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厦马经济效益5.55亿 2020年全国赛事800+场

马拉松是跑步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如今,已经火遍全国的马拉松热是跑步热潮最真实的写照。这一势头正猛的运动,背后带动的经济效益,体量惊人。

2017-01-01 09:30 来源:新华社 记者/李旭 吴俊宽 0 67251



如今,几乎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都会有一批“晒跑族”,每天分享自己的跑步公里数,成为他们的一种乐趣。作为一项容易“上手”的运动,近年来跑步在中国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无论是日常健身还是参加比赛,跑步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马拉松是跑步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如今,已经火遍全国的马拉松热是跑步热潮最真实的写照。这一势头正猛的运动,背后带动的经济效益,体量惊人。

  

据中国马拉松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已经达到328场。在被称为马拉松元年的2015年,全年的马拉松注册赛事为134场,而这一数字已经是2014年的一倍以上。从2011年的22场到如今的328场,5年时间,是什么让马拉松“疯跑”了起来?中国田协副主席王大卫看来,当前的这股跑步热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在人们‘吃饱了,想动了’的时候,跑步这项门槛低又时尚的运动必然成为大家的首选。”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也是这一年,跑步热开始在全国蔓延,很多城市开始以马拉松赛为依托,进入了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体育消费额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跑步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路跑产业作为一项参与性产业,前景十分广阔。”王大卫说,“它不仅包括体育产品、体育装备这类大家熟悉的业务,更和培训、互联网、传媒、旅游、餐饮、交通、赞助、会展、医疗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都将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

  

跑步装备--体育消费的主力军

  

跑步运动看似门槛很低,但背后却蕴含着极大的消费空间。仅就跑步装备而言,这一块的消费规模就体量惊人。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运动装备、运动服、运动鞋和自行车的销售额约合3330亿美元,而跑步产业占据了其中的30%(约合1000亿美元)。有业内人士曾表示,2014年中国跑步装备的营业总额已经达到了300亿元。而在阿里体育今年9月公布的天猫淘宝平台2016年上半年体育消费项目排名来看,跑步项目以65亿元高居榜首。

  

这些数据绝非偶然。中国田协联合尼尔森公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跑步者每年用于购买时尚运动服和跑鞋等必要装备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而经验丰富的核心跑者人均花费4594元,大部分用来购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等高端专业装备。“就算这一花费不变,日益壮大的跑步人群也意味着这块消费将快速增长。”王大卫说。

  

《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70%的受访者表示最喜爱的运动是跑步。在国内,参加马拉松赛的群体目前已有近千万人。依照当前马拉松赛事数量连年翻倍的趋势看,中国的跑步人数,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资深媒体人汪涌就是这两年投身跑步浪潮中的一员。在进行了一年多的徒步训练后,汪涌在首都媒体跑团队友的带动下,今年3月正式开启跑步生涯,并一发不可收拾,“从今年3月开始进行跑步训练,到现在我已经完成了3个半马。”虽然“开跑”时间不长,但汪涌对装备的要求绝不马虎。“我以前觉得有双跑鞋就行,随便什么品牌都行,结果一跑起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汪涌说,“没跑几次我就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后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知道,跑步一定要‘武装’到位。”除了跑步鞋、压缩衣,汪涌认为一款可监测心率的可穿戴智能设备至关重要,“很多跑步出事的都是心脏问题,这个时候心率表和心率带非常重要,它可以监控你的心率,让你在安全范围内运动。”而置办齐全这一套装备,汪涌的投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这还不算更新换代,像我这个训练量,一年至少需要更换两批跑鞋。”

  

在汪涌看来,参与跑步锻炼,代表着参与者的经济实力处在一种相对富足的状态,他的这一观点在《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中也得到了印证,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跑步人群主要由中产阶级人群、富裕人群和年轻人构成。在中国,以跑步族为代表的体育人群正呈现着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趋势。

  

跑步赛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除了跑步装备,举办路跑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马拉松赛事运营收入达到2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超百亿元,2015年达300亿元。巨大的经济效益,加上政策红利的助推,许多社会资本积极涌入这一领域,推动着路跑产业快速发展。

  

以广州马拉松为例,根据官网公布的报名人数和报名费粗略估算,2016年广马报名费收入就高达1000万元。而这只是马拉松运营收入的冰山一角,更大头的收入来源在赞助费上。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才开始运营的广州马拉松,仅赛事赞助收入一项便由2012年的1300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5500万元,年均增速超过100%。作为广马的运营商,智美体育运营的马拉松项目由2014年的5场增至2015年的35场,而其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总收入达6.81亿元,其中赛事运营收入较上一年度剧增36.4%,达到3.45亿元,毛利达到1.66亿元。

  

