它们的智能头盔。最初的时候,郑波选定了海外市场作为他们的落脚点,因为他认为,“海外的用户骑行习惯较好,对于头盔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


据统计,“单车之国”荷兰国内共有1600万人口,自行车保有量却高达1700万,平均每人拥有超过一辆自行车;而郑波估计,在美国、欧洲和澳洲等地,运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超过三亿辆。这是郑波最初进行市场选择的数据基础。

他的这一想法在后续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郑波说,经过一年半的推广后,LIVALL已经与不少境外的知名头盔厂商达成了合作关系,其产品在台湾甚至进入了苹果产品的专卖店,与iPhone一起出现在用户眼前。


郑波希望,LIVALL的产品能够先在海外站稳脚跟,之后再徐徐进入国内市场。不过到了2016年,他发现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想象般顺利。


“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销售额相对去年没有太大的增幅。原先的预期是至少能够翻一番,但是现在来看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今年早些时候,他曾经表示,LIVALL在海内外的销量比大约是3:7,但是到了年底,这个比例变成了2:8。


对此,郑波说,其实公司在海内外的销售都在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国内市场的增幅相对平缓,比重才出现了变化。


在郑波看来,LIVALL在国内市场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智能骑行头盔在市场上仍属于一个新产品,而LIVALL本身也是一个初创公司。“两方面都是新的,就等于会在市场上遇到一个坎,我把这个叫做‘推新墙’,”他说。如何尽快地进行市场教育,成为了他当下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在“大本营”国外市场上,郑波同样遇到了烦心事。


今年来,在与国外的头盔厂商开展合作时,郑波明显地感受到了对方心态的变化。“和大厂商合作,我们的销量可以得到持续保证;但现在有的厂商已经和我们说,如果要合作,我们就必须放弃掉我们自己的品牌,这样子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反而不能提高,”他说。


为此,郑波必须开始做出选择。是为了能迅速提升销量而与厂家合作,还是继续在消费者群体中打造口碑,他需要明确一个方向,来推动公司继续前进。

从目前LIVALL在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来看,郑波的选择似乎已经趋于明朗——继续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拓。


这么做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骑行人数约3500万,每年增速达到30%。此外,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等共享自行车品牌在近来的火热,也有可能会带动骑行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放眼整个市场,专注国内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从2015年开始,LIVALL就开始赞助宁夏体彩洲际自行车队,后者在国内参加过包括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在内的一系列赛事,以求提升曝光度。


“这是一个专业的车队,在国内外经常会参加一些赛事,我们就为他们特地打造了一款头盔,在头顶的位置画了一些图案,这样选手在骑行时,观众就能在电视上注意到我们的产品,”郑波说。而在专业车队外,LIVALL也赞助了一些业余车队,希望让更多地骑行爱好者了解它们的产品。


而在骑行头盔之外,LIVALL也已经开始切入整车以及滑雪头盔的制作。


“无论头盔做得多好,只有做了整车,我们才算真正进入自行车行业;我们的自行车配件也可以更好地与自行车相结合,”在谈到做出上述决定的原因时,郑波如是说。


他表示,时下做整车也许并不是一个十分好的选择,因为在资本寒冬的影响下,有许多传统的厂商都不好过,遑论LIVALL这种以周边设备为主的企业。但LIVALL还是在2016年全年生产了3000多辆自行车对外销售。


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们就要自己做一辆车出来,把我们的产品先用到上面去,来证明给这些厂家看我们产品的实用性。”


至于滑雪头盔,郑波给出的原因更是简单:“2022年冬奥会会在国内举办,滑雪产品也会是下一个风口,我们先做这些产品,就能更快地抢占市场。”


此前,界面新闻记者曾经发现,国内市场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试水智能骑行头盔的制作,但它们并未能掀起大风浪。郑波也坦言,国内用户不同的消费习惯,是LIVALL未来会遇到的主要难关之一。


但在郑波看来,无论陷入怎样的迷茫,创业公司当下只要能够拿到融资,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他对界面新闻记者总结了几个创业公司“活下去”的要点:不要盲目扩大、不要大幅裁员、找到领军人才、加强预算管理,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到钱。


“融资的步伐一定不要停,”他说,“在寒冬时候,抢占资源的能力反而要加强。现在有一句话叫‘剩者为王’,活下来才是王道。”


在这一点上,LIVALL反而有所斩获。郑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与一家国际知名的高新科技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进入了尽调阶段,理想的话,整体的手续在最近就可以完成。他近来的焦虑可以稍稍缓解了。


这次的寒冬到底会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楚。“有投资人说,今年才刚刚开始,明年会更加深,”郑波说。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在体育创业的寒冬中 一家智能骑行头盔公司的喜与忧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