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要增强“获得感”

竞技体育要让运动健儿增强“获得感”。竞技体育代表着力量和激情,也意味着残酷的竞争和淘汰。

2017-01-12 11:55 来源:新华社 记者/朱翃 郭敬丹 0 13621

体育开年时评|竞技体育要增强“获得感”


奥林匹亚山上的火种流转千年,闪耀着人类不断奋力拼搏、超越自我的光芒,就像中国女排姑娘们在小马拉卡纳体育馆里爆发出的力量,让亿万国人振奋和感动(↑新华社记者李尕摄)。在新的时代,竞技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健儿攀登的巅峰,同样也是体育发展的一块基石,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写照。竞技体育,要让更多人增强“获得感”。


中国体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以金牌为单一价值取向的竞技体育评判标准得到更正,基于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勇于展现自我、敢于迎难而上的竞技体育才更能展现体育的综合价值,更体现时代能量,也更受到广大人民的肯定和欢迎。人们赞叹“四奥五金”的跳水名将吴敏霞,也喜欢那个“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在她们身上,大家体会到了竞技体育的“获得感”。


竞技体育要让运动健儿增强“获得感”。竞技体育代表着力量和激情,也意味着残酷的竞争和淘汰。运动健儿是竞技体育的明星,同时也背负着压力、伤病乃至挫败。运动健儿不应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巨婴”,他们成长时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他们低谷时需要康复和鼓励,他们退役后更需要良好的转型与发展,而不是成为一身伤病的“弃儿”。运动健儿的“获得感”不单单来自于成绩或冠军,更需要作为一个体育人的乐观、自信和全面发展。


竞技体育要让体育人才增强“获得感”。竞技体育除了运动员,还需要搭建包括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赛事管理人员等多元人才在内的队伍。这些“幕后英雄”是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样需要人才的储备、梯队的建设。不断完善选拔、培养和交流等机制,才能使得竞技体育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结构更趋优化。“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竞技体育要稳步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竞技体育要让群众体育增强“获得感”。无论“足篮排”三大球,还是乒乓、游泳、羽毛球,这些项目的发展壮大说明了一个道理: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引领,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石,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格局才能带动体育的整体发展。竞技体育应为群众体育“反哺”和服务,只有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单项体育协会改革,扎实推进管办分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分享运动的快乐和健康,更从中汲取中国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持续作出贡献。


竞技体育要让社会发展增强“获得感”。新时代的竞技体育是一个复合工程,既依托于科技、医疗、管理等社会各行业的力量,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竞技体育不应成为谁家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当“开门办赛、开门办队”,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完善国内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比赛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办赛积极性,建设品牌赛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融合统一,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加强治理整顿体育行业各种不正之风,严肃赛风赛纪并坚持反兴奋剂工作“零容忍”的态度,对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干净的竞技体育发展生态也至关重要。


体育开年时评|竞技体育要增强“获得感”

↑图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旗手雷声的引领下步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必须谋发展,才能有获得;为了有获得,必须推改革。竞技体育要让更多人增强“获得感”,必须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态度切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以更加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和改革红利回馈于民。

开弓没有回头箭,唯有奋勇再向前!


本文全文转载自新华社 记者/朱翃 郭敬丹,原标题:竞技体育要让更多人增强“获得感”——体育开年时评之三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