而更具品牌影响力的厦门马拉松则更是挣得盆满钵满。据厦门马拉松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的厦马为厦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2.3亿元,带动经济效益为3.25亿元,总计5.55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幅度为20.1%。通过一场马拉松盛宴就获得5.55亿元的经济带动,这足以说明马拉松是一项性价比非常高的赛事。

  

除了这些已具品牌效益的马拉松赛事,那些随马拉松热潮新鲜出炉的全新赛事同样给运营方和主办地带来极大的助益。今年4月在徽州举办的徽马规模只有1000人,但它产生的经济效应绝不是这个数字所能代表。“徽州马拉松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的徽文化,更让大家知道我们徽州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徽州区体育局局长王庆木告诉记者,“徽马之后来我们徽州旅游度假的人明显增多了,对我们的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除了“引进来”,马拉松对当地企业“走出去”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当地的一个国产体育用品公司就通过徽马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订单率,徽马之后,他们的网上销量同比有了很大提升。”王庆木说。

  

马拉松--拉动旅游的新途径

  

巨大的经济带动和品牌传播作用,让马拉松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推介旅游、拉动消费、提高知名度的上佳之选。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说,体育是落后地区摆脱竞争劣势的最佳捷径。腾提度体育创始人苏玲很认同这句话,“体育赛事对欠发达地区的知名度、影响力打造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在今年3月的油菜花马拉松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汪伦故里的安徽泾县,并没有因李白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被世人熟知,但油菜花马拉松的举办,却让当地一时间成为跑友心向往之的地方。“油菜花马拉松的前后几天,当地古镇的客栈天天生意爆满,房价不得不临时上调,很多北京、上海的客人从网上预订赶过来。”苏玲告诉记者。

  

马拉松赛事的遍地开花加上跑友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已不满足于在本地甚至本国参赛,“马拉松旅游”便成为一种风尚,甚至很多旅行社专门开发多条马拉松旅游线路,从赛事报名、护照证件、交通住宿到赛后旅游的一条龙服务受到了很多马拉松爱好者的欢迎。

  

作为一项以25岁到40岁之间白领为中坚力量的运动,跑步爱好者的消费能力强、假期充裕,这让他们成为各地旅游市场竞相争夺的对象,而举办马拉松赛,无疑是最直观有效的途径之一。《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经验丰富的跑者平均每年参加3.7次异地比赛,所有支出总计6935元。依旧以厦门马拉松为例,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夏马共吸引以运动员及后勤人员身份参赛的外地人员达39599人,其人均消费为2823.84元,外地运动员和后勤人员为厦门带来总收入为11182.13万元。

  

除此之外,马拉松参与者的“口口相传”,也是主办方乐此不疲的举办马拉松赛事的极大动力。“爱秀”已经成为中国跑步爱好者的重要标签,他们喜欢在朋友圈“晒”成绩、“晒”成果、“晒”感受,而这无疑是最好的“广告”。据调查,88%的马拉松核心跑者通过参与比赛提升了对主办城市的好感度,而他们的交口称赞,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人群对这一地方的向往。

  

跑步产业--前景光明的潜力股

  

除了装备、赛事、旅游,跑步在互联网、培训等其它领域同样潜力无限。拿跑步+互联网而言,随着跑步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跑步应用也随之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面上同时存在着近150款跑步相关软件。跑步应用通过提供工具服务或社交服务,聚集了庞大的跑步爱好者,它们凭借积累的用户,通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和比赛,不断创造着更多的经济价值。

  

至于跑步培训,在王大卫看来更是前景广阔,“目前田协正在组织马拉松赛事运动培训班,可以说是人员爆满。我们的这些培训班收费都很低,社会上还有很多跑步赛事方面的培训班,收费很高却依旧供不应求。这说明在培训这一块,路跑产业还大有可为。”除了大规模的培训班,针对个人的跑步培训机构和跑步私教也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跑步不再是一项有腿就能跑的运动,除了武装好,如何健康跑?日益成为跑友更加重视的问题,由此衍生的跑步培训机构甚至跑步私教也成为跑步人群愿意花费重金的地方。

  

纵向对比,路跑产业近两年在中国已走上了快车道,并以令人艳羡的速度极速前进。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目前的跑步人群和跑步赛事还远远不够。“虽然赛事数量连年翻番,但我们每场马拉松比赛的名额都能很快抢光,这说明当前跑步赛事的火爆绝非‘虚火’。”王大卫说。

  

根据中国田协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将超过800场,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从目前的发展势头和发达国家路跑赛事的发展轨迹看,这一目标极有希望提前实现。面对如此庞大并依旧急速增长的人群和赛事,路跑产业庞大的经济前景已跃然纸上。

  

“路跑热潮在欧美国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依旧热度不减。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作为一项良性的运动,我相信跑步在中国必将有着更广阔的未来。”王大卫总结到。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 记者/李旭 吴俊宽,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一场厦马经济效益5.55亿 2020年全国赛事800+场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帮找
项目

禹唐体育公众账号